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哈爾濱市-巴彥通抗俄要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龍江省,簡稱黑,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哈爾濱,位於中國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東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北、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和松嶺區),居全國第6位,邊境線長2981.26千米。[1]

景點介紹

 圓覺寺原名三聖寺,起建於民國年間,歷經戰亂。鼎盛時期大約為1935年,為比丘道場。最盛的時期,據記載當時的廟會人山人海、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出家師傅20多人,香客信徒用大車送供養有很多,抗戰時期,寺院受到戰火損害,建築物受損嚴重,抗聯合日軍經常交戰,出家人日漸稀少,解放後經過40多年的時間,落實黨政宗教政策以後,仁政老尼師帶弟子於1993年4月來到樺南縣申請恢復三聖寺,在政府機關部分的支持下,於1994年批覆成立三聖寺。初建時間異常艱苦,幾經周折,最終選址向陽山水庫西山。因老尼師年高身體不適,於1995年離開樺南由弟子代替主持至1997年,同年9月份由黑龍江省宗教局及省佛協任命派釋顯普法師和九位尼眾來主持和建設圓覺寺。圓覺寺座落在黑龍江省樺南縣向陽湖畔,自啟建以來,經過12年的創業,先後修建了大雄寶殿、佛塔、天王殿、山門、僧寮、五觀堂、八吉祥塔、養心閣。圓覺寺主持釋顯普法師介紹:1967年……[詳細]

歷史

哈爾濱太陽島[2]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2]

1896年至1903年,隨着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裡,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3]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4]

景區簡介

 望海屯古城位於三站鎮宏大村南500米台地上,年代為遼金,類別為古遺址。1986年12月17日,望海屯古城被公布為第2批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視頻

這,就是哈爾濱
航拍中國 第三集-黑龍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