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指1911年4月27日在中國廣州起義(即黃花崗起義)中犧牲後葬於廣州市東北郊(現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的革命黨人。[1]

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失敗之後,中國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先生冒着生命危險將七十二具烈士遺骸收殮,購買現黃花崗一地安葬。後來這裡便成為了紀念三·二九黃花崗起義的黃花崗公園。

歷史背景

1894年興中會成立之後,孫中山先生就把武裝起義作為改變社會性質的主要手段,策劃了廣州起義和惠州起義。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以後,孫中山先生連續在廣東和西南地區策劃了多次武裝起義。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失敗後,孫中山先生和中國同盟會的主要成員在檳榔嶼召開會議,認真總結了失敗的教訓,決定集中力量、認真準備,在廣州再次舉行起義,奪取廣州城以後再兵分二路,把革命的火焰燃向全國,最終推翻滿清王朝。

1910年秋,孫中山與中國同盟會的許多重要骨幹集議於庇能(今檳榔嶼),召開庇能會議,決定在廣州發動新的武裝起義。會議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教訓,確定以中國同盟會會員為骨幹(先鋒),廣泛發動新軍、防管、巡警、會黨和民軍,並在奪取省城後把革命火焰燃向長江流域和全國。會後,孫中山到各地募款。黃興、趙聲負責籌划起義,主持了總機關「統籌部」。大批革命黨人集中於香港。廣州城內建立了約四十個據點。

由於情勢的變化,起義日期一再變動。當黃興最終決定4月27日發難時,不得不把原計劃的十路並舉改為四路突擊。但當舉義時,實際上只有黃興率領的一支隊伍直撲兩廣總督衙門,並分兵攻打督練公所等處。孤軍轉戰,最後不幸失敗,喻培倫、方聲洞、陳更新、林覺民等約百餘人死難。終歸因力量懸殊而失敗。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之後,中國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生命危險將當初能找到的戰死和被俘後慷慨就義的72名革命黨人(實有100多名革命黨人壯烈犧牲)的遺體葬於廣州東北郊,並改紅花崗為黃花崗。因此,史稱此役革命黨人安息之地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通稱最初安葬的革命黨人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最初只是黃土一抔的墓地,甚為荒涼。1918年,滇軍師長方聲濤(方聲洞之兄)募款修墓。1921年,紀功坊、墓亭相繼落成。後查七十二烈士之外,尚有十四名烈士犧牲於此役,共86人,姓名全部刻於《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記》石碑的背面。

逸仙撰文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8月10日,國會臨時會議通過出師北伐的決議,並咨請孫中山宣布軍閥徐世昌罪狀,明令出師討伐。1921年12月應鄒魯的請求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書寫序言。

具體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文如下:

滿清末造,革命黨人,歷艱難險巇,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岡上一杯土,猶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或僅存姓名而無事跡,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遊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

鄒君海濱,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於予。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之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則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於三十年前。倘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責任,實現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世而不朽!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予為斯序,既痛逝者,並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建立陵園

1911年4月27日,是農曆辛亥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時半,黃興率領革命黨先鋒隊160多人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軍與清兵激戰一晝夜後失敗,傷亡極其慘重,100多名革命黨人壯烈犧牲。事後革命黨人的遺體被陳屍在諮議局前的曠地上,慘不忍睹。其時,潘達微先生冒着殺頭的危險,收集了死難烈士遺骸72具,叢葬於東郊紅花崗上。葬後潘達微還以《諮議局前新鬼錄,黃花崗上黨人牌》為題,將安葬烈士情況在報紙上作了報道。潘認為,「紅花」不及「黃花」二詞雄渾優美,故在報道中將原「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此後該名一直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勝利後,英烈們終於可以告慰泉下。1912年,由當時的廣東軍政府撥10萬元在原墓地修建烈士陵園,並於同年5月15日(農曆三月廿九日)首次舉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孫中山先生親自主持了祭典,並寫下了祭文,還親手在黃花崗烈士墓園種植了4棵松樹,松樹現尚存一棵;1918年,滇軍師長方聲濤(烈士方聲洞之兄)募款續修墓園,後由華僑多次募款修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現有的墓園規模。 1924年5月1日晚,孫中山攜夫人宋慶齡出席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並發表演說,號召人們學習烈士「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來服務」。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這是1912年5月15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各界舉行廣州黃花崗之役犧牲烈士追悼大會上,黃興親自撰寫的輓聯。「碧血黃花」象徵着烈士的鮮血化為碧玉,革命精神猶如不畏寒霜的秋菊迎風綻放。

