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光岳楼

增加 29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天下名楼——运河古阁光岳楼.jpg|350px|缩略图|右|<big>天下名楼——运河古阁光岳楼</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1/806d2456c1844eac9860217137e6300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1312700_44065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光岳楼''',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光岳楼位于[[山东]]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全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最雄伟的木构楼阁之一。当时的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为了报时报警,用修城余木,建造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名“余木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工员外郎[[李赞]]与太守[[金天锡]]共登此楼,命名为“光岳楼”。光岳楼为四重檐十字脊过街式楼阁,通高33米,由墩台和4层主楼组成。总占地1185.42平方米。四层主楼筑于高台之上,全为木结构,方形带廊,共有金柱192根,斗拱200朵。光岳楼虽几经重修,其构件大部分是初建时的原物,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明清两代,许多过往的[[历史]]名人登临此楼,据说[[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5次登光岳楼,曾先后为光岳楼赋诗13首。
251,2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