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齊瓦哥醫生 (電影)

齊瓦哥醫生
圖片來自friday

齊瓦哥醫生是1965年由大衛·連執導的愛情史詩式電影,改編自俄國作家鮑里斯·巴斯特納克同名小說[1]

目錄

情節

故事主要圍繞1905年至1921年的動蕩時代發生,由1905年的血腥星期日及第一次俄國革命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俄國革命俄國內戰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及蘇聯成立。而敘述往事的情節則發生於1950年代中期至後期,不過電影中並沒有提及明確的日期。

電影敘述尤里·齊瓦哥的同父異母哥哥-葉格拉夫·齊瓦哥其後在一項水壩工程項目中找到一位名為塔妮亞(麗塔·塔欣厄姆飾演)的年輕女子。葉格拉夫相信塔妮亞就是他的姪女,並向塔妮亞憶述其作為詩人及醫生的父親-齊瓦哥的故事。雖然憶述往事的場面在電影中偶爾出現,但卻與往事中的其他角色沒有太大的迴響。

葉格拉夫闡述了齊瓦哥醫生的一生。齊瓦哥醫生自小父母雙亡(電影的序幕就是齊瓦哥母親的葬禮),只遺下一個巴拉娜卡琴。自此齊瓦哥與舅父亞歷山大·格羅米科(拉爾夫·理查德森飾演)、舅母安娜 (Siobhán McKenna飾演)及他們的女兒東妮雅(成年後由潔若婷·卓別林飾演)同住。因為亞歷山大是一名居住在莫斯科的退休大學教授,所以年輕時的齊瓦哥可以在醫學院中跟隨教授-包里斯·科特(Geoffrey Keen飾演)醫生學習醫術。

雖然此時的齊瓦哥已是一位薄有名氣的詩人,但齊瓦哥認為當詩人不足以維生,所以決意成為一位醫生。與此同時,有政治背景的律師-維多·柯馬洛夫斯基(洛·史泰格飾演)跟當裁縫的拉娜母親(艾德里安娜·科里飾演)有着非比尋常的關係。而維多亦是齊瓦哥醫生父親生前的朋友及生意上的夥伴。

拉娜的朋友帕夏·安提波夫(Tom Courtenay飾演),一名理想主義的年輕人。帕夏在一次和平抗議集會中,被一個哥薩克人以軍刀所傷,並在臉頰上留下一道明顯的疤痕。帕夏讓臉上這道疤痕伴隨他一生,一半是因為男子氣概,另一半是因為他低微的社會地位,沒有機會接受治療。就在帕夏受傷的同一個晚上,維多把拉娜帶到一家優雅的餐廳(拉娜代替了生病的母親赴會),並誘姦拉娜。

拉娜對維多變得無法自拔,直至她母親得知她跟維多的關係,並試圖以服食自殺。維多發現拉娜自殺的母親後,隨即找來教授科特及他的助手-齊瓦哥幫忙。這次亦是拉娜跟齊瓦哥的第一次相遇。

其後帕夏投身俄國革命黨,並告訴維多他要迎娶拉娜。維多勸阻拉娜後把她強姦,更指她的熱情舉動証明她是一個蕩婦。拉娜為了報仇,帶手槍跟蹤維多到一個聖誕派對(齊瓦哥與東妮雅在此宣佈訂婚),射傷了維多的手臂。維多不追究,只要拉娜離開而已。最後拉娜在帕夏的陪同下離開;帕夏隨後得知拉娜與維多的姦情,雖然很痛苦,但還是原諒了拉娜。

劇情轉到1914年8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葉格拉夫因希望停止戰爭而從軍;此時已與東妮雅結婚的齊瓦哥及教授科特成為軍隊的醫護人員;帕夏則投身志願軍,並成為了軍隊中的英雄人物。當第二次俄國革命爆發,拉娜為了到前線尋找帕夏而成為護士,但傳聞帕夏已經戰死沙場。隨後俄軍出現大規模的逃亡。

在拉娜與一群逃兵逃亡期間,遇上了正趕赴前線的換防部隊及齊瓦哥。軍官命令換防部隊提高警戒,而逃兵們也有人開始想逃跑,當他們交錯而過時,換防部隊半推半就地加入了逃兵,一陣交火,但有些人沒死,齊瓦哥邀請拉娜幫忙照顧傷者。二人在鄉村建立了一家臨時醫院直至戰爭結束才分開。

齊瓦哥回到莫斯科,才知道舅母安娜已經逝世,而舅父格羅米科的住所被革命政府分配給二、三十個不相干的貧苦人士。不過齊瓦哥亦終於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子-沙夏,並在當地的醫院繼續以前的工作。某一個晚上,因為家中的糧食及燃料短缺,齊瓦哥打算偷一些木籬笆回家生火取暖,就在此時被葉格拉夫發現並與他一起回到家中。葉格拉夫告訴齊瓦哥,齊瓦哥寫的詩被政府判定為叛黨,除了齊瓦哥本人,齊瓦哥的家人亦有可能因而受到牽連。所以葉格拉夫安排齊瓦哥一家乘火車前往烏拉山脈的「瓦立京諾」(Varyniko),到格羅米科的祖宅暫避。

