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篳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篳篥(拼音:bì lì,注音:ㄅㄧˋㄌㄧˋ),也寫做「觱篥」,名稱可能是由突厥語或匈奴語直接音譯過來。以竹或木做管,頂端有用蘆葦或麥秸做的簧片,管身開洞,豎吹。聲音高亢悽厲。

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經常使用的一種樂器,傳入中國後,經過改造,而嗩吶可能都是篳篥改造的產物。

篳篥是日本雅樂的傳統樂器。

名稱簡介

篳篥(bì lì),即觱篥。它的管身是木製的,上面開有八孔(前七後一)。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音。管也分大、中、小三種,以及雙管和加鍵管。大的管約33厘米長,中的24.5厘米長,小的18厘米長。大管比小管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管樂中常常用於領奏。

管的製造及演奏技術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經過改革的管,音域擴展為兩個八度又六個音,而加鍵管還能演奏十二半音,在合奏和獨奏中發揮了更大的效能。在樂隊中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鍵管。所謂雙管也就是兩支管並排扎結在一起演奏,口含兩個簧哨,雙手同時按兩管的音孔,而發出雙音,用於民族樂隊合奏與獨奏。

管子的音色響亮、清脆、個性強,音量大,模仿和表現力很強。這種樂器用途廣,多用於地方戲曲、民間管樂合奏、寺院音樂等。

文獻

《北史·高麗傳》:「樂有五弦、琴、箏、篳篥、橫吹、、鼓之屬,吹蘆以和曲。」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篳篥本名悲篥,出於邊地,其聲悲亦然,邊人吹之,以驚中國馬雲[1]。」

郁達夫《釣台的春晝》:「好夢雖被打破,但因這同吹篳篥似的商音哀咽,卻很含着些荒涼的古意。」

唐段安節著《樂府雜錄》中說:「篳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名悲篥,有類於茄。」

唐代杜佑撰《通典》中說:「篳篥,本名悲篥,出於胡中,其聲悲。」

宋陳暘撰《樂書》中說:「篳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龜茲之樂也。以竹為管,以葦為首,狀類胡笳九竅。……至今鼓吹教坊用之。以為頭管。」

詳解

篳篥,又稱悲篥、笳管、頭管、管子,是由古代龜茲(今新疆庫車縣)的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簧管樂器,這個樂器名稱就是從古龜茲語的譯音而來的。它在我國流行了兩千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有兩種:一種是八孔的,一種是九孔的,它是由古代龜茲的篳篥演變而成的。在新疆的許多石窟中都有篳篥的描繪。它是龜茲樂中的固有樂器。

從上面引文我們可以看出:篳篥最初是龜茲牧人的樂器,它同胡笳、角、笛一樣,經歷了由羊骨、羊角、牛角、鳥骨製作改用竹子製作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不過比起笳和笛來,篳篥的構造是比較複雜是在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篳篥比起角和笳來,有相同之點,如都是豎吹,都經過用羊骨、羊角等製作階段。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篳篥是有簧的,並且吸收了笛的指孔,只是外形上看,篳篥與笳比較近似,所以人們把篳篥又叫作笳管[2]

視頻

篳篥 相關視頻

篳篥,上千年歷史的民族樂器,還有多少人認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