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蜂式自行火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蜂式自行火炮(Wespe,Sd.Kfz.124)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以二號戰車車體為基礎,開發出來的一款自行火炮,主要武裝為一門105mm榴彈炮[1]

簡介

「黃蜂」自行火炮採用了II號F型坦克的底盤,1942年中期由Alkett公司設計,安裝了1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1942年初德軍II號坦克退出了一線裝甲部隊被編入二線。這成為利用其底盤和部件製造變型車的一個契機,由此開發了「黃鼠狼」II型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和「黃蜂」105毫米自行火炮。II號坦克底盤輕巧靈便,故障少,是非常可靠的自行式武器底盤,缺點是車體窄小,無法搭載重型武器。

發展

1940年在法國的戰鬥中德國軍隊的主要坦克二號坦克並不適合作為坦克來使用,即使它有裝甲也有武裝。因此,當需要一種自行火炮時,二號坦克便是改裝的最好選擇。 它由阿爾凱特設計,使用二號F型坦克底盤。生產基地主要位於被占領的波蘭華沙的FAMO工廠。改造比較簡單,只要把二號坦克的炮塔換成105 毫米 leFH 18M L/28 榴彈炮與防禦裝甲。

作戰歷史

黃蜂式自行火炮1943年第一次在東線作戰,並證明是一種成功的自行火炮。希特勒於是下令所有二號坦克必須保留,用來改造為黃蜂式自行火炮,延緩改造為黃鼠狼II驅逐戰車的項目。 它們與野蜂式自行火炮一起被分配到各裝甲師中的裝甲炮兵營。黃蜂式自行火炮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它的速度與火力能適應德國的閃電戰計劃。

製造

黃蜂式自行火炮從1943年2月直到1944年中期持續生產。一共生產了682輛,另有158輛無武裝的彈藥運輸車。

基本規格

  • 重量 11 噸
  • 長度 4.81 米
  • 寬度 2.28 米
  • 高度 2.3 米
  • 載員 5人 (駕駛1人,車長1人,炮手3人)
  • 主武器 1×105 毫米 leFH 18M L/28 榴彈炮
  • 副武器 1×7.92毫米MG34(備彈600發)
  • 發動機 梅巴赫HL62TR 發動機
    • 140匹
  • 功率/重量 12.7 匹/噸
  • 懸掛 葉片彈簧式
  • 作戰範圍 140公里
  • 速度 40 公里/小時(道路[2]
    • 20公里/小時(越野)

視頻

黃蜂式自行火炮 相關視頻

自行火炮這麼方便,為什麼不能取代牽引式重炮?
全球十大自行火炮威力排行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