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竹坑明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竹坑明渠

圖片來自hk01

黃竹坑明渠Staunton Creek Nullah)簡稱黃竹坑渠,又稱香葉道明渠,是香港主要明渠之一,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起源於班納山以東與金馬倫山附近山谷的溪流,由香港仔運動場一帶開始為人工露天渠道,沿著香葉道流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海峽)。[1]

歷史

黃竹坑明渠本來為溪流,流經黃竹坑新圍(部分河道現被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覆蓋),約於南朗山道與香葉道交界開始變闊,形成淺水沙泥灘,該地亦稱為涌尾。昔日該溪流兩旁編佈黃色的竹子,黃竹坑因而得名。香港地名來源的其中一個傳說,指香港村中有一條溪水,清冽甘甜,附近居民及海上船隻取作淡水飲用,稱為「香江」。雖然有指故址為今薄扶林瀑布灣附近,但以香港村的地理位置,該溪流更可能是今黃竹坑明渠。另一方面,1816年有英國艦隊途經香港補給,第三欽差大臣士丹頓(George Thomas Staunton)途經該溪流,便將溪流連同其出海口的泥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 Staunton Creek(士丹頓灣)。

溪流出口處的泥灘,昔日有大量漁船在該處停泊。

1967年,香港政府決定在該處填海,使溪流出海口西延至今址,而政府亦同時興建露天渠道疏導流水,成為今日的黃竹坑明渠。填海區主要發展成為工業區,當時有些工廠會將污水直接排入黃竹坑明渠,污水至1990年代才消失。

港鐵南港島綫路經黃竹坑明渠之上,明渠中段為黃竹坑站的所在地,因此部份明渠被覆蓋成為車站及馬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