齊瓦哥與妻子東妮雅、兒子沙夏及舅父格羅米科登上一列守衛森嚴的運牛火車;火車上還有包括無政府主義知識份子-柯斯托耶·阿摩斯基(克勞斯·金斯基飾演)在內,被政府徵召的一群工人,以及以及一大隊士兵。火車經過一個曾被紅軍砲轟,名為明克(Mink)的村莊,而紅軍的指揮官史特尼柯夫,竟是傳說中已戰死帕夏的化名。火車在村莊停下,齊瓦哥便下車及走到史特尼柯夫的火車附近,因被懷疑是刺客而被拘捕。

事後齊瓦哥被帶到史特尼柯夫面前,二人對話後,齊瓦哥想起曾在自己宣佈訂婚的聖誕派對中見過史特尼柯夫。史特尼柯夫告訴齊瓦哥,拉娜在一個被白軍佔領,名為「尤立亞廷」(Yuryatin)的市鎮生活。最後史特尼柯夫派人把齊瓦哥送回車上,而之前與齊瓦哥同樣被拘捕的人,大部份經過史特尼柯夫審問後就地正法。齊瓦哥一家抵瓦立京諾後,發現格羅米科的祖宅已被政府抄家並貼上封條。齊瓦哥恐被定為反革命而被處死,一家不敢進入大屋,只在一間小木屋生活到翌年的春天。

齊瓦哥前往尤立亞廷尋找拉娜,而拉娜亦在當地的圖書館工作。二人相遇後相戀,並發生了性關係。齊瓦哥對妻子東妮雅感到十分內疚,直至東妮雅懷孕,齊瓦哥再次前往尤立亞廷及與拉娜分手,卻在返回瓦立京諾途中,齊瓦哥被遊擊隊俘虜,並被編排到李伯留(Gerard Tichy飾演)的部隊工作。在遊擊隊中以醫護人員的身分工作了差不多兩年,齊瓦哥成功逃脫,但此時他的家人都已經移居法國巴黎。他重返拉娜在尤立亞廷的家,而拉娜亦讓他留下。二人重修舊好,但好景不常,維多在一個晚上來訪,並說因為拉娜是史特尼柯夫的妻子(史特尼柯夫此時在政府已經失勢),所以他們正被俄國共產黨監視。雖然維多提出協助他們逃亡,但是他們斷然拒絕。二人帶同拉娜的女兒卡蒂雅到瓦立京諾居住,齊瓦哥在這裡再次開始寫詩,日後令他成為著名的詩人外,更招來共產黨的不滿。

這時維多再次出現,說史特尼柯夫已經在被捕行刑前自殺;而之前沒有拘捕拉娜,只是為令史特尼柯夫跌進陷阱。所以現在拉娜隨時存在危險。起初齊瓦哥未有理會,但維多說出史特尼柯夫在瓦立京諾五哩之外的公路上被捕,齊瓦哥才答應讓拉娜跟維多離開。此時維多已被委任為遠東共和國的司法部長,但齊瓦哥最後仍留在瓦立京諾。

數年之後,病弱的齊瓦哥回到莫斯科,哥哥葉格拉夫替他找到了一份醫院的工作。在齊瓦哥上班的第一天,他坐在電車上看見街上的一名女子,並發現就是拉娜,他隨即下車並走在拉娜後面,卻因心臟病發而倒下,拉娜沒有見到他,也沒有聽到他的叫喚。

齊瓦哥的著作因為共產黨改變方針而獲准發行,齊瓦哥的葬禮亦引來大批民眾出席。之後拉娜來到齊瓦哥的喪禮,驚訝之餘,更是傷心欲絕。之前拉娜在蒙古因革命爆發而與她及齊瓦哥的女兒失散,在葉格拉夫的幫助尋找下,仍然是徒勞無功。當拉娜見過數百名孤兒後,使決定放棄。

電影開始,齊瓦哥的母親去世(電影的序幕就是她的葬禮)並遺下了一個巴拉娜卡琴給齊瓦哥。齊瓦哥的養父跟他說:「這是母親給你的禮物。」在電影中經常提到齊瓦哥的藝術天份,而齊瓦哥最後亦成為著名的詩人。在電影的末段,葉格拉夫向塔妮亞說出了齊瓦哥的一生,塔妮亞不願意肯定或否定是葉格拉夫的姪女,並與男朋友離開。此時葉格拉夫察覺東妮雅背上有一個巴拉娜卡琴匣。塔妮亞男友說道她雖然從未學習過,但卻擅長彈奏。葉格拉夫說東妮雅的音樂天份是一份禮物,即肯定塔妮亞就是齊瓦哥的女兒。電影亦於這時終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