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南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中南部,東與相連,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西與安順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會貴陽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州轄12縣市,面積26197平方公里,有漢、布依、苗、水、壯、侗、毛南、仡佬等37個民族。

自治州成立於1956年8月8日,首府所在地為都勻市。州內交通路網發達,區位優勢明顯。2015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02.91億元。[1]

歷史沿革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先民居住的區域,《貴州古代史》考定,早在殷、周時期,境內就已有了許多部族活動,並分屬於牂牁、夜郎等方國。

唐朝之後,中央政府加強了對少數民族的統治,唐宋元明時期在州境內設立了多個羈縻府、州、縣、峒、衛、所。

元代,黔南開始推行土司制度,境內分屬於八番順元等處宣慰都元帥府、都雲定雲安撫司、新天葛蠻安撫司、播州宣慰司和慶雲南丹安撫司,至明代建省前,黔南地域主要設置了衛所軍事機構,黔南分屬於貴州衛、龍里衛、平越衛、都雲衛、新添衛、定番州、廣順州等。

明弘治年間,貴州推行「改土歸流」 ,部分土司統治地區改設府縣,如都勻府、新貴縣、貴定縣和荔波縣等。雍正四年,清政府在黔南境內強行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世襲制度的安撫司、長官司等,而代之以流官統治,撤銷了「衛所」等軍事地域,將其併入府州廳縣等行政地域,黔南地區分屬於貴陽府、都勻府、獨山州和平越直隸州。

民國三年(1914年),將清代的府州廳縣一律改稱為縣,1935年,國民黨中央政府入主貴州,改設行政督察區,黔南州地域分屬於第一、第七和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定番縣(今惠水縣),轄今惠水、龍里、羅甸、長順等縣,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平越縣(今福泉縣),轄今福泉、貴定和甕安等縣市,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獨山縣,轄今獨山、都勻、平塘、荔波和三都等縣市。之後幾經分合變化。

1949年11月15日,都勻縣城解放,隨即成立獨山專區,專員公署設於都勻縣城,轄民國時期的第二行政督察區的12個縣,即都勻、獨山、平塘、羅甸、三都、荔波、麻江、黎平、榕江、從江、丹寨,當時的甕安、貴定、龍里、惠水和長順等縣隸屬貴陽專區。

1952年,獨山專區改稱都勻專區,貴陽專區改稱貴定專區,專員公署移駐貴定,撤銷惠水縣,改設惠水縣夷族苗族自治區。

1954年改稱惠水縣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這是黔南境內設置的第一個民族自治區。同年,羅甸縣也改設羅甸縣布依族自治區。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前夕,都勻、三都、獨山、平塘、荔波、福泉六縣隸屬都勻專區;貴定、龍里、甕安、長順、惠水、羅甸六縣隸屬貴定專區。

1956年8月8日設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都勻縣。將原都勻專區所屬都勻、獨山、荔波、平塘(舊平舟)、三都(駐三合鎮),原興義專區所屬望謨(駐復興鎮)、冊亨(駐冊陽)、安龍、貞豐4縣,原貴定專區所屬羅甸(原羅甸布依族自治縣改設,駐羅斛)、長順(駐長寨鎮)、惠水(原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改設)3縣及原屬安順專區的紫雲(駐松山鎮)、鎮寧2縣劃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4縣。

1957年冊亨縣遷駐者樓鎮。1957年1月2日由三都縣及荔波、都勻、榕江、獨山等縣部分地區合併設立三都水族自治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3縣、1自治縣。

1958年撤銷都勻縣,改設都勻市。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都勻市。將惠水縣劃歸貴陽市領導;安龍、鎮寧2縣劃歸安順專區;原屬安順專區的甕安、貴定2縣劃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撤銷荔波縣,併入獨山縣;撤銷平塘縣,併入獨山、羅甸2縣;撤銷紫雲縣,併入望謨、長順2縣;撤銷貞豐縣,併入興仁縣;撤銷冊亨縣,併入安龍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市、6縣、1自治縣。

