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21世紀個人破產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21世紀個人破產法》,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9755843。

法律出版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主管主辦,創建於1954年,是享譽業界的法律專業出版機構和法律信息提供商,連續多年保持我國法律圖書市場總體占有率、品種規模領先地位,創建至今出版圖書逾2萬種[1]。現年出版新書1200餘種,形成了以圖書出版為主,期刊出版、音像出版、數字出版、法文化創意設計等多種業務並舉的業務格局[2]

內容簡介

本書對個人破產現象、個人破產制度發展與改革以及個人破產法律政策從功能主義、法律變遷以應對社會需求、個人破產敘事、利益集團分析、民族文化價值觀和法律淵源等方面,進行了豐富而又生動的解釋,提請讀者關注個人破產法形成和改革的時機、路徑依賴和非預期後果在制度形成中的作用與漸進的結果。

首先,介紹了美國、法國、瑞典以及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個人破產法,分析了在2008年大衰退之後,國際金融機構如何更多地關注家庭債務對金融穩定的重要性以及個人破產法在提供重新開始機會方面的作用。個人破產法改革已經成為歐盟應對歐元區危機的一項舉措,歐盟還倡導統一個人破產法,以促進創業精神。其次,本書探討了這些發展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關於個人破產的國際新共識,以及其與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關係。*後,本書討論了個人破產法在國際上的興起究竟代表了進步,還是一項應對影響廣泛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之代價的權宜之計。

對於破產法及消費者保護法、金融法等學科領域的學者、立法者和相關專業人士,以及法科學生來說,本書是一本信息量極大、線索豐富、脈絡清晰的著作。作者用富有活力的表述,將宏大的敘事拆分並鑲嵌到不同的法域和歷史環境中,將深刻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社會科學理論寓於具體的規則觀察和偶然或必然的現象分析中,應用大量實證分析,從學者、立法者和司法者、執業者的不同角度出發,結合經濟學和法律社會學,進行了客觀而卓越的跨學科研究和比較法研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英]伊恩·拉姆齊(Iain Ramsay)

擁有英國愛丁堡大學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法律學位。1986~2007年,任加拿大約克大學奧斯古德霍爾法學院教授。2008年至今,任英國肯特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日本東京大學、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客座教授。菲耶索爾歐洲大學學院訪問學者。2000~2002年任加拿大個人破產工作組成員。

加拿大個人破產進行了開創性的實證研究。研究領域包括:消費信貸、破產(特別是個人破產)、消費市場監管、消費者法律及政策。撰寫了大量關於消費信貸、比較消費者破產的文章和著作,出版專著《消費者法律與政策——關於消費者市場規範的文本和材料》(2007年出版,2012年修訂再版),編輯、參編和撰寫了《全球視野下的消費者破產》等十幾部著作,在具有影響力的期刊和出版社發表70多篇專業論文以及著作的部分章節。

國際破產學會和美國法律學會成員。2001~2007年,任國際消費者法協會主席;2008年,任國際法協會國際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委員;2011~2013年,任世界銀行自然人破產問題工作組起草委員會成員;2014~2016年,任聯合國消費者保護準則修訂版金融服務工作組成員。曾應邀在多個國家就消費者法、政策和個人破產發表專題演講。

譯者簡介

劉 靜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個人破產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美國迪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高人民法院第四批研修學者。兼任北京市法律談判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規範制定委員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會理事。

多年來致力於個人破產法學的研究和中國個人破產法的立法推動工作。出版專著《個人破產制度研究:以中國的制度構建為中心》、譯著《英國公司和個人破產法》(合譯),主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中國法學會、四川省社科等省部級課題和橫向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