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自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自元
黃自元
出生 1837年
中國 湖南 安化縣 龍塘鄉
逝世 1918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字敬輿,號澹叟
職業 清末書法家,實業家
知名作品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帖》

黃自元

個人簡介

黃自元(1837--1918),字敬輿,號澹叟,湖南安化縣龍塘鄉人,清末書法家,實業家。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舉於鄉,次年殿試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曾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和江南鄉試副考官。民國7年(1918)病逝。曾臨摹《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書帖,為該書的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介紹

鄭沅於《敬輿公七十壽序》中曾說:「典試江南,被議鐫級。或雲可以入資捐復,而卒不為。終被朝廷昭雪,起用檢討。」

光緒年間,黃曆任河南道、陝西道監察御史,簡放甘肅寧夏知府。在任期間,常跨馬出巡,考察河工,徵求民隱;進而精修暗洞,以泄黃河之鹵,寧夏人至今利之。至中年,因丁憂回籍,不復出仕。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起用湘軍。黃被調北上,兵敗後,隻身自海上逃歸。此後定居長沙,先後主講湘水校經堂及成得書院,與諸生析疑釋難,勤誨不倦。

黃善書法,曾臨摹《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國書法大辭典》)。後經湖南美術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尚有《黃自元臨九成宮》和《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

人物生平

黃自元出身名門望族,家裡不僅有良田萬頃,更藏得四壁圖書。他從小受傳統文化的浸染和薰陶,有祖輩、父輩的言傳身教,有良師的循循善誘,加上他本人自幼天資穎慧,勤勉上進,在苦讀經史子集之餘,尤其傾心於書法。

黃自元自六歲始,從祖父德濂習字。初學顏真卿、柳公權,接着又學歐陽詢、王羲之、王獻之等歷代帖學大家。為鍛煉臂力,求得其筆下的精氣神,他一直懸腕書寫,常年堅持,每日一練幾個時辰。其字學誰像誰,學一家成一家。少小就名滿鄉里。後來,他幾次參加科舉考試,其書法上的成就也為其榮登皇榜立下了汗馬功勞。遺憾的是,雖其書法屢有變更,卻不能獨闢蹊徑,難得當代書林見賞。

經人推薦,黃自元奉詔進宮為光緒帝生母書寫《神道碑》,他跪地懸腕寫來,其字秀雅美觀,工整亭勻,深得光緒皇帝的賞識,當即賜以「字聖」稱號。自此名聲大振,他的字,效仿者不計其數,一時蔚然成風,漸至成為了社會上的通用字范,成為了書生們考取功名的書法標準。他臨寫的柳公權《玄秘塔》、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以及他書寫的《正氣歌》、《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等字帖,經由長沙墨香簃書畫店刻版印行,也變得洛陽紙貴,成了人們競相追捧的書法學習最佳蒙本。尤其是其總結自己幾十年書法心得撰寫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竟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史書記載,黃自元「書名滿天下,婦孺皆得知」。「黃敬輿先生以書名海內,推何子貞先生後第一。」「數十年來,碑碣之文,祝頌之作,皆得以先生書為榮,零縑片紙,人爭藏棄,或詭冒模龔以弋厚利,雖窮荒鯫孺,無不知有黃先生書者。然而其內行之純篤,蹈履之謹嚴,識量之超明,天懷之元定,所以越流俗二資矜式者,世顧罕稱之。蓋世人徒震於先生之藝術,至含章隱曜而卓然有自立之道,非平日默窺潛視未易而得名也。」

黃自元一生書法創作頗豐,尤以楷書名世。其傳世代表作品有《柳公權玄秘塔碑》(臨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臨本),臨摹作品有《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張茂先勵志詩》、《楷書千字文》、《文天祥正氣歌》等,除此以外,他還有大量行、草書墨跡行世,這些寫成了中堂、立軸、條屏、楹聯、斗方、尺牘的書法精品或藏於國內各大博物館,或散軼於民間,或流傳至海外。不僅如此,他還寫得有不少書論,還有其他碑帖流傳。他收集整理了明代李東陽、張弼、祝允明、王守仁等四十三人的詩計書作五十六件(幅),不惜花重金刊刻上石,編印成《明賢詩冊》出版。

《楷書千字文》創作於咸豐戊午(1858)年,是年22歲,此帖系早期作品,明顯帶有顏真卿和柳公權的風格和特點,雖略顯青澀,但觀此帖或可探詢黃自元書法的藝術脈絡。《柳公權玄秘塔碑》(臨本),書寫年代不詳,其風貌特點與上帖趨同,也可視其為早期作品。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一書出版於光緒甲申(1884)年,是年42歲。該帖是黃自元影響後世最為深遠的代表之作。

在研究書法結構方面,自古有歷代書法名家總結出了不少法則和經驗以流傳啟示後學,其最著名者有唐人歐陽詢三十六法,明人李淳八十四法,其後便是黃自元臨自邵瑛的九十二法。該帖承接了歐字用筆和風格,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構架結字的法則編成通俗易懂的九十二條口訣,再附以字例說明,由此而成為書法入門的最佳蒙本。

《九成宮醴泉銘》(臨本),書於光緒壬午(1882)年秋,是年46歲。《張茂先勵志詩》,創作年代與上帖接近,是年49歲,這本字帖是黃自元在寧夏任知府時給子侄們所作的習字範本,字為歐楷,與《九成宮醴泉銘》、《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是同樣面貌的字體。另外,還有《正氣歌》(楷書),創作年代不詳,字體與上述三帖同,所錄為文天祥所作《正氣歌》。此帖為新近發現。


人物作品

黃自元幼從祖父德濂習字,常懸腕書寫,鍛煉臂力。初仿顏體,又摩柳體、歐體。雖書法屢為更變,不能自辟蹊徑,未受書林見賞,但博採眾家之長,也卓然自成一家。光緒帝之母病逝,黃自元被詔撰寫神位,跪地懸手寫來,工整勻稱,受到讚賞,賜以「字聖」名號。晚年所仿《玄秘塔》、《醴泉銘》、《正氣歌》等,經周墨香木刻拓印發售,作為當時蒙學習字教材,流傳頗廣。 同治戊辰(1868年)進士,廷試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工書法。歷任順天、江南鄉試副主考、河南道、陝西道監察御史等職,後隱居長沙。

黃自元的楷書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黃自元所臨摹的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帖》,科學性的分析了楷書的間架結構,是學楷書者的入門法帖。此外黃自元所臨《九成宮》也對學習歐楷者有較強的參考意義。市面上能買到的有湖南美術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黃自元臨九成宮》和《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和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黃自元楷書九十二法》。

戊申春半雨中寄禪大師見訪

寒山拾得吾湘雋,肯讓彌天釋道安。

卓錫名山今欲遍,盡收甌越入毫端。

注釋

寄禪大師:清代名僧,湘人,又稱八指頭陀,住禪開福寺,為作者好友,將游江浙來與黃告別作了此詩。

寒山、拾得:均為唐代高僧,此處用以比喻寄禪。

釋道安:《晉書·習鑿齒傳》:時有桑門釋道安與鑿齒初相見,道安曰:「彌天釋道安。」鑿齒曰:「四海習鑿齒。」時人以為佳對。彌天:言其廣大。

錫:僧人的拐杖——錫杖。卓錫:僧人留住某地,稱住錫或卓錫。

甌、越:分別指福建和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