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石窟寺

增加 59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
[[File:北石窟寺.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北石窟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寺沟川]]村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包括[[寺沟]]、[[楼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鸨崖]]和[[石崖东台]]等5个部分,南北延续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与[[平凉]]市[[泾川]]县南石窟寺为同时代开凿,南北对应,故名。<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93f4d25e453c657?cota=4&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北石窟寺向往着善良世界] , 快资讯 2019-05-05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2019年11月5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检测岩体含水率。为应对石窟的风化、落砂等情况,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石窟周边环境和山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测,以制定合适方案对北石窟寺加以修复保护。
<p style="text-indent:2em;">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计北魏7窟、西魏3窟、北周13窟、隋63窟、唐209窟、宋1窟。另有壁画69.7平方米,碑刻8通,隋-清各代和墨书题记150方,建筑遗迹多处。
[[File:北石窟寺1.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165窟是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普贤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窟内塔基宋代重修,明窗两侧宋刻十六罗汉,窟门内外两壁留有许多宋、元、明墨书碑刻及题咏。此窟共有大型石雕造像23身,四壁还有千佛、飞天、乐人、佛传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内容相当丰富,是北石窟寺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有价值的洞窟。<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9dbd4473a3e73e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留存的最大的一处佛教寺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 , 快资讯 2019-05-18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240号窟是北石窟寺北周时期的代表洞窟。其三佛造像和菩萨的风姿,既继承了北魏以来秀骨清象的余韵,又是隋唐丰满富丽风格的先声,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从北魏向隋唐过渡转折阶段的造型风貌。
==名称由来==
<p style="text-indent:2em;">北石窟寺与[[甘肃]]省[[平凉]]地区[[泾川]]县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辉映,直线相距为45千米,故此石窟称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数代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窟区总面积1.7 万平方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碑刻题记150余方。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被誉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c93a80102xbcf.html 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庆阳北石窟寺] ,新浪网 2017-11-10 </ref>
==历史沿革==
<p style="text-indent:2em;">北石窟寺肇造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和南石窟寺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是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1959年被重新发现。1961年以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多次对石窟进行勘察、测绘和清理,1986年编辑出版《[[庆阳北石窟寺]]》一书。北石窟寺自重新被发现以来,政府多次拨款进行加固和维修,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造像的进一步风化。在加强管理和保护的同时,展开了对北石窟寺的深入研究。1963年,成立了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基本情况==
<p style="text-indent:2em;">专家们认为,222洞窟是盛唐时期开凿的,从历史记载来看,[[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在全国掀起一个大造佛寺的高潮。如果这尊佛像是依照某位女性雕凿的,那只能是武则天。整个中国历史上被雕成佛像的帝王并不是很多;而一般老百姓根本不会有这种资格;能称得上「细眉大眼」女性模样的帝王,只有[[武则天]]一人而已。基於这些,有人认为这尊佛像很大可能就依照武则天模样雕凿的,也就是武则天的化身。
[[File:北石窟寺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七尊佛像背后的谜团==
<p style="text-indent:2em;">有关专家说,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最初活动於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著游牧生活。西晋末年,拓跋部分为三部。西元三○七年,猗卢统摄三部,控弦骑士四十馀万。猗卢因帮助西晋抗击刘聪、石勒,被晋封为代王。西元三一六年,猗卢被杀。从此,拓跋部落四散,又陷於纷乱之中。西元三三八年,什翼犍即代王位。拓跋部「始置百官,分掌众职」,国家机构逐步完备,什翼犍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战争,虏掠数以百万计的牲畜和人口。西元三七六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什翼犍被杀,部落离散,馀众被分为二部。西元三八六年(魏登国元年),什翼犍之孙拓跋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File:北石窟寺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创建北石窟寺的[[奚康生]]北魏[[宣武帝]]时期的一名武将,能征善战。十几岁开始投身军队,东征西杀,由一名中下级军官,逐渐升到了封疆大吏,甚至成为北魏王朝的「救火队」,哪里有危机就被调到哪里。他担任泾州刺史的原因也是,泾州爆发了僧侣叛乱,地方部队不能控制局面,朝廷只好将奚康生调来。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
<p style="text-indent:2em;">整个十六国、北朝时期,人们都喜欢塑造七佛。佛教认为,一世一劫只有一佛出世教化众生。所以,七佛就代表著七世。有人认为,七佛的流行包含著当时社会上对祖先的追溯。而在佛教中认为,「七佛天中天,照明於世间」。佛经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说法教」,「照明於世间」,礼拜七佛还能解除众生的一切生死痛苦。
[[File:北石窟寺6.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七佛为北魏先祖==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北魏时,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开凿洞窟的热潮,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帝王将相。在北石窟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对七佛石造像的来历,还存有另外一种说法。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专家认为,[[奚康生]]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所有的重大行动都是经过中央政府批准或者授意的。泾州作为北魏[[宣武帝]][[胡太后]]的家乡,人们自然要照顾几分,而这位胡太后在[[中国]]历史上以崇信佛教而出名,显然[[奚康生]]修建石窟得到了胡太后的默许或者支持。否则,一个地方官吏不可能动用如此大的财力来进行石窟寺的修建。
[[File:北石窟寺6.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早在北魏初期,人们修建[[云冈]]石窟时,佛像就是按照北魏皇帝的几位祖先面貌雕凿的。还有人欲盖弥彰说「非是拜皇帝,乃礼佛而。」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