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十二經脈 (分類 十二正經)
    十二經脈,經絡分類名,亦稱十二正經。為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十二經脈是經絡學說的主要內容。 在人體經絡系統中,以十二經脈為主幹,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脈是運行氣血、調節陰陽的主幹,是粗大的,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相對來說是位於深層的。絡
    6 KB (1,344 個字) - 2021年3月24日 (三) 17:52
  • 奇經八脈 (分類 十二正經)
    奇經八脈,是指在十二經脈 (十二正經)之外「別道而行」的八條經脈,包括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在內。奇者,異也。由於奇經八脈的分佈不如十二經脈有規律,與五臟六腑沒有直接的屬絡聯繫,相互之間沒有表里關系,有異於十二正經,故稱其為「奇經」。又因其數有八,所以稱「奇經八脈」。 奇經
    10 KB (2,475 個字) - 2021年3月30日 (二) 17:52
  • 陽蹺 (分類 十二正經)
    陽蹺脈 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足太陽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上行,經下肢外側後緣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挾口角,到達眼內角。與足太陽經和陰驕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行與足少陽經會合於項後的風池穴。 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同時還有濡養眼目,司眼瞼的開合和下肢運動的作用。
    2 KB (375 個字) - 2021年4月11日 (日) 08:46
  • 陰維 (分類 十二正經)
    陰維脈 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其脈發於足少陰築賓穴,為陰維之郄,在內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小腹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於府舍穴,上會足太陰於大橫穴、腹哀穴,循脇肋會足厥陰於期門穴,上胸膈挾咽與任脈
    4 KB (928 個字) - 2021年4月11日 (日) 08:34
  • 任脈 (分類 十二正經)
    任脈是人體14條經脈之一,屬於奇經八脈,有著「陰脈之海」的稱號。 任脈與督脈相對且同出於胞中,督脈循行於後背正中線,而任脈則循行於前面正中線,督脈為「陽脈之海」而任脈為「陰脈之海」,任脈可以統率各陰經。 任脈,起於胞中,出於會陰部,向上循外陰毛際處,沿著腹部上行,直達咽喉部,向上沿著面頰進入目系。其
    6 KB (1,400 個字) - 2021年4月10日 (六) 14:20
  • 陽維 (分類 十二正經)
    陽維脈 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少腹側,會足少陽於居髎,循脇肋斜上肘上會手足太陽於臂臑穴,過肩前與手少陽會於
    5 KB (998 個字) - 2021年4月11日 (日) 08:30
  • 衝脈 (分類 十二正經)
    衝脈(又名沖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等篇。衝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為十二經脈之海,分佈最廣。上部「滲諸陽,灌諸精」;下部「滲三陰」,「注諸絡」。衝脈之名為「沖(衡)」,即說明其滲灌血氣的作用四通八達,遍及全身。因其作用的重要,故又稱血海和五臟六腑之海。《靈樞‧五音五味》還說:「
    5 KB (1,331 個字) - 2021年4月10日 (六) 14:19
  • 奇經八脈考 (分類 十二正經)
    《奇經八脈考》,明代李時珍著,為論述奇經八脈之專書。李氏參考歷代有關文獻,闡發《內經》之旨,對十二經脈 (十二正經)以外的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八脈循行路線和主治病證,進行了整理說明、考述訂正,並提出個人見解,這是對經絡學說之一大發展。 李時珍(1518-1593年),
    8 KB (2,052 個字) - 2021年3月24日 (三) 17:28
  • 天、百會、印堂、玉枕、風池等近50個穴位,對這些穴位進行如同針灸的刺激,可以促進頭部血流,疏通經絡。 4、針灸按摩。 針灸按摩可幫助打通任督二脈和十二正經。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顏
    8 KB (1,672 個字) - 2022年7月28日 (四) 10:10
  • 別絡,脈學名詞,指十二正經別走鄰經之絡脈。 中文名稱; 別絡 定義; 十二正經別走鄰經之絡脈 別絡,脈學名詞,指十二正經別走鄰經之絡脈,屬絡脈之較大者。十二經脈與任督脈二脈各有一別絡,再加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難經·二十三難》:"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心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3 KB (853 個字) - 2022年4月7日 (四) 13:53
  • 的威力。 經脈可分為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即: 十二正經: 手三陽:手少陽,手陽明,手太陽 手三陰:手少陰,手厥陰,手太陰 足三陽:足少陽,足陽明,足太陽 足三陰: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陰 奇經八脈:任脈,督脈,陽維脈,陰維脈,陽蹺脈,陰蹺脈,帶脈,沖脈 內功打通的是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需要額外書籍。
    5 KB (1,061 個字) - 2021年12月16日 (四)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