1961年恢復荔波(駐城關鎮)、平塘(駐平湖鎮)、紫雲(駐松山鎮)、龍里(駐龍山鎮)、福泉(駐城關鎮)等5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市、11縣、1自治縣。

1962年撤銷都勻市,恢復都勻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2縣、1自治縣。

1963年原屬貴陽市領導的惠水縣和原屬安順專區的貞豐、冊亨(駐者樓)、安龍3縣劃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6縣、1自治縣。1965年將安龍、貞豐、冊亨、望謨4縣劃歸興義專區;紫雲縣劃歸安順專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1縣、1自治縣。

1966年復設都勻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都勻市。轄1市、11縣、1自治縣。(以上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史為樂著》)

1996年,撤銷福泉縣,設立福泉市(縣級),以原福泉縣的行政區域為福泉市的行政區域。

2003年,黔南州轄9個縣、1個自治縣、2個縣級市,97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136個鄉(其中12個民族鄉),197個居委會,2599個村委會。

2004年,黔南州共有7個街道、97個鎮、124個鄉、12個民族鄉。

行政區劃

自治州轄2個縣級市、9個縣、1個自治縣,州政府駐都勻市

都勻市(廣惠路街道) 福泉市(金山街道)

荔波縣(玉屏鎮) 貴定縣(城關鎮) 甕安縣(雍陽鎮) 獨山縣(城關鎮)

平塘縣(平湖鎮) 羅甸縣(龍坪鎮) 長順縣(長寨鎮) 龍里縣(龍山鎮)

惠水縣(和平鎮) 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

位置境域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貴州中南部 ,東與本省黔東南州相連,南與廣西自治區河池市毗鄰,西與安順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會貴陽。南北長249.5公里,東西寬207.6公里,總面積2619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黔南州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向廣西丘陵過度的斜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997米。

山地高原為主,苗嶺橫貫。紅水河、都柳江流經,多峰林、溶洞及伏流。擁有世界上同緯度僅有的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地貌。

氣候特徵

黔南州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997米,平均氣溫13.6℃到19.6℃。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屬典型的亞熱帶溫暖溫潤的季風氣候。有利於各種動植物的繁衍生息。

黔南州地處東亞季風區,南部邊緣距海(廣西防城港)直線360公里。州內部大部時間受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年降水量平均在1200毫米左右,長順縣降雨較多,常年降雨1400毫米左右;龍里縣較少,年降水接近1100毫米。黔南每年4月~9月為多雨期。

州內大部分地區,日照率在30%左右,一年四季,冬天日照率最小,在20%以下;夏季日照率在35%~45%。各地年均濕度為80%左右。以北部甕安的83%為最大,南部的羅甸縣75%為最小。特點是:北大於南、東大於西,夏大冬小。

州內氣溫,年均為13.6℃~19.6℃,自北向南,自西向東,逐漸遞增。溫度有一低三高,地勢偏高、位置偏北的甕安為低溫區,年均溫13℃;高溫區為南部河谷低地的羅甸(19.6℃)和東部三都(18℃)以及東南部的荔波(18.3℃)。[2]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0年,黔南州土地總面積26197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面積占72.53%,丘陵面積占21.3%,平壩面積占6.17%。土地中,耕地占21.93%,園地占0.54%,林地占39.5%,牧草占11.96%,居民公礦區用地占1.82%,交通用地占0.37%,水域占0.9%,未利用土地占22.98%。耕地中,水田108725公頃,旱地79794公頃。全州人均耕地0.16公頃。

