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溪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黑溪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黔江區

黑溪鎮,隸屬於重慶市黔江區,地處黔江區西北部,東南、南與石會鎮為鄰,西與彭水縣郁山鎮石柳鄉接壤,北與白石鎮毗鄰,東北與小南海鎮相依,距黔江區人民政府駐地40千米, 區域總面積95平方千米。 清代,黑溪鎮境域為黑溪鄉,屬柵里;2001年11月,由白合鄉的石香、民心、友誼、齊心、石溪村及九龍鄉的團田村與黑溪鄉合併設置黑溪鎮。 截至2018年末,黑溪鎮戶籍人口為21317人。 截至2020年6月,黑溪鎮下轄2個社區、4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勝地壩。 2018年,黑溪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1]

位置境域

黑溪鎮地處黔江區西北部,介於東經105°13'—110°18',北緯28°06'—32°19'之間,東南、南與石會鎮為鄰,西與彭水縣郁山鎮石柳鄉接壤,北與白石鎮毗鄰,東北與小南海鎮相依,距黔江區人民政府駐地40千米, 區域總面積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黑溪鎮地處武陵山脈的北部腹地,地勢東西偏高、中間低;最高點位於光明村的賈角山,海拔1310米;最低點位於蘇維村的馬嘶口,海拔320米。

氣候

黑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23℃,1月平均氣溫3.6℃,極端最低氣溫0.1℃(2003年1月23日);7月平均氣溫35.3℃,極端最高氣溫38.1℃(2009年8月11日);最低月均氣溫0.1℃(1998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6.7℃(2004年7月),降雨集中在每年4—7月,4月最多。

水文

黑溪鎮境內河道屬鬱江流域;境內主要河流九曲河發源於黎水鎮皇后寨,流經黃溪鎮黃橋社區、白石鄉鳳山村、黑溪鎮改革村、勝地社區等,在蘇維村馬嘶口匯入文匯河,境內長16千米,年均徑流量102.4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黑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泥石流、滑坡等。大風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5—9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8月25日。

自然資源

黑溪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銅、鐵、硫、石灰石、石英石等,可開發利用的主要有硫和大理石,有硫黃礦山1個,採石場3個;森林資源常見樹種有馬尾松、香樟、柏樹、冷杉、桂花、銀杏等,其中有百年銀杏、桂花、紅豆杉、白豆杉、香樟等珍稀樹種;藍竹、次竹、尺竹、水竹、斑竹、精竹、算盤竹、黑竹等幾十種竹筍。2011年,黑溪鎮有耕地面積4.7萬畝,人均2畝。

人口

2011年末,黑溪鎮總人口2282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63人,城鎮化率16.5%;另有流動人口1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2122人,占53.1%;女性10707人,占46.9%;總人口中,土家、苗族達11825人,占51.8%。2011年,黑溪鎮人口出生率7.84‰,人口死亡率6.27‰,人口自然增長率1.5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2人。 2017年末,黑溪鎮常住人口為15712人。 截至2018年末,黑溪鎮戶籍人口為21317人。

經濟

綜述

2001年,黑溪鎮工農業總產值5600萬元,生產總值5592萬元,財政收入50萬元,人均收入1490元,人均糧食占有量619公斤。 2011年,黑溪鎮財政總收入723萬元,比2010年增長21.3%。2011年,黑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415元。 2018年,黑溪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黑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1.8%,農業增加值1221.5萬元。黑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糧食總產量1.5萬噸,人均654千克。黑溪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蠶桑、青蒿等。2011年,黑溪鎮桑園面積7835.5畝,產繭,實現產值147.2萬元;蔬菜種植面積3027畝,實現總產值667萬元。黑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黑溪鎮有千頭生豬規模養殖場3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6個;飼養1.5萬羽以上土雞養殖戶1戶,飼養1.8萬羽以上土蛋雞養殖戶1戶,常年產蛋540萬枚。2011年,黑溪鎮生產肉類3145.2噸;畜牧業總產值4156.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5%。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