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字花科

增加 1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十字花科 ''' (学名:Brassicaceae,中文名译自旧称Cruciferae)为真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目的一科,是植物中最繁盛的科之一。有许多种 [[ 人类 ]] 食用的 [[ 蔬菜 ]] 出自本科,大约共有338个属,约3700种,原产自 [[ 北半球 ]][[ 温带 ]] 地区,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中国原产85属约360余种,另引种7属20余种。台湾有20属51种。由于十字花科的种属繁多,现除了东亚地区原产的种以外,其他的种属有不少到现在还未有中文译名,包括不少新拟定的种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常具有一种含[[黑芥子硫苷酸]] (Myrosin) 的[[细胞]]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辛辣气味,多数是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植株具有各式的毛,毛为单毛、分枝毛、星状毛或腺毛,也有无毛的。根有时膨大成肥厚的块根。茎直立或铺散,有时茎短缩,它的形态在本科中变化较大。叶有二型:基生叶呈旋叠状或莲座状;茎生叶通常互生,有柄或无柄,单叶全缘、有齿或分裂,基部有时抱茎或半抱茎,有时呈各式深浅不等的羽状分裂(如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通常无托叶。花整齐,两性,少有退化成单性的;花多数聚集成一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偶有单生的,当花刚开放时,花序近似伞房状,以后花序轴逐渐伸长而呈总状花序,每花下无苞或有苞;萼片4片,分离,排成2轮,直立或开展,有时基部呈囊状;花瓣4片,分离,成十字形排列,花瓣[[白色]]、[[黄色]]、[[粉红色]]、淡紫色、淡紫红色或紫色,基部有时具爪,少数种类花瓣退化或缺少,有的花瓣不等大;雄蕊通常6个,也排列成2轮,外轮的2个,具较短的花丝,内轮的4个,具较长的花丝,这种4个长2个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taradynamous stamen),有时雄蕊退化至4个或2个,或多至16个,花丝有时成对连合,有时向基部加宽或扩大呈翅状;在花丝基部常具蜜腺,在短雄蕊基部周围的,称“侧蜜腺”,在2个长雄蕊基部外围或中间的,称“中蜜腺”,有时无中[[蜜腺]];雌蕊1个,子房上位,由于假隔膜的形成,子房2室,少数无假隔膜时,子房1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个,排列成1或2行,生在胎座框上,形成侧膜胎座,花柱短或缺,柱头单一或2裂。果实为长角果 (siliqua) 或短角果 (silicula) ,有翅或无翅,有刺或无刺,或有其他附属物;角果成熟后自下而上成2果瓣开裂,也有成4果瓣开裂的;有的角果成一节一节地横断分裂,每节有1个种子,有的种类果实迟裂或不裂;有的[[果实]]变为坚果状;果瓣扁平或突起、或呈舟状,无脉或有1-3脉;少数顶端具或长或短的喙。种子一般较小,表面光滑或具纹理,边缘有翅或无翅,有的湿时发粘,无胚乳;子叶与胚根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有3种:(1) 子叶缘倚胚根或称子叶直叠(accumbent);(2) 子叶背倚胚根或称子叶横 (incumbent) ;(3) 子叶对折(conduplicate) 。
十字花科物种十字花科物种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常具有一种含黑芥子硫苷酸 (Myrosin) 的细胞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辛辣气味,多数是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植株具有各式的毛,毛为单毛、分枝毛、星状毛或腺毛,也有无毛的。根有时膨大成肥厚的块根。茎直立或铺散,有时茎短缩,它的形态在本科中变化较大。叶有二型:基生叶呈旋叠状或莲座状;茎生叶通常互生,有柄或无柄,单叶全缘、有齿或分裂,基部有时抱茎或半抱茎,有时呈各式深浅不等的羽状分裂(如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通常无托叶。