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黔西思源實驗學校貴州省委省政府教育移民(扶貧)工程重點項目,是由香港言愛基金會捐資1000萬,黔西縣政府匹配資金3040萬興建,以遷移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品學兼優的中小學生到縣城接受優質教育的一所九年一貫制[1]公辦全寄宿學校,學校占地面積45587平方米,坐落於黔西縣城關鎮水西辦事處水平村。 學校辦學宗旨為: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成長為受人尊敬的人,把每一個孩子變成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學校簡介

黔西縣思源實驗學校是貴州省委省政府教育移民(扶貧)工程重點項目,是由香港言愛基金會捐資1000萬,黔西縣政府匹配資金3040萬興建,以遷移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2]階段品學兼優的中小學生到縣城接受優質教育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全寄宿學校,學校占地面積45587平方米,坐落於黔西縣城關鎮水西辦事處水平村。

學校辦學宗旨為: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成長為受人尊敬的人,把每一個孩子變成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故事;辦學目標為:辦學生喜歡的學校,創高質量有特色的寄宿制學校品牌;學校校訓為:立德樹人、言愛求真。

我校2013年秋季正式開班辦學,設立從四年級到八年級共20個教學班。通過自主招生模式,共招生1120名。在一年多來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加大校園安全管理,着力營造平安和諧校園,並獲得黔西縣2013年學校安全教育及管理先進集體、2014年黔西縣安全文明校園等榮譽;堅持「素質教育、德育為先」理念,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寄宿制管理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的管理之道,同時不斷推進留守兒童關愛、校園文明建設等工作,並先後獲得黔西縣2014年先進教育單位、貴州省留守兒童之家規範化建設二等獎、貴州省2012-2014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狠抓教學質量這一工作主線,積極在教學常規和教學科研上下功夫,並取得良好成效。在2013年秋季學期全縣教學質量測評中,我校獲得了初中英語學科第二名,數學學科第四名,綜合排名第四名的好成績。在2014年黔西縣小升初質量檢測中,我校考生奪取了全縣第一名和第二名。

2014年春季學期,我校共有學生1216人。2014-2015學年度,我校學生數達1774人,其中90%學生來自農村,大多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下崗返鄉農民工子女。學校現有在崗在職教師85名。

目前,學校教學和管理已經走向規範化,形成了樂業奉獻的教師團隊風貌和勤學奮進的學生學習氛圍,學校辦學成果斐然,在黔西縣農村家長和群眾心中有了較好的社會聲譽。

辦學思想

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香港言愛基金會對思源學校提出的「教育、扶貧、移民」的辦學宗旨,堅持把思源學校辦成「優質化平民學校」的定位。以「培養具有健康體魄、陽光心態、樂觀自信的思源人;具有吃苦耐勞、適應生存、懂得感恩的思源人;具有尊重博愛、合作包容、學習高效的思源人;具有家鄉情結、思源情懷、世界眼光的思源人」為辦學目標,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實現縣域教育均衡。

校長寄語

把學校當成我們的家,把老師當成我們的家人,把學生當成我們的孩子,你才會在沉重的工作中用心來承擔創辦思源的責任,才會感到快樂,才會用心思考,盡力把我校辦成有特色的平民化優質學校,辦成學生喜歡、教師敬業、家長滿意、社會認同的好學校。

辦學特色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教育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健康幸福奠基。除大力抓好教學質量外,學校還通過雙語教學和特長輔導來使教育更加優質,創造了學生更加廣闊的未來。

為讓學生英語能力贏在起跑線,學校編訂了校本教材,使學生從小學便開始接受英語教育。同時,學校一切標識和宣傳展板均用英漢雙語,校園廣播還定期播放英語節目,營造了良好的雙語教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我校根據藝體組老師各自擅長的方向建立了計算機、音樂、書法、美術、舞蹈等功能教室,設立了古箏、鼓號、民族樂器(葫蘆絲、笛子)、健美操、籃球、乒乓球等興趣小組,並根據學校安排進行常規性的課外興趣輔導活動。同時,學校積極搭建展示學生才藝的舞台,通過定期舉辦體操比賽、歌詠比賽、書畫展、文藝匯演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展現了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