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齊桓公圖霸中原之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齊桓公圖霸中原之戰

齊桓公圖霸中原之戰春秋前期,齊桓公為奪取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權而進行的戰爭。

簡介

一度稱雄中原的鄭莊公逝世後,其霸業亦隨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齊桓公。他重用具有改革思想的管仲等人,制定了富國強兵,尊王攘夷的圖霸戰略。齊根據其地近東海,土地肥沃更富漁鹽之利的有利條件,在經濟上施行「擁地衰征」,「通貨積財」等發展農業、商業的政策,並「使民鬻之四方」,運鹽至內陸各國.換回金屬。用以製造兵器。同時還設立了允汁犯人繳納金屬及兵器贖罪的制度。政治上實行「叄其國而五其鄙,定民之後,成民之事」的政策,將國都地區,劃為二十一鄉(每鄉二千家):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將鄙野之農民,劃為五屬(每屬九萬家),分級管理,並建立薦舉及監督制度以加強統治。軍事上實行「作內政而寓軍令」的政策.規定士鄉國人專服兵役,世代相傳,以保障擁有充足、穩定及高質量的兵源。並將士鄉按軌(五家)、里(五十家),連(二百家),鄉(二千家)四級編組。軍隊與之合—,亦按伍、小戎,連、旅四級編組,每家出戰士一人,一鄉二千人為一旅,五旅組為一軍,全國共三軍。由於戰士「世同居.少同游」,官兵彼此熟悉了解,所以「夜戰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目相視足以相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的凝聚力及戰鬥力。外交上實行「奉天子令令諸侯,內尊王室,外攘四夷」的政策,以適應當時王室衰微,列國互爭,戎狄南侵,荊蠻北漸的局勢。

評價

桓公即位的次年(前683年)即滅譚,將齊西部疆域擴至濟水流域。桓公五年(前681年),齊與對立的魯國重新通好。齊桓公隨後以平定宋內亂為由,召集魯、宋,陳、蔡、邾等國之君在北杏會盟。同年,齊又以遂君未應召赴會為藉口,出兵滅遂,完全控制了廣大的濟、汶地區。六年,齊攻宋時,除有陳、曹等小國參加,周王亦遣大夫率軍助戰;七年諸侯在鄄會盟時,與會的宋、鄭、衛、陳之君均表示聽命於桓公外,標誌着周王及實力較強的中原諸侯均已承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齊國的霸權與控制範圍,齊桓公曾四度發兵擊退山戎、赤狄等異族軍隊,「援燕,救邢、存衛之舉,使介威望大增。周惠王於十年(前667年),惠王遣卿士召伯廖赴齊,賜封桓公為伯侯,正式確認為諸侯領袖。此時,楚國正力圖向中原發展,並連年發兵攻打附齊的鄭國。為此,齊桓公於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率八國聯軍擊蔡、攻楚。桓公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於爭霸。而指導思想卻是注重「兼弱」與「勝一而百服」,所以雖對弱小國家無情兼併,而對中等國家則力求慎戰、少戰,對實力強大之國,更儘可能避免決戰。因此,當諸侯聯軍與楚軍相遇後,齊桓公僅爭取使楚在名義上稍有讓步。即以召陵結盟結束戰爭危機。為加強對動搖於齊、楚之間的鄭同的控制,齊曾兩次攻鄭。[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