花整齐,两性,少有退化成单性的;花多数聚集成一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偶有单生的,当花刚开放时,花序近似伞房状,以后花序轴逐渐伸长而呈总状花序,每花下无苞或有苞;萼片4片,分离,排成2轮,直立或开展,有时基部呈囊状;花瓣4片,分离,成十字形排列,花瓣白色、黄色、粉红色、淡紫色、淡紫红色或紫色,基部有时具爪,少数种类花瓣退化或缺少,有的花瓣不等大;雄蕊通常6个,也排列成2轮,外轮的2个,具较短的花丝,内轮的4个,具较长的花丝,这种4个长2个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taradynamous stamen),有时雄蕊退化至4个或2个,或多至16个,花丝有时成对连合,有时向基部加宽或扩大呈翅状;在花丝基部常具蜜腺,在短雄蕊基部周围的,称“侧蜜腺”,在2个长雄蕊基部外围或中间的,称“中蜜腺”,有时无中蜜腺;雌蕊1个,子房上位,由于假隔膜的形成,子房2室,少数无假隔膜时,子房1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个,排列成1或2行,生在胎座框上,形成侧膜胎座,花柱短或缺,柱头单一或2裂。果实为长角果 (siliqua) 或短角果 (silicula) ,有翅或无翅,有刺或无刺,或有其他附属物;角果成熟后自下而上成2果瓣开裂,也有成4果瓣开裂的;有的角果成一节一节地横断分裂,每节有1个种子,有的种类果实迟裂或不裂;有的果实变为坚果状;果瓣扁平或突起、或呈舟状,无脉或有1-3脉;少数顶端具或长或短的喙。种子一般较小,表面光滑或具纹理,边缘有翅或无翅,有的湿时发粘,无胚乳;子叶与胚根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有3种:(1) 子叶缘倚胚根或称子叶直叠(accumbent);(2) 子叶背倚胚根或称子叶横 (incumbent) ;(3) 子叶对折(conduplicate) 。果实为角果(有长角果和短角果),种子较小,无胚乳,表面光滑或有纹饰,边缘有时具翅。本科是一个单类型 [[ 花粉 ]] 的科。花粉粒一般具3沟,圆球形至近长球形;最长轴常为20~30微米,有时超过50微米。外层厚于内层,一般网状,单(或双)棒。有时具2沟,4沟皱,6皱,偶有不规则的花粉。 [[ 染色体 ]] 基数x=4~19。约 375属3200种,广布全球,主要分布北温带,地中海区域较多。中国产 95属425种,124变种和9变型,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西南、西北、东北山区和 [[ 丘陵 ]] 地带为多,平原和沿海地区较少。其中半脊荠属、蛇头荠属、宽框荠属、穴丝芥属、堇叶芥属、连蕊芥属、阴山荠属为中国的特有属。
本科有经济价值的许多蔬菜和油料作物( [[ 油菜 ]] ), 少数供药用、观赏和作饲料。
识别特征
 
植株具辛辣味。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分类==
==分类==
===生物分类===
[[ 双子叶植物 ]] 纲,五桠果亚纲,白花菜目(Brassicales)的一个大科,共338属,3,710种。一年、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基生叶莲座状,茎生叶互生,无托叶,单叶或羽状分裂。花两性,整齐;萼片4,分离,排成2轮;花瓣4,分离,有白、黄、粉红、淡紫、紫各色,排列呈十字形,上部开展,下部呈爪;雄蕊通常6,4长2短,称四强雄蕊,少数更多或更少,在花丝基部常具蜜腺;雌蕊1,子房上位,由2心皮组成,常有假隔膜分成2室,少数无假隔膜,则为1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数,生于侧膜胚座上,排列成1或2行。果实为长角果或短角果
,成熟时由下向上开裂或不裂,少数角果顶端具或长或短的喙。角果,种子有黏质外层,受湿则膨胀。
==代表植物==
该科主产蔬菜和油料作物,如 [[ 芸薹属 ]] [[ 萝卜属 ]] 等;药用植物如 [[ 菘蓝属 ]] [[ 蔊菜属 ]] [[ 糖芥属 ]] 等;观赏植物如桂竹香属、紫罗兰属、诸葛菜属等;其他有经济用途的属还有荠属、独荇菜属、菥蓂属(遏蓝菜属)等;本科植物中也有很多是蜜源植物。
该科最重要的是芥属(Brassica),约40种,皆产于旧大陆,包括甘蓝、芥菜及油菜类。甘蓝的一种──B. oleracea有许多园艺变种,如花茎甘蓝、 [[ 汤菜 ]] [[ 甘蓝 ]] [[ 花椰菜 ]] [[ 羽衣甘蓝 ]] [[ 球茎甘蓝 ]] 等。另有瑞典芜菁(B. napobrassica)及芜菁(B. rapa)。芸苔(B. napus)属油菜植物,叶子可做沙拉及牛饲料,种子可餵鸟及榨成菜籽油。白菜有北京白菜(B. pekinensis,即大白菜)、中国白菜(B. chinensis,即小白菜)两种。芥菜(B. juncea)的种子是调味品芥末的原料。B. campestris(有时被认为是芜菁)、白芥(B. hirta)和芥菜都可榨油。黑芥(B. nigra)的种子以前是芥末的另一原料,原产欧亚,已在北美归化成为广泛分布的杂草。萝卜(Raphanus sativus)是一种常见根菜,其变种鼠尾萝卜(R. sativus variety caudatus)的角果长而可食。坏血病草(Cochlearia officinalis,即药用辣根菜、药用岩芥)原产北美温带,为治疗坏血病的药物原料。叶带有柏油味,可做沙拉。辣根(Armoracia lapathifolia)是一种欧洲药草,其长硬的根可制辛辣调味料。羽叶播娘蒿(Descurainia pinnata)是广布于北美的一年生杂草,叶羽状,花黄色到白色。