葬在黃花崗公園的烈士大部分經過孫中山先生特許,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而犧牲的民族英雄。除了七十二烈士之墓外,還有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的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之墓,陸軍上將鄧仲元之墓,被孫中山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的楊仙逸之墓,被孫中山稱「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的史堅如之墓,越南烈士范鴻泰之墓等。1951年8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將潘達微骸骨移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北側。

1918年烈士方聲洞的哥哥、滇軍師長方聲濤募款繼續修建,陵園初具規模。1919年參議院議長林森又發起向海外募款擴建,從此增建了墓亭、紀功坊、樂台、四方塘等建築。此後又增建了黃花亭、西亭、正門等建築。至1935年基本建成現有規模,1949年闢為黃花崗公園。至今。黃花崗公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於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黃花崗公園以「黃花浩氣」成為羊城八景之一;2002年7月再度被評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黃花皓月。墓園分別於1994年、2000年、2001年被評為市級、省級及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11月入選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單。

忠骨入土

收殮屍骨

起義失敗後,廣州城內的大街小巷留下同志們的遺體。廣州清吏對革命黨恨之入骨,有意「示眾」,把殺害了的烈士頭顱掛在城門上。直到第五天,督署在市民的要求下發函請善堂收拾遺骸。

南海、番禺兩知縣準備將烈士葬在東門外埋犯人的臭崗。沒有暴露身份的黨人潘達微知道這個消息後,以《平民報》記者的身份找到善堂董事說:「義士為國捐軀,葬於臭崗,心何能安?」

潘達微,字心微,1880年出生於廣東番禺縣。父親是善堂的創始人之一,他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廣州起義時,潘達微與陳樹人等人創辦《平民報》、《平民畫報》進行革命宣傳。為了為烈士選擇墓地,潘達微四處奔波、四處求助,善堂被他的義舉所感動,願把青草白地的紅花崗獻出作為烈士墓地。

1911年5月2日潘達微率領義工為烈士打開鐐銬,身首異處的整合復原,用較好的倌木殮葬七十二具遺骸。他喜愛菊花,非常喜歡「菊殘猶有傲霜枝」詩句,於是把紅花崗改為黃花崗。黃花崗烈士成為廣州起義烈士的代名詞,黃花崗起義也成為廣州起義的代名詞。

潘達微冒着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紅花崗,後將此地改名為「黃花崗」,黃花即菊花,象徵節烈,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所埋遺體共72具,故後人便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相稱。至於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國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黃花崗上勒石記名。

這次起義極大地振奮了廣大群眾的鬥志,成為辛亥革命的前奏。他們之中有滿腔熱血的留學青年、有願為革命獻出一切的愛國華僑、有多次參加起義的新軍軍人、還有從事革命宣傳工作的記者等,一經同盟會的召集,毅然參加起義,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為挽救祖國的危亡和消除民族的災難,他們願做無名英雄。喻培倫自認名為「王光明」,這是四川人比作子虛烏有的代詞,程良在敵人面前不回答一個字,因而被傳為「啞黨人」。他們把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幸福放置在個人的家庭幸福之上。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悲壯的史詩。

烈士英名

黃花崗所葬遺體共72具,故後人使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相稱,但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國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處,乃在黃花崗上勒石記名,下面是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籍貫:

廣東40:徐佩旒 徐禮明 徐日培 徐廣滔 徐臨端 徐茂燎 徐松根 徐滿凌 徐昭良 徐培添 徐保生 徐廉輝 徐容九 徐進照 徐褶成 徐應安 李炳輝 李晚 李文楷 李文甫 李雁南 陳春 陳潮 陳文褒 羅仲霍 羅坤 龐雄 周華 游壽 江繼復 郭繼枚 勞培 杜鳳書 余東雄 馬侶 黃鶴鳴 饒輔廷 張學銓 周增 林修明曾日全

福建20:方聲洞 馮超驤 羅乃琳 卓秋元 黃忠炳 王燦登 胡應升 林覺民 林西惠 林尹民 林文 劉六符 劉元棟 魏金龍 陳可鈞 陳更新 陳與燊 陳清疇 陳發炎

廣西6:韋樹模 韋榮初 韋統淮 韋統鈴 李德山 林盛初

安徽3:程良 宋玉琳 石德寬

四川3:秦炳 喻培倫 饒國梁。[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