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馬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馬鎮原名馬家溪,在中國解放前就形成集鎮。1961年龍馬區工委遷至龍馬鄉,成為龍馬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91年撤鄉並鎮合為龍馬鎮,沿用至今。從1965年至2001年4月為龍馬區委所在地。2001年4月至2005年5月改為龍馬區工委所在地,2005年5月撤區並鎮。[1]

2019年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眉山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13號):撤銷龍橋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馬鎮管轄,龍馬鎮人民政府駐東街9號。

2020年7月,仁壽縣龍馬鎮委託眉山天府新區統籌管理。

中文名:龍馬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區(仁壽縣)

地理位置:眉山天府新區東南

面 積:99.66 km²

下轄地區轄:11個村,2個社區

政府駐地:龍馬鎮東街9號

電話區號:028

郵政區碼:6205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5.4 萬

車牌代碼:川Z

方 言:仁壽話

鎮情概況

龍馬鎮位於仁壽東北部,系原龍馬鎮、龍橋鄉合併而成,全鎮幅員面積99.66平方公里,轄11個村、2個社區、220個經濟社、總人口5.4萬人,共3個場鎮,分別為龍馬場鎮、龍橋場鎮、鳳梧場鎮。耕地面積48701畝。學校6所,其中九年制學校2所,分別在龍橋和鳳梧,原龍馬鎮有初中1所。小學1所,幼兒園2所。現龍馬鎮有衛生院兩所(原龍馬鎮、龍橋鄉各一所)敬老院4所(原伏燕村、萬古村、原鏵匠村、獅嶺村)。仁簡路貫通南北,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橫跨東西。

按照全縣「一心一帶、兩軸四區」區域空間發展布局,龍馬鎮屬於全縣仁北片區,打造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示範區。龍馬鎮黨委認真研究並提出了「提升場鎮品質、高質量推進兩點兩線建設,爭創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示範鎮」的工作思路。一是提升場鎮品質,依託龍馬作為原龍馬區中心區域的吸附作用,以及毗鄰空港經濟區的優勢,差別化打造與產業配套的人居環境,將龍馬場鎮建設成為仁北片區宜居的配套特色小鎮。二是高質量推進兩點兩線建設,兩點即萬古村和長河村,萬古村依託現有2500畝脆桃產業基地,在做優做強上下功夫,通過舉辦桃花旅遊文化節進一步提高萬沽泉脆桃知名度,通過引進新型特色農旅項目,延伸產業鏈。打造產業新村,主動對接和融入方家榮盛田園綜合體,形成連片發展。長河村依託龍水河貫穿全境,且三面環水的獨特地理優勢,力爭引進一批高品質文旅項目整體規劃打造。兩線即紅星路延伸線和仁簡快速通道。通過建設高標準連接線實現龍馬全境的整體輻射和帶動,並依託兩線全境着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着力打造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示範鎮。

歷史沿革

龍馬原名馬家溪,在解放前就形成集鎮,1961年龍馬區工委遷至龍馬鄉,成為龍馬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91年撤鄉並鎮合為龍馬鎮,沿用至今。

從1965年至2001年4月為龍馬區委所在地。

2001年4月至2005年5月改為龍馬區工委所在地,2005年5月撤區並鎮。

2019年12月,撤銷龍橋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馬鎮管轄,龍馬鎮人民政府駐東街9號。

2020年7月,仁壽縣龍馬鎮委託眉山天府新區統籌管理。

村情簡介

馬家社區簡介

馬家社區位於龍馬鎮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全社區轄9個社,共有常住人口7000人,常住戶口5400戶,外來人口約2000人。社區總面積7500畝。社區內有4家企業,包括肉聯廠,機磚廠,棉胎廠,製衣廠等。

塘坊村簡介

塘坊村位於龍馬鎮西南部,與白雲村、萬古村、民英村相鄰,位於元通鄉與方家鎮之間,交通便利。全村轄9個社,共有常住人口1982人,常住戶口635戶,外來人口30人。全村總面積2164畝。以種植糧食為主,種植皮球桃500畝。

培堰村簡介

培堰村位於龍馬鎮東南部,與伏燕龍橋鄉愛群村和鏵匠村相鄰,村內交通便利,村社道水泥路硬化達到社社通。全村轄10個社,共有常住人口1500人,常住戶口653戶。全村總面積1840畝。以種植糧食為主,還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如花椒、海椒、南瓜、西瓜等蔬菜、水果。村內轄仁壽原發青花椒有限公司,棉胎廠,塑料半成品長,草板廠。

民英村簡介

民英村位於龍馬鎮東北部,與白雲村和塘坊村、培堰村,與中崗鄉糧豐村,向家鄉林河村,元通鄉天井村相鄰,交通便利。全村轄12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756人,常住戶口891戶。全村總面積3200畝。以種植糧食為主 。

高袁村簡介

高袁村位於龍馬鎮東部,與長河村和培堰村相鄰,龍水河環繞全村,村內交通便利,水泥路實現社社通。全村轄4個社,共有常住人口1067人,常住戶口329戶。全村總面積108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花椒為主。

伏燕村簡介

伏燕村位於龍馬鎮東部,與鳳凰村和培堰村相鄰,村內交通便利,村社道水泥路硬化達到社社通。全村轄4個社,共有常住人口1286人,常住戶口342戶,外來人口16人。全村總面積1486畝。以種植糧食為主,還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如花椒、海椒、南瓜、西瓜等蔬菜、水果。水產養殖200畝。養豬大戶4戶,養羊大戶2戶,養牛大戶2戶。

永紅村簡介

永紅村位於龍馬鎮西部,與鳳凰村和萬古村相鄰,村內交通便利,村社道水泥路硬化達到社社通。全村轄9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000人,常住戶口600戶。全村總面積5畝。以種植糧食為主,還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栽種核桃400餘畝。

鳳凰村簡介

鳳凰村位於龍馬鎮北部,與伏燕村、永紅村相鄰,村內交通便利,村社道水泥路硬化達到社社通。全村轄10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650人,常住戶口881戶全村總面積2860畝。以種植糧食為主,農村產業調整花椒1200畝,水產養殖380畝。

長河村簡介

長河村位於龍馬鎮東部,由原來的鎮江村與長河村合併而成,與高袁村相鄰,交通便利。全村轄8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060人,常住戶口640戶,外來人口100人。全村總面積2140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

視頻

仁壽龍馬鎮街拍:自由戀愛和相親哪種更受歡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