该科的观赏植物包括岩生庭荠(岩生庭荠属〔Aurinia〕)、 [[ 香雪球 ]] (香雪球属〔Lobularia〕)、 [[ 屈曲花 ]] (屈曲花属〔Iberis〕)、 [[ 缎花 ]] (缎花属〔Lunaria〕)、含生草(含生草属〔Anastatica〕)、紫罗兰(紫罗兰属〔Matthiola〕)、墙头花(桂竹香属〔Cheiranthus〕)等变种。紫芥菜(Aubrieta deltoidea)是普遍栽培的岩石庭园花卉或沿边花卉。
===十字花科的代表种有===
[[ 独行菜 ]] ,一或二年生草木,产于 [[ 中国 ]] 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等地;生在路旁、沟边和杂草地上。欧、亚两洲也有分布。全草及种子供药用,种子作葶苈子用,主治水肿、咳喘,有利尿、祛痰的作用;全草清热利尿。 [[ 菘蓝 ]] ,二年生草本,原产中国,有栽培。根和叶供药用,根药名 [[ 板蓝根 ]] ,叶药名大青叶,清热解毒,主治多种炎症、流感,供工业用油。叶含菘蓝苷;植物有芥苷、新芥苷及氧化酶等;根含芥子苷、靛红、B-谷甾醇等。 [[ 菥蓂 ]] ,一年生草本,中国普遍分布,生于荒地或田野。亚、欧及非洲北部均有分布。全草和种子供药用,全草可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种子利肝明目;嫩苗和中益菊,也可作野菜;种子含油量28~34%,工业用油。种子含芥子苷、芥子油、卵磷脂、硫氰酸烯丙脂、 [[ 肌球蛋白 ]] 等,全草含 [[ 黑芥子苷 ]] [[ 维生素C ]] 等。 [[ ]] ,一或二年生草本,分布于温带地区,中国普遍分布。嫩株作蔬菜食用;带花全草及根供药用,清热凉血、止血、降压、利尿、消炎;根治结膜炎。全草含布枯苷、 [[ 胆碱 ]] 、多种 [[ 氨基酸 ]] [[ 肌醇 ]] [[ 生物碱 ]] 等。 [[ 葶苈 ]] ,一年生草本,广布于亚、欧、美三洲。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分布;生于山坡、田边、路旁草地。种子油供工业用。种子含脂肪油、白芥子苷和芥子碱。 [[ 蔊菜 ]] ,一年生草本,广布于中国各地;印度、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田野。全草药名江剪刀草,有止咳、平喘、解毒之效,主治慢性气管炎、肝炎等症;外用可治疮毒。全草含蔊菜素、蔊菜酰胺等。 [[ 紫罗兰 ]] ,两年或多年生草本,原产欧洲南部。中国大城市常有引种,栽于庭园花坛或温室中,花美丽,供观赏。用播种繁殖。 [[ 桂竹香 ]] ,两年或多年生草本,原产欧洲南部。中国各地有栽培,供庭园观赏用。种子油供工业用;花供药用,有泻下通经之效。花含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种子含墙花苷。 [[ 糖芥 ]] ,一或二年生草本,产中国东北、华北、江苏、陕西、四川等地;蒙古、苏联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田边、荒地。全草及种子有健脾胃和消食之效;主治心悸、浮肿、消化不良;种子清血热、镇咳、强心。全草含强心苷;种子含糖芥苷。 
1、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var.oleifera DC.
4、大白菜B. pekinensis Rupr.
5、 [[ 蓝B蓝]]B.oleracea L.var.capitata L.(包菜)
6、 [[ 花椰菜]](菜花) B. oleracea var. botrytis L. 和 [[ 西兰花]]
7、 [[ 蓝B蓝]]B. caulrapa Pasq.和榨菜B. juncea var. tamida Tsen et Lee
8、 [[ 卜Raphanus 卜]]Raphanus sativusl.
9、 [[ 诸葛 菜Orychophragmus 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O.E.Schul
10、菥蓂(遏蓝菜) Thlaspi arvense L.
715,2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