生物資源

截至2010年,黔南主要樹種1860多種,經濟植物有食用植物(如澱粉植物類、蛋白植物類、維生素植物類、蜜源植物類以及植物性飼料類等)、藥用植物(如銀杏、三尖樹、天麻、杜仲、烏梅等共100餘種)、工業用植物(如松、杉、樟、梓、泡桐等材用植物)、纖維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油植物、樹脂樹膠植物、經濟昆蟲寄生植物、改善和保護環境植物(側柏、杓樹、無花果、刺槐)等。列入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喙核桃、鍾萼木、柄翅果、傘花木、杜仲、福建柏、掌葉木、鵝掌楸、馬尾樹、觀光木、篦子三尖杉、十齒花、短葉黃杉、田林細子龍、翠柏、蝴蝶果、八角蓮、領夏木、天麻、黃枝油杉、柔毛油杉、華南五針松、銀鵲樹、凹葉厚朴、紅花木蓮等。刺藜、楊梅、獼猴桃等野生植物遍布全州12個縣(市)。

截至2010年,黔南州各類野生動物570種(含亞種),其中有鳥類235種,占全省鳥類總數的58.2%,隸17目42科,其中留鳥141種,夏候鳥58種,冬候鳥27種,旅鳥9種。魚類98種,占全省魚類總數的51.58%,隸4目9科,其中,鯉形目的種類達72種,占全省哺乳動物總數的54.4%,隸8目24科。爬行類動物有55種,占全省爬行動物總數55.55%,隸3目12科,其中蛇目43種,蜥蜴目10種,龜鱉目2種,兩棲類動物23種,占全省兩棲動物總數的38.33%,隸2目5科。珍稀動物有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雲豹、金錢豹、蘇門羚、斑羚和中華沙秋鴨;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短尾猴、穿山甲、水獺、斑林狸、林麝鴛鴦、紅腹錦雞、白鵬、蟒蛇;三級保護動物有黑熊、大靈貓、小靈貓、鳳頭鵑隼、歐鳶、褐耳鷹、赤蝮鷹、雀鷹、普通鷹、灰臉鷙鷹、白腹山鳥、周鳥、燕隼、虎紋蛙、金雕、大鯢等。藥用脊椎動物占總數的23.14%,其中魚類7種兩棲類7種、鳥類24種、獸類42種、爬行類32種。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黔南州已發現礦產資源有30餘種,已探明儲量的有磷、煤、油頁岩、鐵、汞、鋁、鋅、銻、金、鋁、銅、火黏土、硅石、石英砂、白雲石、砷、重晶石、電石灰石、石灰岩、石膏、輝綠岩、花崗石、紫砂陶、大理石、水晶、冰洲石。其中,磷礦資源儲量豐富,甕安縣境內的磷礦儲量就達36億噸,位居亞洲第一。獨山半坡的銻礦儲量13.5噸,居全省第一位。

水資源

截至2010年,黔南州水資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河流較多,全州有中、小河流117條,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2公里。河流主要有大氣降水補給,屬雨型山區河流,年總產水量327.7億平方米,徑流量760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補給17億平方米,占10.8%;境外河流經本州的過境水量616億立方米,珠江流域416億立方米,長江流域200億立方米。州內河流屬山區型河流,比降陡,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中,珠江流域理論蘊藏量168.9萬千瓦,占80%,長江流域41.1萬千瓦,占20%。總裝機容量中,珠江流域41.1萬千瓦,占29%,年發電量22.15億度;長江流域17.6萬千瓦,占29%,年發電量可達10.45億度。[3]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黔南常住人口3231161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569847人相比,十年共減少338686人,減少9.49%。年平均遞減0.99%。

黔南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69759人,占51.68%;女性人口為1561402人,占48.3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9.94下降為106.94。

黔南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757830人,占23.45%;15-64歲人口為2169128人,占67.13%;65歲及以上人口為304203人,占9.4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07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7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8個百分點。

民族

黔南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424205人,占44.0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806956人,占55.9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23915 人,下降8.00%;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214771人,下降10.62%。

