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非洲灰鹦鹉

增加 4,9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
 
'''非洲灰鹦鹉''',属于[[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非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这也使得它们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宠物鸟之一。主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分布于非洲。
 
==形态==
 
非洲灰鹦鹉[[体长33-41厘米]],[[体重480-560克]],[[平均寿命约50年]]。属于大型鹦鹉,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身体为深浅不一的灰色,脸部眼睛周围有一片狭长的白色裸皮;头部和颈部的灰色羽毛带有浅灰色滚边,腹部的灰色羽毛则带有深色滚边;主要飞行羽灰黑色;尾羽鲜红色;鸟喙黑色,虹膜黄色。幼鸟尾羽尖端带有黑色,虹膜为浅灰色,随着年纪渐长会变为黄色。尼日利亚地区的非洲灰鹦鹉体色一般较深。
 
雌雄分辨方法:从外观雄性的头形较阔大,眼角两侧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头形较窄小,眼圈较圆。有2个亚种:非洲灰鹦鹉指名亚种(Psittacus erithacus erithacus)身上羽毛逞银灰色,尾羽鲜红色,喙部为黑色;非洲灰鹦鹉提姆那亚种(Psittacus erithacus timneh)外表跟指名亚种近乎相同,但体形却明显较小,身上的银色羽毛则较深色,尾羽逞红褐色,喙部为粉肉色,性格较活泼,相比没那么害羞,模仿人语能力跟指名亚种不相伯仲[1]。
 
==栖息环境==
 
非洲灰鹦鹉通常栖息在低海拔地区及雨林。群居性,喜爱在近河流与湖泊边的树上或棕榈树上栖息,通常数只一起活动。非洲灰鹦鹉的人工繁殖在国际上非常成功,所以数量充足;但提姆那亚种则已面临绝种。[5]
 
该物种说话能力强,天资聪颖,智商高,以擅长模仿人语闻名。觅食的时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动,喜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有时也会至农作物田园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尤其是玉米田。非洲灰鹦鹉可以在长途跋涉中搜索果树,尤其在旱季会季节性迁徙。栖息时聚集大群,非常嘈杂,在休息和在飞行中都会发出嘎嘎的鸣叫、口哨声和尖叫声,除了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也发现这种鹦鹉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声音。饲养非洲灰鹦鹉要选用坚固的金属鸟笼,并有足够空间以供活动,同时亦要预备不同种类的玩具满足它们的好奇心并有助消磨时间,减低它们待在笼中的焦躁烦厌感,免得养成咬毛症。除了供给均衡营养的食物外,钙质的补充尤其重要,它们生性善妒,害羞,希望受重视,若长时间受冷落,无聊,感觉沮丧很容易导致拔毛症的心理病,所以应给予大量玩具及足够陪伴它们的时间。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西从几内亚比绍起,东到肯尼亚西部,分布国家包括安哥拉,科特迪瓦,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引进贝宁和多哥。
 
非洲灰鹦鹉繁殖期开始于3岁左右,繁殖季节因地而异,东非约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干燥季节。筑巢在离地面10-30米高的树洞内,通常一窝产2-3枚卵,偶尔4枚。孵化期28至30天,幼鸟刚孵出时只有14-16克重,5厘米长,约75-80天后羽毛长成,离巢期大约80天,圈养的非洲灰鹦鹉可以活到50岁。[6][7]
 
==生活习性==
 
该物种说话能力强,天资聪颖,智商高,以擅长模仿人语闻名。觅食的时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动,喜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有时也会至农作物田园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尤其是玉米田。非洲灰鹦鹉可以在长途跋涉中搜索果树,尤其在旱季会季节性迁移。栖息时聚集大群,非常嘈杂,在休息和在飞行中都会发出嘎嘎的鸣叫、口哨声和尖叫声,除了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也发现这种鹦鹉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声音。
 
饲养非洲灰鹦鹉要选用坚固的金属鸟笼,并有足够空间以供活动,同时亦要预备不同种类的玩具满足它们的好奇心并有助消磨时间,减低它们待在笼中的焦躁烦厌感,免得养成咬毛症。除了供给均衡营养的食物外,钙质的补充尤其重要,它们生性善妒,害羞,希望受重视,若长时间受冷落,无聊,感觉沮丧很容易导致拔毛症的心理病,所以应给予大量玩具及足够陪伴它们的时间[1]。
130,1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