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蝦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蝦花(學名:Impatiens spp. ):是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花卉,它是湖南鳳仙花、滇南鳳仙花、黃金鳳、管莖鳳仙花等十餘種鳳仙花的俗稱,因為花朵形似蝦而得名。龍蝦花花色艷麗,顏色豐富,有鮮紅的,紅如珊瑚;有金黃的,黃如琥珀;紫色的紫如葡萄。花在綠葉下面,花柄像一根青絲線,俗名叫「青絲吊龍蝦」。蝦頭上有兩根卷鬚。蝦身有一道一道的花紋。花懸吊在葉子下面,爭艷斗妍,微風中活蹦亂跳,如同活蝦。

龍蝦花一般生於海拔500-1200米的山林灌木林下及水溝旁,因而分布較廣,在中國的湖南、湖北、雲南、江西、廣東和四川的山區均有分布。以張家界的野生湖南鳳仙花最為著名。湖南的湘桂山脈及武陵源地區多有生長。

名稱溯源

龍蝦花是部分鳳仙花科植物的俗稱,以其花瓣組合形似龍蝦而得名。花色艷麗,有黃、紅、紫、白等多種顏色,懸吊在長長的花柄下面,在微風中活蹦亂跳,如同活蝦,極具觀賞價值。根據花形大小不同,一般可分為三種,當地人稱花小的為「米蝦花」,花大的叫「龍蝦花」,介於中間的為「河蝦花」,大花謂「對蝦」,梗長者名「青絲吊龍蝦」,花色金黃的為「黃金鳳」。

鳳仙花屬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極其明顯的地域性和特有現象。「龍蝦花」類為中國或某個省區狹域分布的特有種。該屬植物花形奇特美麗,在中國古籍《廣群芳譜》(清康熙四十年)中,對鳳仙花早有形象描述:「椏間開花,頭翅尾足具翅,形如鳳狀,故又有金鳳之名。其中龍蝦花屬單花型,花的大小、顏色、翼瓣以及唇瓣的形狀都有所不同。這些形態上的不同,充分反映並顯示出它們的多樣性,同時也為中國園藝花卉引種栽培和開發利用提供有觀賞價值的新植物資源。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肉質草本,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於光滑,葉互生,闊或狹披針形,長達10厘米左右,頂端漸尖,邊緣有銳齒,基部楔形,葉柄附近有幾對腺體,花大而美麗,粉紅色,也有白、紅、紫或其他顏色,單瓣或重瓣,生於葉腋內,蒴果紡錘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時彈裂為5個旋卷的果瓣,種子多數,球形,黑色,花果期6-9月。[1]

龍蝦花是一種珍貴的草本植物,它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結實,冬天落葉。花的旗瓣和翼瓣組合似蝦頭,唇瓣囊狀似蝦身,花基部延長內彎(或下彎)似蝦尾。春發芽,夏成苗,秋開花。雖然龍蝦花隸屬於「鳳仙花屬」,可能是由於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差異,其形貌特徵與普通的鳳仙花大相迥異。活龍蝦花花色艷麗,顏色豐富,有鮮紅的,紅如珊瑚;有金黃的,黃如琥珀;紫色的紫如葡萄。因花瓣組合形似龍蝦而得名。蝦頭上有兩根卷鬚,蝦身有一道一道的花紋,花柄像一根青絲線,俗名叫「青絲吊龍蝦」。

產地生境

龍蝦花廣布於中國張家界武陵源金鞭溪畲刀溝、十里畫廊、西海等陰濕地,在張家界境內的天門山天羅山、天平山、黃石寨、寶峰山堡子界林場等也廣為分布。

2015-3-23《會同發現罕見龍蝦花 沿山澗綿延1公里》報道: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廣坪鎮羊角坪村,會同渠水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工作人員發現大面積生態「活化石」——龍蝦花。

2015年7月,在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漚江鎮竹坑村中竹坑組發現該花。龍蝦花在桂東尚屬首次發現,填補了桂東縣沒有草本「植物活化石」的空白。[2]

