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鳳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鳳蝶

學 名 :Papilio machaon,又名茴香鳳蝶、胡蘿蔔鳳蝶,是鳳蝶科中的一種蝴蝶。[1] 俗 名 :金鳳蝶

地理分布 : 在歐洲及亞洲的全北區,並北美洲。飛得很快,經常會停在花間吃花蜜。牠們出沒於高山的草原及山邊,更喜歡向山頂飛。在低地,牠們也會在花園出沒。

臺灣分布 : 臺灣本島中、南部中海拔山地,數量稀少。其他亞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向西可達歐洲大部分地區與非洲北部,向東可達北美洲阿拉斯加。[2]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屬: 鳳蝶屬 Papilio

種: 黃鳳蝶 P. machaon

生命週期

形狀:圓球形

顏色:表面光滑,外觀為淺黃色

大小:直徑約為 1.2mm,高約 1.0mm

特徵:表面具有珍珠光澤,無任何突起或刻點,中央具一明顯精孔

天敵:卵寄生蜂

成長天數:卵期約為 5-7 日

偽裝避敵:無

幼蟲

形狀:初齡幼蟲外觀呈鳥糞狀

顏色:一齡幼蟲黑褐色,體表密佈黑色刺毛,第 3、4 腹節背面有不明顯白斑,隨著幼蟲成長,體色逐漸改變,各體節亞背線、氣門上、下線有橙紅色斑點

大小:終齡幼蟲體長約為 45-50mm

特徵:終齡幼蟲頭部黃綠色,後頭兩側、中縫線及前頭中央有黑色帶紋。體呈淡綠色,各體節中央有黑色帶紋橫過軀體,亞背線、氣門上、下線有橙黃色圓斑

天敵:小繭蜂、寄生蜂、寄生蠅、食蟲椿、鳥類等捕食性天敵

成長天數:幼蟲發育期約需 25-30 日

偽裝避敵:剛孵化之初齡幼蟲停棲於寄主葉表,幼蟲攝食嫩芽或花蕾,外觀擬態鳥糞狀。老熟幼蟲喜愛停棲於寄主植物莖上。前胸具黃綠色半透明臭角,平時縮於前胸背板縫內,受到驚嚇或騷擾時,可外翻伸出,並分泌具臭味之黃綠色液體,用以驅敵

形狀:蛹為帶蛹,絲帶通過後胸背方懸掛於固定物上

顏色:絲帶為灰或白色,蛹體呈翠綠或褐色,體表有類似青苔的深色斑紋

大小:蛹長 30-35mm

成長天數:蛹期約為 15-20 日,海拔較高山區以蛹越冬,冬季產生越冬蛹,並於隔年春天羽化

偽裝避敵:老熟幼蟲於寄主植物枝條或附近隱密之植物枝葉間尋找適當地點吐絲化蛹

成蟲

形狀 :雄蝶前翅接近三角形,後翅外緣為明顯波浪狀,具細長尾狀突起雌蝶體型較大,前翅翅形較為寬圓,外觀與雄蝶相近,後翅內緣無明顯性徵。雌蝶體型較大,與雄蝶相近

顏色 :雄蝶前、後翅表底色為鮮黃色,後翅外緣為明顯波浪狀,具細長尾狀突起,各翅脈呈現黑色。前翅基到內橫線呈黑褐色,前翅外緣及亞外緣有黑褐色帶紋。後翅內緣反捲,外緣至中橫線有一寬黑帶紋,各翅室有藍灰色及黃色弦月紋,後翅肛角有一紅色圓斑。雌蝶外觀與雄蝶相近,後翅內緣無明顯性徵

大小:本種為大型蝶種,展翅約為 6.5-7.5cm

天敵: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鳥類等捕食性天敵

偽裝避敵:成蟲飛行迅速,其黃黑相間的體色,對鳥類或許會造成嚇阻作用

生態習性

中型鳳蝶。軀體底色黃色,背面黑褐色,腹部腹面有兩條黑褐色細縱線。後翅M3脈端有一細長尾突。翅背面底色黑褐色,上有黃色條紋及斑點。前翅基部有一片散佈黃色鱗的暗色斑塊,後翅沿內緣有類似斑紋。後翅臀區有紅斑。翅腹面黃色紋較發達。

棲地

山地較開闊之山坡地。可能一年不只一代,成蝶飛翔速度很快,會訪花。幼蟲取食繖形科的臺灣前胡。以蛹態度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