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時期竽還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10 KB (2,507 個字) - 2020年2月15日 (六) 09:06
  • 樂為漢名。《羯鼓錄》載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來曲。後被用作詞調的,許多據調名就可以斷定其為外來樂,如《望月婆羅門》原是印度樂曲,《蘇幕遮》本是龜茲樂曲。《胡搗練》、《胡渭州》等調,則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調來自南疆,如《菩薩蠻》、《八拍蠻》等等。部分曲調直接以邊地為名,表明其曲調來自邊地。《新
    48 KB (12,451 個字) - 2020年4月29日 (三) 12:41
  • 《虞美人邊風吹入龜茲樂》是一首現代詩歌,又稱新詩,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誌的新體詩。「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新詩在建立和
    5 KB (1,271 個字) - 2023年7月20日 (四) 18:26
  • 咽,卻很含着些荒涼的古意。」 唐段安節著《樂府雜錄》中說:「篳篥者,本龜茲也。亦名悲篥,有類於茄。」 唐代杜佑撰《通典》中說:「篳篥,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其聲悲。」 宋陳暘撰《樂書》中說:「篳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龜茲也。以竹為管,以葦為首,狀類胡笳九竅。……至今鼓吹教坊用之。以為頭管。」
    4 KB (981 個字) - 2020年5月5日 (二) 06:19
  • 級文物中有兩件文物出自新和(「李崇之印」與「漢歸義羌長印」)。這裡留下的文化,如張騫、李崇、班超、玄奘、絳賓、鳩摩羅什、林則徐及漢都護府、它乾城、龜茲樂舞以及電影《天地英雄》里的拓厥關,都是世界華人極為熟悉的文化。境內星羅棋布的古城遺址、石窟、烽燧、佛塔及等從不同側面反映出史前文明到公元前60年西漢
    20 KB (5,567 個字) - 2020年7月23日 (四) 14:55
  • 簫:紅竹製成,按音穿孔,由口唇處進氣吹奏,以指相壓相放成音調。 笛:橫吹竹管,七音全備。 笙:用長短不等的竹管、簧片等製成,音色圓潤,音調系指壓成音,獨具一格。 嗩吶:又稱「喇叭」、「龜茲樂」。古代,此樂從西域一帶龜茲傳到內地民間,故名。一般的音口部為銅製喇叭,後節配以竹節或木製音孔,並給吹奏進氣處,帶上所謂「咪咪」(俗稱嘴子),以定音
    21 KB (5,187 個字) - 2020年2月12日 (三) 10:09
  • 7年),吐蕃贊普遣使請婚,中宗許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景龍四年(710)春,吐蕃遣使迎公主入藏,中宗親送至始平(今陝西興平),贈以錦繒、雜伎百工和龜茲樂,命左衛大將軍楊矩持節護送至吐蕃,贊普為另築城居。金城公主入蕃30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間,唐、蕃雖曾進行過多的次戰爭,但由於金城公主的努力
    564位元組 (162 個字) - 2018年11月27日 (二) 13:39
  • 傑出的農學家魯明善著有《農桑衣食撮要》。 維吾爾族民間音樂從體裁上可分為木卡姆、民間歌曲、民間歌舞、民間器樂、說唱音樂、宗教音樂等,繼承了疏勒樂、于闐樂、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的的優良傳統。 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是一種包括歌曲、器樂曲和舞蹈在內的古典大曲形式,有喀什木卡姆、多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三種類
    41 KB (11,436 個字) - 2022年12月29日 (四) 05:10
  • 映。傳統民歌包括愛情歌、勞動歌、歷史歌、生活習俗歌等類別。但其精神實質基本上是"苦中作樂"。 傳統音樂的發展: 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繼承了古代西域的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疏勒樂、回紇樂和阿拉伯樂的藝術傳統,保留着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新疆各地的維吾爾民間音樂都融注了本地生活
    6 KB (1,905 個字) - 2021年7月18日 (日) 22:08
  • 古代西域維吾爾地區的龜茲樂久負盛名。玄奘周遊列國後在《大唐西域記》卷一中記載:「屈友國(即龜茲)管弦伎樂,特善諸國。」可想像維吾爾在西元4世紀時就創造出了如此燦爛的音樂文化並聞名世界。如果說「特善諸國」的龜茲樂是古代維吾爾音樂的典範,那麼現今流傳在新疆地區並與龜茲樂有淵源關係的維吾爾木卡姆則是今日得藝術瑰寶。
    11 KB (2,832 個字) - 2021年2月24日 (三) 22:11