交通

公路

黔南州在貴州省的位置以黔桂、湘黔鐵路和320、321國道線為主構成了便利的交通網絡。貴新(貴陽-新寨)高等級公路、廈蓉高速公路(貴州段)、貴廣(貴陽—廣州)高速公路、貴百(貴陽—廣西百色)高速公路、貴新(貴陽—廣西新寨)高速公路、廈蓉(廈門—成都)高速公路、馬武(馬場坪—重慶武隆)高速公路等交通路線陸續開通。

2015年12月31日,隨着獨山至平塘、貴陽至甕安、甕安至江口、甕安至道真等高速公路開通,標誌着黔南州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目標。

黔南實現13個縣市、開發區縣縣通高速公路。建成惠水經羅甸至廣西百色高速公路、加上已建成的蘭海高速、廈蓉高速,形成3個出省通道,實現與廣西及東盟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的快捷鏈接。建成道真至甕安、甕安至貴陽、甕安至馬場坪、惠水至貴陽、貴陽東北繞城環線尖坡至小碧高速公路,建成連接黔中高速大道,發揮黔南聯四鄰、輻射黔中經濟區的帶動作用。完成與黔南相鄰市州的高速公路連接,建成連接遵義市道真至甕安、銅仁市的江口至甕安,連接安順市、黔西南州的惠水至興仁,建成連接黔東南州的廈蓉高速公路,連接貴陽至都勻的蘭海高速,與黔南相鄰的我省所有市州將至少有1至2條高速公路聯動,實現跨區域交通無障礙發展。已經完成三都至獨山、平塘至羅甸、都勻至安順、羅甸至望謨、榕江至荔波「678」網規劃的5條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各縣(市)高速互聯互通,高速公路規劃里程高達1400公里,占全省總規劃建設里程的1/5,國省道新增里程2778公里,新增規模位居全省第一。

鐵路

從貴陽發往南寧、湛江和柳州方向去的列車均在州府都勻站停靠,火車站位於都勻市中心。黔桂鐵路、湘黔鐵路、株六鐵路、貴長(貴陽—長沙)快速鐵路、貴廣(貴陽—廣州)快速鐵路已建成通車。

黔南境內已建成投入營運的黔桂鐵路、滬昆鐵路(株六複線)、廣西環江洛陽至荔波立化鐵路等鐵路里程共312公里,占貴州省已建成鐵路里程的15.2%。在建鐵路項目有貴陽至廣州高速鐵路,黔南境內有152公里;滬昆鐵路客運專線黔南境內里程63.6公里。目前,黔南州還有5條鐵路建設項目列入貴州省鐵路建設大會戰,即黔桂鐵路增建二線,項目2014年開工,2017年建成;貴陽至興義鐵路,2015年開工建設;永州至興義鐵路(獨山至興義段),2017年開工建設;甕安至馬場坪鐵路,2017年開工建設;凱里至麻江至都勻城際鐵路,項目已由中鐵二院交通規劃研究院進行線路走向編制規劃研究。

航空

位於荔波縣的荔波機場已於2007年建成,另外從州府都運至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僅120公里,搭乘航班較為便捷。

經濟

綜述

2015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02.9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7919元,均為2010年的2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0億元,是2010年的3.7倍,年均增長29.9%。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預計達90%。

規模工業企業從242戶增加到564戶,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三年超過30%。14個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520戶,產值達1085億元。第三產業提速發展。2015年增加值達416.73億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長15.9%。打造旅遊升級版,新增3A級以上景區7家,荔波樟江晉級國家5A級景區;2015年旅遊總收入422.59億元,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長25.6%。

第一產業

2013年黔南共啟動建設現代高效農業園區20個,其中進入全省「5個100工程」的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13個,州級園區7個。黔南州已培育扶持州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199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44家,上市公司1家。「黔南中部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畜產品生產加工示範基地」獲農業部命名,黔南黔南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品牌1個,著名商標35個,名牌農產品22個;黔南累計完成產地認定、產品認證245個,其中:產地認定115個,種植業產地規模31890公頃,畜牧業產地規模210.5萬頭;產品認證113個,地理標誌11個,綠色食品認證5個,有機茶認證10個。黔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004個,合作社的成員數達到6萬人。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不斷加大,優質品種比例進一步提高,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雜交玉米推廣121.5萬畝,覆蓋率100%。玉米育苗移栽推廣103.6萬畝,覆蓋率100%。規範化栽培技術90.5萬畝,玉米種子包衣完成89.2萬畝,地膜覆蓋栽培40.3萬畝。

