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石窟寺

增加 3,3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北石窟寺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File:北石窟寺.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 北石窟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寺沟川村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包括寺沟、楼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鸨崖和石崖东台等5个部分,南北延续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与平凉市泾川县南石窟寺为同时代开凿,南北对应,故名。
<p style="text-indent:2em;">2019年11月5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检测岩体含水率。为应对石窟的风化、落砂等情况,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石窟周边环境和山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测,以制定合适方案对北石窟寺加以修复保护。
==基本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中文名称;北石窟寺
==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计北魏7窟、西魏3窟、北周13窟、隋63窟、唐209窟、宋1窟。另有壁画69.7平方米,碑刻8通,隋-清各代和墨书题记150方,建筑遗迹多处。
[[File:北石窟寺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165窟是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普贤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窟内塔基宋代重修,明窗两侧宋刻十六罗汉,窟门内外两壁留有许多宋、元、明墨书碑刻及题咏。此窟共有大型石雕造像23身,四壁还有千佛、飞天、乐人、佛传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内容相当丰富,是北石窟寺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有价值的洞窟。
==基本情况==
<p style="text-indent:2em;">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5千米处的楼底村一窟(简称北一号),其南1.5千米处的石道坡石窟,花鸨崖石窟,石崖东台石窟群等,南北延续3公里。现窟群面积为7500平米,窟院面积为5000多平米,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碑碣8通,壁画96.7平方米,题记150方。主要精华石窟集中在寺沟主窟群。此处有283个窟龛,密布在高20米,南北长120米的黄砂岩崖体断面上。代表洞窟有北朝的165号、240号窟和盛唐时期的32、222、263号窟。雕造内容极其丰富,其千姿百态的石雕艺术,浓缩了陇东汉唐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2]
[[File:北石窟寺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窟龛因崖面自然形态分为上下两层,以回廊石阶贯通,布局有制,层次分明。特别是165洞窟高达14米,深15.7米,宽21.7米,规模宏大,全国罕见。文物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其历史、艺术、科学、旅游价值很高。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这里背山面水,自然风景典雅秀丽。春天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夏日泉水叮咚,凉风习习;秋季霜叶烂漫,硕果累累;冬至瑞雪纷飞,幽静而壮观,人文景观独特。
<p style="text-indent:2em;">222窟为覆斗式顶,长方形窟,高6.10米,宽6.48米,深8.40米。窟内东壁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高4.05米,比例匀称,庄重质朴,雕刻技艺纯熟,为盛唐时期作品。南北二壁满开佛龛,计约60余个,龛内多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像,造型小巧玲珑,生动活泼,尤其是对肌肉和服饰表现得质感很强,堪称北石窟寺唐代造像中的上乘之作。32窟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壁长方形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其余各壁均开佛龛。据东壁龛内南侧阴刻铭文,知该窟开凿于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造像虽已断头残臂,但身躯优美,衣纹流畅,雕刻技艺高超,尤其是力士的肌肤,雕作不仅健美丰满,而且富有弹性,反映了唐代工匠们功力之深。263窟平面近方形、平顶。窟内东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二壁各雕三佛。除东壁造像保存完整外,南北二壁造像已毁或风化。窟内造像不仅造型准确,线条优美,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如佛的庄重,菩萨的虔诚和弟子的温顺,都被刻划得维妙维肖。
[[File:北石窟寺3.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65窟外景==
<p style="text-indent:2em;">北石窟寺与平凉泾川南石窟寺同时开凿,现存窟龛二百九十六个,石雕造像二千一百二十六身,碑碣八通,壁画六十九.七平方米,题记一百五十方。而165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洞窟,也是最为精美的洞窟。
==七尊佛像背后的谜团==
<p style="text-indent:2em;">有关专家说,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最初活动於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著游牧生活。西晋末年,拓跋部分为三部。西元三○七年,猗卢统摄三部,控弦骑士四十馀万。猗卢因帮助西晋抗击刘聪、石勒,被晋封为代王。西元三一六年,猗卢被杀。从此,拓跋部落四散,又陷於纷乱之中。西元三三八年,什翼犍即代王位。拓跋部「始置百官,分掌众职」,国家机构逐步完备,什翼犍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战争,虏掠数以百万计的牲畜和人口。西元三七六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什翼犍被杀,部落离散,馀众被分为二部。西元三八六年(魏登国元年),什翼犍之孙拓跋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File:北石窟寺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创建北石窟寺的奚康生北魏宣武帝时期的一名武将,能征善战。十几岁开始投身军队,东征西杀,由一名中下级军官,逐渐升到了封疆大吏,甚至成为北魏王朝的「救火队」,哪里有危机就被调到哪里。他担任泾州刺史的原因也是,泾州爆发了僧侣叛乱,地方部队不能控制局面,朝廷只好将奚康生调来。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专家认为,奚康生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所有的重大行动都是经过中央政府批准或者授意的。泾州作为北魏宣武帝胡太后的家乡,人们自然要照顾几分,而这位胡太后在中国历史上以崇信佛教而出名,显然奚康生修建石窟得到了胡太后的默许或者支持。否则,一个地方官吏不可能动用如此大的财力来进行石窟寺的修建。
[[File:北石窟寺6.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早在北魏初期,人们修建云冈石窟时,佛像就是按照北魏皇帝的几位祖先面貌雕凿的。还有人欲盖弥彰说「非是拜皇帝,乃礼佛而。」
<p style="text-indent:2em;">因此南北石窟寺的七佛,有可能就是按照北魏皇帝及其六位祖先的模样雕刻,这里其实就是,北魏皇室的家庙。
 
==北魏先祖==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北魏时,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开凿洞窟的热潮,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帝王将相。在北石窟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对七佛石造像的来历,还存有另外一种说法。
不论是南石窟寺,还是北石窟寺,其主体雕像都是七佛,这固然是当时社会的流行,但是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专家认为,奚康生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所有的重大行动都是经过中央政府批准或者授意的。泾州作为北魏宣武帝胡太后的家乡,人们自然要照顾几分,而这位胡太后在中国历史上以崇信佛教而出名,显然奚康生修建石窟得到了胡太后的默许或者支持。否则,一个地方官吏不可能动用如此大的财力来进行石窟寺的修建。
早在北魏初期,人们修建云冈石窟时,佛像就是按照北魏皇帝的几位祖先面貌雕凿的。还有人欲盖弥彰说「非是拜皇帝,乃礼佛而。」
 
<p style="text-indent:2em;">北魏从道武帝拓跋到宣武帝元恪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秉「皇帝即当今如来」之旨意,为北魏七个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则歌颂佛教历史,加强佛教正统思想的传播;二则讨好朝廷,歌颂皇帝功德,安抚民众,巩固北魏统治政权。
 
<p style="text-indent:2em;">因此南北石窟寺的七佛,有可能就是按照北魏皇帝及其六位祖先的模样雕刻,这里其实就是,北魏皇室的家庙。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b03920ze3j7|480|270|qq}}
</center>
<center>美丽北石窟寺</center>
 
<center>
{{#iDisplay:g07969lwt8m|480|270|qq}}
</center>
<center>甘肃北石窟寺</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