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貝爾湖

增加 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貝爾湖''' (蒙古語:ᠪᠣᠶᠢᠷ ᠨᠠᠭᠤᠷ,中蒙胡都木文轉寫:Boyir naɡur,西里爾字母:Буйир нуур),“贝尔”蒙语意为“雄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常以动、植物名称命山、河、湖、泉名称的古老习惯为湖命名。和呼伦湖一样古代湖中盛产水獭,与呼伦湖稱为姊妹湖。貝爾湖古名“捕鱼儿-那兀儿”,译称“捕鱼儿海子”。那兀儿,蒙古语音译,意为“湖”。
蒙元时称“捕鱼海子”;波斯史学家拉施特“专纪成吉思汗祖先及成吉思汗”的《史集》中,称该湖为“捕鱼儿——那兀儿”;元史中称“杯亦列川”;明代时称“捕鱼儿海子”;清代时称“布雨尔湖”(清一统志)、“波依尔”(《朔漠方略》)、“贝尔诺尔”;(《蒙古游牧记》)、“布育尔鄂模”(《清康熙图》)。上述之蒙语“ [[ 诺尔 ]] ”、“ [[ 鄂模 ]] ”,其汉意均为湖。《黑龙江舆地图》称为“贝尔池”,在[[清朝]]至[[中華民国]]时期,由于中国北方边境不稳定,造成清政府对该地控制减弱,该地渐渐趋向于俄蒙地区的控制范围,从而渐渐演变成了今日偏向于俄语发音的“贝尔湖”。<ref>[http://brh.triph.cn/hotels# 贝尔湖景区]官方网站</ref>
== 地理生態 ==
</div>
贝尔湖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部 [[ 达尔滨湖 ]] ,贝尔湖主要集纳自东南流来的[[ 哈拉哈河]] 水而成,[[ 乌尔逊河]] 水从北面把它和呼伦湖连接在一起。貝爾湖東南有[[哈拉哈河]]注入,西北角有[[烏爾遜河]]與[[呼倫湖]]相通,故有呼伦贝尔一地的来历。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南部边缘, [[ 哈拉哈河 ]] 的尾闾, [[ 乌尔逊河 ]] 的上游,对两河水量的调节起重要作用。是中蒙两国共有湖泊,中国部分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境内。湖面呈椭圆形状,长40公里,宽20公里,面积608.78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5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在蒙古国境内。1962年中蒙在北京签订《中蒙边界条约》,两国边界正式确定,将贝尔湖93.4%都划给外蒙。贝尔湖是哈拉哈河和乌尔逊河的吞吐湖,为淡水湖。湖面海拔约583.90米,一般深度9米左右,湖心最深处可达50米以上。 湖水清澈,为沙砾湖床,是天然渔场,湖内盛产多种鱼类,主要有 [[ ]] [[ ]] [[ 白鱼 ]] [[ 红鳍鱼 ]] [[ 狗鱼 ]] 。其中鲤鱼以“大、肥、香”而负盛名。湖底以砂砾石为主,湖水矿化度为0.28克/升,pH值为8.2。盛产多种鱼类,湖周围为优良牧场。有雁岛,是百鸟天下。湖周围为优良牧场。
==參考文獻 ==
9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