  • 《歌唱解放軍》、《新疆好》、《彈起我的冬不拉》、《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流傳全國,影響極廣。 新疆音樂以維吾爾族民間音樂最享盛名。它繼承了古代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疏勒樂和于闐樂的藝術傳統,保留着濃厚的民族特色。由於地域的分隔,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新疆各地的維吾爾民間音樂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
    4 KB (878 個字) - 2021年7月15日 (四) 13:10
  • 雅致、細膩,與激越、粗放的秦腔形成鮮明對照。 它的高雅與民間流行的龜茲樂不同。龜茲樂是盛唐時由西域引進,因當時被宮廷認為是不入流的低俗音樂,對之不屑一顧。而在民間卻廣為流傳,至今風行不衰,無論誰家婚喪嫁娶都會用到它。水會音樂與龜茲樂不同,它的旋律委婉,清雅細膩,悅耳動聽,稱為細樂。經過一千三百多年的
    20 KB (5,421 個字) - 2020年2月29日 (六) 07:52
  • 晉,清商樂舞由於得到皇室的重視,日益發展,但在永嘉之亂(307年~312年)中,清商署的樂工舞人大部分流散。 永嘉之亂後,一部分清商樂傳入涼州,與龜茲樂相結合,成為西涼樂。另一部分清商樂隨着東晉政權傳到江南,促進了長江流域民間樂舞吳聲、西曲等的發展,產生了南朝的「新聲」。正如《舊唐書·音樂志》所說:
    16 KB (3,850 個字) - 2022年12月23日 (五) 06:45
  • 的內容。龜茲佛學家、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來到內地講譯佛經、著述佛學經文。東晉高僧經西域赴印度取經,著 有《佛國記》。回鶻文《彌勒會見記》是中國最早的誕生在西域的戲劇文學劇本。龜茲樂、高昌樂、疏勒樂等在隋唐 時期樂曲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樂曲外,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傳統樂器也傳入內地,成了唐代以及後世音樂演奏中的主要樂器。西域舞
    51 KB (15,082 個字) - 2022年5月18日 (三) 17:37
  • 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於此。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於龜茲。 唐初,龜茲與唐有交往,但仍附屬於突厥。634年(貞觀八年),龜茲、吐蕃
    4 KB (926 個字) - 2024年2月25日 (日) 09:48
  • 、電、多媒體等眾多高科技技術手段,從不同的角度來揭示阿克蘇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諸如多浪人生活場景、多浪木卡姆的幻影成像、翻譯家鳩摩羅什生平電子書、龜茲樂舞舍利盒三維立體成像、古城復原三維動畫、古代貨幣鑄造場景、集音罩等。通過形象直觀的陳展手段,讓觀眾在視覺、聽覺、視覺和互動參與等方面更直接、更生動地
    5 KB (1,304 個字) - 2020年6月20日 (六) 10:36
  • 《光聖樂》,玄宗所造。舞者八十人,戴鳥冠,穿五彩畫衣,雜糅《上元樂》、《聖壽樂》的內容,歌頌王業興盛。 以上八部曲,自《破陣樂》以下,皆擂大鼓,雜以龜茲,聲振百里,動盪山谷。《大定樂》加金鉦,惟《慶善樂》獨用西涼樂,最為閒雅。《破陣》、《上元》、《慶善》三舞,稍微變換服裝後,配以鐘磬,用來祭享郊廟
    16 KB (3,976 個字) - 2021年9月10日 (五) 09:31
  • 奏或伴奏之中。 起源於古代獵弓,具有古代樂弓向古代樂器發展的最初型式。 自東漢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後,曾在歷代宮廷中應用,隋唐用於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高麗樂和印度樂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古代器樂演奏家們「豎抱於懷中」、用「雙手齊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樂弓的痕跡,只
    48 KB (13,427 個字) - 2020年1月16日 (四) 11:15
  • 。到姑臧後,他將帶來的樂人舞伎和各種樂器編成一支龐大的樂舞隊,又將大量的龜茲樂曲加以改編,與河西地區的中原樂舞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後涼樂舞集曲調歡快、舞姿矯健的西域風格和輕盈柔曼、婀娜多姿的中原特色於一身,融人大量的龜茲樂舞成分,使手、眼、步、身變化無窮,形成了舞蹈語言相當豐富的獨特藝術風格。
    6 KB (1,454 個字) - 2021年9月10日 (五) 11:38
  • 於商人,以駱駝為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往來於絲綢古道上從事貿易活動;第二,伎樂,胡人演奏的樂器主要有琵琶、觱篥、箜篌、笛子、鈸等,這些樂器來自於西域龜茲樂系統,表演者或坐或立,甚至還有騎在駱駝上演奏的;第三,侍從或僕役,異域送入大唐宮廷或官府的胡人,技藝高者充當侍從,服侍於主人左右,低者則作為僕役;第
    4 KB (919 個字) - 2023年3月30日 (四) 10:34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