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荭草

增加 2,09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分布范围==
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培植方法==
红蓼用种子进行繁殖。<br>
采种每年于秋季9-10月间,当红蓼的种子成熟时,及时进行采集。将种子去皮,阴干,然后贮存于密闭干燥处。育苗春季3月开始播种育苗。播种前,先深翻地,然后将地平整好。按行、株距为30-35厘米开穴,深约7厘米,每穴播种10粒左右,播种量9-15kg/hm2,覆盖2-3厘米厚的细土。播后施人畜粪水,盖上草木灰或细土约1厘米左右。以后每周喷洒透水1-2次。出苗后及时间苗,保持株距30厘米左右。
=== 栽培技术 ===
当红蓼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应及时匀苗、补苗,每穴有苗2-3株。生长期要中耕除草、追肥1次,至6月再进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若遇干旱,每周浇水1-2次,促使幼苗茁壮生长。
=== 病虫防治 ===
红蓼极少发生虫害,但褐斑病时有发生,为害其生长。<br>
褐斑病为害红蓼叶片形成病斑。病斑生在叶片两面,初为黄褐色小斑点,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3-6毫米。有时1片叶上有数10个病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1-2厘米的病斑,内部淡褐色而周边呈浓淡有差别的同心轮纹病斑,病重时病斑直径可达2-3厘米。病部出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病原称蓼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为害叶片的两面,该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6-31℃,最适相对湿度为98%-100%。<br>
防治方法:⒈秋末冬初清除病残体,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菌源。⒉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⒊发病初期出现枯斑时,可以选用甲托、三唑酮等常规杀菌剂防治。如果病情很严重,应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阿米西达药剂防治。
==主要价值==
气味:(实)咸、微寒、无毒。<br>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