龍蝦花一度被認為是張家界武陵源特有植物,但近幾年來,林業科技人員陸續在湖南懷化市郴州市永州市、及廣東博羅、廣西柳州等地,發現了它的蹤影。

2016-10-19《地球現存「最古老的花」龍蝦花悄悄開在三門江》報道:10月17日上午,廣西柳州市林業局科技人員在經過了細緻的現場調查後,證實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裡的一種奇異野生花卉為「植物活化石」——龍蝦花。在廣西,這是林業部門記錄到的第一個龍蝦花野生種群。[3]

2016年10月24日《湖南永州現生存一億年花朵 活蹦亂跳如活蝦》報道:10月23日,在永州市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萬和湖右側游道,一批批遊客被這裡盛開的龍蝦花所吸引。近1公里長的游道旁,每隔幾米就能看到一朵朵、一叢叢鵝黃的龍蝦花,成了秋季陽明山最美麗動人的一道風景。[4]

栽培技術

龍蝦花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夏秋不斷,又具耐蔭和花期長等特點,是較好的盆栽觀賞和噴水池旁栽培的優良花卉,亦可花壇種植。龍蝦花一般多用種子繁殖,也可野外挖掘栽培。野外挖掘一般在5-6月進行,幼苗栽培時應注意遮蔭和加強空氣濕度(蔭蔽度和空氣濕度一般要求在80%以上),成活後再逐漸增加光照。盆栽龍蝦花的培養土以腐殖質含量較高的腐葉土為宜,亦可在培養土中加入20%的河沙,10%的穀殼灰,以利排水透氣。若鹼性偏高,可加入10%的純黃土進行中和,使pH值在4.5-5之間。施肥以腐熟的餅肥液,一般一至二周施肥一次。

植物文化

評語

古往今來,詩人、作家們都特別鍾情龍蝦花。「當滄海錯落成莽原時,龍蝦,蛻變為一朵瑰麗的奇葩,致死不改變自己的形象,永遠不背棄故鄉。這就是你給人的啟示嗎,龍蝦花?」「你來自大海,更依戀青山,你告別遠古,更迷戀今天。龍蝦花,櫛風沐雨生長在武陵源,讓芬芳浸入張家界的迷霧,將色彩溶進天子山的源泉。」這些都是對龍蝦花讚美的詩篇……。

傳說

相傳秦始皇長城,不知累死餓死了多少老百姓。一個叫孟姜女的農婦,萬里尋夫到長城,哪知丈夫的屍骨砌在城牆裡了,她就擂着城牆哭:「正月裡來正月正,豺狼惡狗進了門,進門就把親人捉,秦王要築萬里城……」只聽轟隆隆一聲巨響,長城哭崩了。這一聲,把正在海邊玩耍的龍蝦公主嚇了一跳,她便扮成民女來到人間看個究竟。只見萬里神州陰風慘慘,屍骨遍野,原來人間出了暴君,要修什麼萬里長城。她見千千萬萬的民工像牛一樣弓着背拉石,磨破了的肩膀一滴滴淌着血,不覺大發慈悲之心,忙扯下一把頭髮,分給民工,要他們用髮絲拉石頭。民工們一試,真怪,好重好重的石條就像小娃牽木車車一樣,輕巧極了!秦始皇曉得後,心想:一根髮絲拉得動石條,集在一起不就可以趕山嗎?若是把那些不中用的大山統統趕下大海,把海填平,我這個大秦帝國的疆土不是天下無二了嗎?於是下令收繳髮絲,編成了一條金燦燦的「趕山鞭」。當夜,他爬上峨嵋山,「啪啪」幾鞭,半邊峨嵋山霎時像受驚的野獸趕得飛跑!他這樣日裡休息,夜裡趕山,趕呀趕呀,一直趕到武陵郡的澧水邊上。這時,差人火急稟報:「萬歲!不好了,南海漲了齊天水,長江倒灌八千里!」。

