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荭草

增加 4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荭草</big> ''' |- | [[File:2013102221231272231.jpg|缩略图| 居中|[http://lx-yy.com/images/upfile/2013102221231272231.jpg 原图链接][http://lx-yy.com/productshow.asp?id=1712 来自 黎想花奔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荭草 别称:荭草、红草、大红蓼、东方蓼、大毛蓼、游龙、狗尾巴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石竹亚纲 目:蓼目 科:蓼科 亚科:蓼亚科 |}
'''荭草'''原产我国和[[澳大利亚]],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喜阳光、温暖和湿润,耐瘠薄,不择土壤,在阴湿地成片野生。株高2—3m,茎直立,多分枝,密生长毛。叶大,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基部近圆形,全缘,被毛。花梗长,圆锥花序,长约9cm,顶生或腋生,软而下弯;小花密集,亮粉红或玫瑰红色,花期6—8月。果期8一l0月。播种法繁殖,于春天3—4月进行。荭草枝叶高大,疏散洒脱,是颇富野趣的庭园观赏植物,也可作插花材料。
==生长环境==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