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花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花櫆

黃花櫆原圖鏈接

黃花槐(學名:Sophora xanthantha C. Y. Ma)是豆科、槐屬草本或亞灌木,高不足1米。莖、枝、葉軸和花序密被金黃色或銹色茸毛。羽狀複葉長15-20厘米,小葉8-12對,對生或近對生,紙質,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花多數,密集,長6-8厘米,花冠黃色,旗瓣長圓形或近長圓形,莢果串珠狀,長8-13厘米,寬0.8-1厘米,被長柔毛,有種子2-4粒;種子長橢圓形,一端鈍圓,一端急尖,欖綠色。

原產於中國雲南(元江)。中國南方有大量栽培。生於海拔500-1800米的草坡山地。

黃花櫆原圖鏈接

黃花槐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植物。 [1]

形態特徵

草本或亞灌木,高不足1米。莖、枝、葉軸和花序密被金黃色或銹色茸毛。羽狀複葉長15-20厘米;葉軸上面具狹槽;托葉早落;小葉8-12對,對生或近對生,紙質,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5-3.5厘米,寬1-1.5厘米,兩端鈍圓,先端常具芒尖,上面被灰白色疏短柔毛,下面密被金黃色或銹色貼伏狀絨毛,沿中脈和小葉柄更密,中脈上面凹陷,下面明顯隆起,側脈4-5對,上面常不明顯,細脈下面可見。

總狀花序頂生;花多數,密集,長6-8厘米;苞片鑽狀,與花萼等長;花萼鍾狀,長約7毫米,萼齒5,三角形,不等大,上方2齒近連合,被銹色疏柔毛;花冠黃色,旗瓣長圓形或近長圓形,長約11毫米,先端凹陷,中部具2三角狀尖耳,基部漸狹成柄,柄長3.5毫米,寬約2毫米,翼瓣與旗瓣等長,戟形,雙側生,皺褶約占瓣片的二分之一,先端具小喙尖,柄與瓣片近等長,彎向一側,龍骨瓣比翼瓣稍短,近雙側生,一側具銳三角形耳,下垂,另一側有一稍鈍圓的突起,柄纖細,與瓣片等長;雄蕊10,基部稍連合,並散生極短的毛;子房沿兩側密被棕褐色柔毛,背腹稀疏,花柱直,斜展,無毛,柱頭點狀,被數根極短毛,胚珠多數。莢果串珠狀,長8-13厘米,寬0.8-1厘米,被長柔毛,先端具喙,喙長1-2厘米,基部具長果頸,果頸長1.5-4厘米,粗2.5毫米,開裂成2瓣,有種子2-4粒;種子長橢圓形,一端鈍圓,一端急尖,長9-10毫米,厚4-5毫米,欖綠色。

黃花櫆原圖鏈接


產地生境

原產於中國雲南(元江)中國南方有大量栽培。生於海拔500-1800米的草坡山地。

繁殖方法

播種

黃花槐種子的播種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以春播者發芽率較高,所用種子愈新鮮愈好。播前需用60℃熱水浸種;播種後覆土2厘米厚,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1周之後即可破土出苗。出苗後可3-4天澆水1次,視幼苗生長情況施薄肥2-3次,翌年春天再移裁1次。 [2]

扦插

黃花槐的扦插在三季都可,但以春季扦插成活率最高。冬末春初,在黃花槐葉芽未萌動之前,選取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條,切成約20厘米長的節段,用ABT2號生根粉50毫克/升水溶液浸枝條2小時後插成活率較高。插後要注意遮陽,保持土壤濕潤。插土壤以排水良好的培養土或沙質壤土為最佳。約2個月後,插黃花槐的枝條就可生根成活,此時可陸續移栽或出苗。另外移栽後的黃花槐殘留地下的根也能重新萌發生長成新的植株,根據黃花槐這一特點,春季也可用黃槐根作為插條進行杆插,其成活率及生長速度均比枝條插者要高和快。

黃花櫆原圖鏈接


栽培技術

選地:苗圃地的土壤至少要有40-50厘米深,土壤肥沃。黃花槐喜光但不耐水漬,應選擇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不宜選取過於低洼和積水處。

施肥:黃花槐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作商品化生產,要培育健壯苗木就應注重施肥,移植時施基肥,後每月追肥1次,可用複合肥或各種餅肥(大豆、芝麻等),餅肥先制15-20天,取上部澄清液,兌水7-8倍澆施。

除草:每年應鬆土除草3-4次,以促進根系展開。

移植:一般在春季移植,挖好定植穴(50厘米×50厘米×50厘米),先施基肥(腐熟的糞肥或農家肥),施於穴底回填肥土。移植小苗,選陰天或睛天早晚,做到即挖即種,應注意不要弄散根團,儘量少傷根,將定植穴填平後,在中心挖個小穴,將根放入填土,但勿重壓,以免傷根。如種一年生苗,應使其根系舒展。苗木的根頸(原來的根與莖交接點)與地面平齊,回填土壤2-3次,每次回填後都要踩實。移植後在定植穴周圍培一環形土埂,澆透水。

越冬:在中國南方,一般可以露地越冬;在中國北方,4月初到10月的氣候條件可以滿足黃花槐生長和開花的需要,但不能忍受北方冬季的低溫和土壤凍結,不能在露地越冬,可以移栽到盆內,置於溫室、陽台或窖內越冬,或將苗干在10厘米處截斷,就地培土30-40厘米防寒越冬。

黃花櫆原圖鏈接


主要價值

黃花槐開花花量大,花色艷,其適應性和抗性強,生長旺,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3]

參考文獻

  1.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唐新霖. 黃花槐苗木繁殖方法[J].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10, 第13卷(11):30-31.]
  3. |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