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的今天,人類首次發現宇宙射線源
![]() |
63年前的今天,人類首次發現宇宙射線源,1962年6月18日,美國射電天文學家賈科尼團隊用火箭攜帶X射線探測器研究月球的熒火現象時,意外發現了首個宇宙X射線源——天蠍座X-1。這一發現標誌着X射線天文學的開端。[1]
宇宙射線的早期研究
宇宙射線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1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維克托・赫斯通過高空氣球實驗,首次證明了宇宙中存在這種看不見的高能粒子。早期研究主要聚焦於太陽,而首次X射線觀測十分短暫,要麼在幾分鐘的火箭飛行中完成,要麼在平流層氣球中持續數小時。
天蠍座X-1的發現
1962年,賈科尼團隊在研究月球熒光現象時,與天蠍座X-1這一強X射線源不期而遇。它實際上是一顆從中子星伴星吸積物質的中子星。這一發現是20世紀60年代射電天文學的重要成就之一,也促使賈科尼向NASA提出建造X射線天文台的戰略計劃。
宇宙射線起源研究的新進展
近年來,隨着觀測技術的進步,人類在宇宙射線起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例如,我國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在天鵝座恆星形成區發現了一個巨型超高能伽馬射線泡狀結構,找到了能量高於1億億電子伏的宇宙線起源天體,認證了第一個超級宇宙線加速源。相關成果於2024年2月26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科學通報》上[2]。
參考文獻
- 移至 ↑ 63年前的今天,人類首次發現宇宙射線源,今日頭條,2025-06-18
- 移至 ↑ 我國科研人員國際上首次認證宇宙線起源,今日頭條,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