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907年6月2日:廣東惠州七女湖起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女湖起義

來自網絡的圖片

1907年6月2日:廣東惠州七女湖起義今天是2022年6月2日,115年前的今天發生了著名的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這是孫中山為推翻清朝發動的10次武裝起義之一。也是孫中山在惠州發起的第二次起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惠州七女湖起義的過程及歷史意義。[1]

1906-1908年,中國掀起了第一次武裝反清鬥爭的高潮,這波高潮的策劃者就是同盟會黨人。僅就1906年,同盟會黨人就先後策劃了七次武裝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就是其中的第三次起義。它也是同盟會初期承前啟後的一次會黨起義。

七女湖起義又稱「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舉事於1907年6月2日,是孫中山為了推翻清朝發動的10次武裝起義之一,距今113年(1907-2020)。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孫中山先派許雪秋至潮、汕運動,後遣黃耀庭、余紹卿、鄧子瑜三人從南洋返香港籌備惠州及陽江、陽春等地起義,計劃潮州、惠州同時起義,「以分清軍之勢」。黃耀庭曾參加惠州三洲田起義,任革命軍先鋒,英勇善戰,與惠州會黨素有關係。他三月下旬至香港領去活動費1200元,幾日後,得知香港警局留意他,急忙返回新加坡。孫中山說他犯畏葸病。余紹卿是兩陽(陽江、陽春)大盜,亡命至南洋,三月上旬至香港領了活動費1500元後潛入內地,一去杳無消息。於是,惠州起義之事僅由鄧子瑜謀劃主持。


鄧子瑜聯絡了歸善、博羅會黨首領陳純、林旺、孫穩等人,計劃在歸善、博羅、龍門分三路起事。按孫中山意圖,潮州「起義必須與惠州及欽、廉等地約定同舉,以便牽制清軍,萬勿孟浪從事,致傷元氣」。但四月十日(1907年5月21日)潮州黃岡祭神演戲時,候補守備蔡河宗部下在戲台前調戲婦女,逮捕三合會成員2人,激起群眾義憤,軍民發生衝突,情況緊急,潮州革命軍遂於十一日(5月22日)提前發動起義。

鄧子瑜得知黃岡起義猝發,即命陳純等人在惠州響應。光緒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1907年6月2日)上午,陳純、林旺、孫穩等人在博羅縣汝湖(今屬惠城區)墟上廟殺了十幾頭豬就地砌灶烹煮,派人到圩內和鄉村通知鄉民到上廟會餐。酒過三巡後,三合會首領、汝湖下寮村人陳純慷慨陳詞,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廷。人們拿着長矛、鐵耙、鐵叉、菜刀、鋤頭等加入義軍隊伍。當地扒船營勇抗拒,義軍斃其8人,盡繳其械。二十五日,攻泰尾,大敗清軍。二十七日至楊村,營勇悉敗走。二十八日向柏塘進發,清營勇拒戰,義軍殺哨弁一人,悉繳其營勇之槍,隨後分頭攻擊八子爺、公莊、橫瀝、梁化。歸善、博羅、龍門各處紛紛響應,聲勢大振,惠州「人心惶恐」,電省告急;歸善、博羅兩縣緊閉城門。惠州協統兩次派兵往御,均被擊回。兩廣總督周馥乃檄調駐惠各路營勇與東路巡防各營管帶洪兆麟、李聲振、吳鰲等率所部合力拒革命軍。又恐兵力不足,調新會右營守備中路巡防第十營管帶鍾子才赴援。時義軍200多人,在水口、橫瀝、三徑、蔗浦等處,攻勢甚銳,所向披靡。五月二日(6月12日),橫瀝巡防營管帶洪兆麟率部到八子爺,被林旺率義軍50人在山坳伏擊,洪中槍墜馬,死兩名護兵,傷者甚多。李聲振、鍾子才各部亦連戰敗北,省城為之震動。兩廣總督復電飭水師提督李准,移攻黃岡之師從汕頭往援惠州,順道由澳頭登陸。義軍與清軍鏖戰十餘日,聲東擊西,來去飄忽,清軍疲於奔命。此後,得知黃岡起義失敗,其他地方因準備不足,未能起義響應,原定接濟的槍械也不能如期到達,惠州義軍孤立無援,彈藥匱乏,遂拔隊至梁化墟附近村落,掩埋槍械,宣布解散。部分退避香港,大部退入羅浮山區。

惠州七女湖起義雖然在清軍的圍攻下很快失敗了,這次起義在辛亥革命史上的意義、作用及影響卻不可小視。孫中山在著作中曾幾次提到過丁未惠州之役,由此可見其對這次義舉之關注和重視。而中國民主革命家馮自由在論及此次起義時,則更以稱頌的口吻寫道:「是為革命史上最有名的惠州七女湖之役!」

「七女湖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革命時機尚未成熟,革命黨人只注重發動會黨,沒有廣泛、深入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惠城區方志辦原主任、市民協主席鄒永祥認為,七女湖起義意義深遠,它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還為1911年的辛亥革命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革命骨幹,積累了經驗。

中山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周興樑曾著文認為,七女湖起義清楚地反映出孫中山及其資產階級革命派同惠州天地會眾的密切互動關係,昭示着下層勞苦大眾將奮起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各地會黨踴躍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鬥爭,是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一大顯著特點。丁未惠州七女湖起義在這方面,可稱為典型性的範例——— 它的領導策動者鄧子瑜、陳純、林旺和孫穩,皆為會黨首領;其招軍榜文充滿了洪門會黨「反清復明」的內容;起義隊伍中的300多名將士,絕大多數是天地會的成員,廣東的會黨分子,可說絕大部分是來自於下層的勞苦大眾。

惠州七女湖起義一爆發,即引起了當時上海的 《時報》、《神州日報》及香港 《中國日報》等的關注和專門報道。這些對擴大同盟會的革命影響,無疑具有極好的宣傳作用。周興樑稱,當時的七女湖起義和同盟會在西南邊境發動的其他幾次起義一道,在推進辛亥革命運動方面取得了巨大明顯效果。[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