2013年黔南種植業實現增加值55.95億元,比上年增長6.0%,2013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2.07萬公頃(481.0萬畝),增長1.37%;油料作物面積7.34萬公頃(110.1萬畝),增長2.08%;蔬菜種植面積9.52萬公頃(142.8萬畝),增長6.53%。果園面積3.93萬公頃(58.95萬畝),比上年增長35.9%;茶園面積5.46萬公頃(81.75萬畝),增長46.9%。糧食總產量比去年下降2.43%。

2013年黔南通過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復造林等國家林業工程、項目,完成營造林77.24萬畝,比上年增加28%。其中人工造林完成46.11萬畝,比上年增加48%,封山育林完成22.13萬畝,比上年增加11%,森林撫育完成9萬畝,與上年持平。黔南義務植樹完成699.25萬株,占任務600萬株的116.54%,四旁植樹完成347.54萬株,占任務300萬株的115.85%。黔南扶貧開發、農業等部門、個體、集體經濟組織、企業等完成造林50.67萬畝,是上年的10多倍。

2013年黔南森林覆蓋率比上年增加了1個百分點,已達53.5%。2013年林業實現增加值5.13億元,比上年增長7.3%。松脂、核桃、板栗等林產品產量增長較快。

第二產業

2013年,黔南有14個園區列入省100個產業園區(含7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其中5個園區列入省「511培育示範園區工程」。黔南14個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318戶,就業7.47萬人,建成標準廠房154萬平方米,累計建成2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入駐率94.1%。民營經濟就業人數達27萬人,註冊資本金290億元。黔南完成14戶淘汰落後產能企業的關停工作,淘汰落後產能 47.62萬噸。

2013年工業增加值19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6.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21.4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其中,輕工業總產值137.13億元,增長38.2%;重工業總產值584.26億元,增長2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9%。

2013年礦山專用設備、精甲醇、商品混凝土、機製紙及紙板分別比上年增長354.6%、272.5%、245.7%、134.0%。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6.95%,比上年上升2.3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9.6億元,比上年增長31.9%。盈虧相抵後的利潤總額為39.2億元,增長239.1%。

第三產業

2013年黔南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26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4.83億元,增長13.9%。批發業60.88億元,增長15.5%;零售業83.28億元,增長13.7%。

2013年實現郵政業務總量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4.82%。電信業務收入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年末電話用戶266.55萬戶,同比增長7.77%,其中:固定電話用戶26.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40.35萬戶。互聯網用戶26.17萬戶。年末,黔南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783.12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其中個人儲蓄存款468.15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各項貸款餘額485.26億元,比上年增長27.6%。[4]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黔南教育支出44.7億元,同比增長12.09%。教育投入占2013年GDP的6.9%,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19.5%。

黔南教職工數42267人,專任教師數37544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4773人,專任教師3157人;小學教職工17360人,專任教師16040人;初中教職工10240人,初中專任教師9677人;普通高中教職工6231人,專任教師5658人;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1569人,專任教師1379人;特殊教育教職工數154人,專任教師134人;普通高等院校教職工1940人,專任教師1499人。

高等院校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黔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等。

