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門,外文名:HERMON,基督教聖經地名。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1](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2]

簡介

逆利巴山脈(Anti-Lebanon Range)中的一座山,是巴勒斯坦周圍一帶最高的山嶺(2,814公尺),遠遠凌駕其他山嶺之上。此山又名西連山(希伯來文又作「西雲山」,申四48),亞摩利人則稱之為示尼珥(申三9)。然而,歌四8和代上五23明顯把黑門與*示尼珥加以區別(參 GTT,頁41;DOTT,頁49)。

迦南的原居民把黑門山視為聖地(參:士三3的「巴力黑門山」;書十三5的「巴力迦得」等等),這也是以色列人從亞摩利人手下所奪之地的北界(申三8;書十一17等)。黑門山的山頂通常經年積雪,以致露水充沛,與山下鄰近地方的旱地截然有別(詩人大概因此在詩一三三3提到「黑門的甘露」),而溶化的冰雪乃是約但河水的主要來源。學者認為黑門山就是今日的「旅長山」(Jebel es-Sheik),在大馬士革西南四十八公里(但對這看法的疑問,見 GTT,頁83)。黑門山與該撒利亞腓立比接近,一些人因而主張,耶穌在其上*改變形像的「高山」(可九2等),就是黑門山。

英文聖經在詩四十二6(AV)提到「黑門人」,這大概是錯誤的,應像 RV 那樣改作「諸黑門(the Hermons)」,指的是黑門山的三個山峰〔譯註:和合本在此譯作「黑門嶺」〕。

參考文獻

  1.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展與演變,網易,2021-04-11
  2. 宗教文化的思想價值,豆丁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