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50KWh儲能技術應用案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150KWh儲能技術應用案例福建泉州高速朋山嶺隧道50KW / 150KWh儲能技術應用案例,隧道動力費用開支在機電日常養護費用的占比達到50%以上,在保障隧道行車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降低隧道動力費用開支可採取的措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前景。朋山嶺隧道建設儲能系統,既可以利用峰谷電價差獲得經濟效益,還可以替代傳統隧道UPS電源系統作為隧道後備電源使用,且功能和穩定性較UPS電源進一步升級,可增強隧道供電穩定性。

福建隧道項目現場為隧道[1],冬暖夏涼,項目設備安放空間比較充裕,工況比較好,機房出口處安裝了空調,出口另一側上部安裝了排風扇。緊鄰出口處的溫度約為25度,即我們電池蔟的安裝位置。

江蘇金智競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江蘇金智科技、江蘇競泰清潔能源、四川航電微能源、華泰慧能四家公司投資組建而成。專注於儲能系統的集成及性能優化,主要業務有:區域能源的智慧化、高效化和實現用戶的能源自主選擇,用戶側儲能市場,配網側儲能市場,電源側儲能的應用開發,另外還積極探索虛擬電廠業務。

金智具備多年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運行經驗,涵蓋了智能發電、智能變電、智能配電、綜合能源服務、模塊化變電站、電力設計和總包等多個領域。以發電廠電氣自動化為起點,公司電廠快切、保護及ECMS系統多個產品在行業內占據重要地位;在智能變電站領域,全系列繼電保護、自動化[2]軟硬件產品涵蓋超高壓、高壓、中低壓等各電壓等級,並在國網、南網、大型企業用戶得到廣泛應用,是國網、南網重要供應商;在智能配網領域,配電終端、一二次融合設備、配電測試設備及系統、動模仿真系統等方面均處於國內較高水平;新一代綜合能源服務平台為綜合性園區及大型企業提供綜合能源系統解決方案、能效管理及一體化運維服務。

二、應用案例

1.項目概述

福建隧道項目經分析用電負荷和變壓器容量餘量,結合當地峰谷電價時間段,該項目可以2.5充放,增加收益。項目地址位於福建泉州環城高速,參與單位是江蘇金智競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儲能系統具有削峰填谷、延時用電、電能質量優化等特性,削峰填谷就是在電力處於「平」「谷」時段充電,電力位於「峰」時段放電,通過平滑用戶負荷曲線可以減少電力處於「峰」值時段的功率訂購額,實現減少以相對高價格購入電能的需求,降低總電費。當電網偶爾停電時,儲能系統可以作為後備電源為用戶持續供電。此外,通過儲能系統的安裝與應用能夠濾除來自電網的擾動,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電能質量控制裝置來改善重要負荷的供電質量。從節能減排角度來看,儲能系統在非峰負荷時段將低碳排放電源的電能轉移到峰荷時段使用,從而減少對高排放能源的消耗,有利於節能減排。

2.主要效益

應用方向:用戶側

運行方式:削峰填谷

應用前景:用戶側儲能。

核心技術:金智科技強大的EMS平台,基於其20年電力自動化背景。

經濟效益:8年回收成本。動力費成本方面。以朋山嶺隧道為例,經統計,30天充電約12390KWh,放電約11750KWh,30天總共收益約4560元,平均每日收益152元。以此測算,朋山嶺隧道儲能系統10年的運行在電費節省方面收益約50萬元。應急照明設備投入方面。系統投入後可取代50KVA UPS 1台,節省設備購置費及維護費合計約20萬元。

扣除本次儲能系統設備購置安裝投入成本約40萬元,朋山嶺隧道鋰電池儲能項目未來10年收益約30萬元,若我司隧道均部署該套系統,預計10年的經濟效益可達2000萬元。

在隧道停電時,儲能系統可完全替代UPS對隧道進行供電。目前隧道設計的應急照明模式續航時間為30分鐘,若投入儲能系統,完全可以開啟正常照明模式且續航時間可達3小時,為隧道提供更加可靠的行車安全條件。另外,儲能系統充分利用非峰負荷時段的電能,大大減少對高排放能源的消耗,促進節能減排。

三、技術要點

(關鍵技術描述,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技術、產品、軟件等)

根據隧道現場調研及記錄實時用電數據,在統計分析朋山嶺隧道用電負荷後,本次項目選用了50kW變流器、150kWh電池組,通過配備EMS控制器對電池充、放電時間及充放電功率進行調度,組成儲能控制系統。通過測算隧道用電負荷,變壓器有剩餘容量可以利用,在未改動隧道原有配電系統線路下,將儲能系統通過隧道預留的備用抽屜櫃併入至隧道配電系統。

四、應用前景

(行業前景、商業模式、推廣空間、問題挑戰等)

福建省屬於多山區域,隧道多且里程長,每年用於隧道照明方面的動力費成本相當高,本項目在隧道用電成本控制方面可成為全省的示範並在行業內推廣。同時,該系統採用高穩定性高用電轉換率的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介質,充分利用鋰電池優異的深度充放電性能、長久的循環壽命等特性,從鋰電池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新設備的投入成本將呈下降的趨勢,能進一步促進該技術的大範圍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