文化事業

2013年,黔南完成了252732套「戶戶通」直播衛星設備入戶的安裝任務。60809套「村村通」直播衛星設備安裝調試,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任務20468場,觀影人數達195.1萬人次。黔南一千瓦以上廣播電視發射台安全播出73080小時。貴州交通廣播95.2MHz順利覆蓋黔南。黔南廣播電視被中央電視台用稿158條,貴州電視台用稿573條,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用稿54條,貴州廣播電台用稿337條。專題片《雙肩背出魚水情》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二等獎。組織州、縣兩級文化館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軍營、進鄉鎮文化業務輔導培訓2000次、累計達1萬餘人;送文化下鄉451場(次),觀眾達51.6萬人次。深入推進文化館免費為群眾提供排練場地5000餘天、輔導1萬餘人次,指導各級館、站業餘文藝團隊1000餘支。

體育事業

2013年,黔南州第三屆運動會,共有21支代表隊2443名運動員參賽,分別設有17個大項122個小項。成功舉辦2013年中國·甕安全國山地戶外運動錦標賽。在惠水縣成功舉辦2013年全國定向錦標賽。在都勻舉行貴州省第二十屆體育舞蹈錦標賽暨全國部分城市體育舞蹈邀請賽,黔南州運動員取得6金3銀3銅的優異成績。舉辦了迎新萬人健步登高健身活動。[5]

旅遊

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南端的荔波縣境內,毗鄰廣西環江、南丹縣。處在桂林——貴陽——昆明的三角旅遊空白區內。風景區總面積273.1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和樟江風光帶組成。

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茂蘭自然保護區位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毗鄰廣西木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蘭保護區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大黃果樹旅遊圈:包括安順獨特雄奇的自然景觀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涵蓋天星橋、郎宮、龍宮、格凸河、關嶺國家古生物地質公園、地球大裂縫-花江大峽谷、天龍屯堡、雲峰屯堡,及正在開發的多個旅遊民族村寨,面積達120多平方公里。

蛤蚌河景區

蛤蚌河景區座落在福泉雲霧山省級森林公園內,面積約42平方公里。

金海雪山景區

景區坐落在貴定縣盤江鎮音寨村,萬畝金黃的油菜花好似金海,千頃雪白的李花、梨花就像雪山,它們交相輝映,被人們形象地譽為「金海雪山」。被評為「中國10大最美油菜花海」。金海雪山景區距離貴陽70餘公里,景區內的音寨村是有着600多年歷史的布依族村寨,被稱為「中華布依第一寨」。

金海雪山內的四季花谷景區,占地1000多畝。景區主要以鬱金香、風信子、冰島虞美人等50餘個品種的鮮花構成,是一個以花卉為觀賞為主題,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旅遊度假景區。[6]

風俗藝術

風俗

有唱歌跳舞、鬥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等等。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的蘆笙會、爬坡節、姊妹節、「四月八」、吃新節、龍舟節、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節、摔跤節、林王節、「三月三」歌節、「二十坪」歌節,水族的端節,瑤族的「盤王節」等等。「吃新節」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由古代的祭祀演變而來,各地過節時間不一,一般在農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這段時間內。

苗族有高亢激昂、熱情奔放的「飛歌」,也有委婉動聽、抒情優美的「遊方歌」,還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調式不一,各具韻味,具有藝術感染力。

民族舞蹈有被稱為「東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莊重的踩鼓舞,有純樸活潑的蘆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主要有苗族的「划龍船」和武術,侗族的被譽為「東方橄欖球」的搶花炮等等。

工藝

水族剪紙

民族工藝有在宋代就作為貢品的苗族蠟染和侗族的侗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繡、民族服飾和首飾等,都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竹編是都勻布依族、苗族、水族、瑤族等眾多民族的傳統工藝品。剪紙是都勻水族聚集的奉合、陽和、基場民族鄉特有的剪紙藝術。

民族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苗、侗、水、瑤、畲等民族的干欄式吊腳樓,土家族的衙院莊園,侗族的鼓樓、花橋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

景點概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邊緣,東鄰湖南,南接廣西,與本省黔南、銅仁毗鄰,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全州轄16個縣市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90個鎮,116個鄉(17個民族鄉),5個街道辦事處,89個居民委員會,68個社區居委會,3226個村民委員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