原來,龍王爺知道秦始皇要占他海疆,一怒之下,令漲水倒淹神州。龍蝦公主嚇慌了,就偷偷出海打救凡間百姓。

秦始皇接到報告,大笑道:「怕什麼?老子神鞭在手,十萬大山都趕下海,要叫你龍子龍孫死無葬身之地!趕——」話音未落,差人又報:「有位龍霞公主求見皇上!」只見一女子飄飄然來到始皇面前。始皇兩眼鼓得大,只見她:瓜子臉,柳葉眉,櫻桃口,水蛇腰,行如風擺柳,膚作胭脂色,真箇是萬般媚態,萬種風情。那女子道:「我本是天門山赤松子大仙的童女,聽說皇上趕山填海,得罪了龍王爺,只怕您難敵四海龍神,特趕來相助。」秦始皇忙說:「龍霞姑娘,既然你有心相助,何不與我結成夫妻,共圖霸業?」龍蝦女道:「只要皇上不嫌棄,龍蝦女願做奴婢侍候您。」秦始皇一聽,抱着龍蝦女就往床上甩。龍蝦女嬌滴滴說:「今日是我倆花燭之夜,百年之喜,臣妾願陪皇上玩個快活,您喝一杯酒,我就給您跳一個舞,誰輸了罰誰。」秦始皇大笑道:「太妙了,就比比看吧!」說罷,仰脖灌了一杯。

你看,一個是橫掃六合的蓋世梟雄,千杯萬盞不醉;一個是翻江倒海的綠波仙子,千跳萬舞不累。但最後,秦始皇還是醉得一沓糊塗,倒下去就像一頭公豬呼嚕嚕扯起風箱來。龍蝦女伺機從始皇腰上解下鑰匙,打開寶箱,取出趕山鞭,又扯下頭上的金簪,吹口氣,變成一條假髮鞭,放進寶箱,然後悄悄開了後帳,準備一溜了之。俗話說:螳螂捕蟬,哪知黃雀在後。龍蝦女唐突人帳,勾了秦始皇七魂六魄,這一蹊蹺事兒早讓老奸巨滑的丞相李斯注意到了,為防不測,便在帳外樹林圍了一條繩子,又在繩子上掛一些馬鈴子。龍蝦女一跑出去,就把馬鈴絆響了,秦始皇猛地驚醒,見龍蝦女不在,忙大叫找人。一時山溝里人喊馬嘶,樅膏火把燒紅了半邊天。

龍蝦女眼看難出重圍,就搶來一支火把,將發鞭點着了。數百衛兵衝上來,捆了龍蝦女。這時,天快亮了,秦始皇突然想到誤了趕山大事,急忙打開寶箱,揮鞭就抽。他左一揮,不生風,右一揮,山不動。心裡一急:今日個大山們怎麼不聽話啦?就對着半邊峨嵋連抽三千八百鞭,直把它抽成三千八百座亂石奇峰,可就是趕不動。龍蝦女冷笑道:「暴君,你那鞭是假的。」秦始皇這才發覺中了計,就逼着她交出真鞭,龍蝦公主大笑着指了指地上一團黑灰。秦始皇慪得吐了幾口烏血,操起寶劍,把那女子頭砍了,還覺不解恨,再一頓亂剁,把屍體剁成一團肉泥,然後狠勁往山谷中撒去,又把那支假鞭丟在亂山之中,才悻悻而去。那金簪畢竟是仙家之物,眨眼就化成一座百丈石峰,有稜有角,正好晨光斜照,如鍍了一層金粉,這就是流傳千古的「金鞭岩」。而那三千八百座亂石奇峰,就是後來的張家界砂岩峰林。第二年,金鞭岩下的溪邊、山谷,生出一種奇怪的花兒來:花苞像蝦頭,花蕊像蝦嘴,花瓣像蝦身,花絲兒像蝦尾。張家界土人說:「這花兒是龍蝦公主的肉泥變的,叫龍蝦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