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宝剑记

增加 7,9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宝剑记》 | 圖像 = [[ File:王继才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p1.music.126.net/2n7v2iXBuFNEdmCvna1OLA==/1773732157960895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12371.cn/2019/08/26/ARTI1566787151870691.shtml 图片来源]]]| 圖像說明 = 李开先撰传奇 戏曲 剧本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明代 戏曲|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变形金刚》<br />《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 <br /> 《阳光下的假日》}}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 '''《 宝剑记'''》是[[明代]][[李开先]]撰传奇剧本。
创作年 《宝剑记》是明 传奇中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戏曲 表作品。
传奇《宝剑记》今存有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原刊本,据以影印,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959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傅惜华、路工均有标点本《[[宝剑记]]》,分别见于《[[水浒戏曲集]]》第二集,古典 文学 体裁出版社1958年版及路工《[[李开先集]]》。<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6a9f01a620d067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李开先 传奇 《宝剑记》赏析]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12-13 14:01</ref>==基 信息==作品名称;宝剑记
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传奇剧本  作者;[[ 李开先]] ==宝剑记==
目录
1宝剑记
2故事梗概
折叠编辑本段宝剑记
豫剧大王陈素真先生《宝剑记》剧照
豫剧大王陈素真先生《宝剑记》剧照
【词语】:宝剑记
【注音】:bǎo jiàn jì
【释义】:传奇剧本。作者 [[ 李开先 ]] ,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是明代当时著名的诗人、学者,曾在朝廷中任职,官至太常寺少卿。该剧本取材于中国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但有所改动。林冲参奏高俅而被高陷害,被刺配沧州,最后逼上 [[ 梁山 ]] [[ 高俅子 ]] 谋占林妻张贞娘,贞娘出逃,在 [[ 白云庵 ]] 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将高俅父子送梁山军前处死,并招安梁山军。明代陈与郊有改编本,名《 [[ 灵宝刀 ]] 》。 林冲在本剧本中的形象与小说《[[水浒传]]》被动反抗的形象不同,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型英雄。他与高俅等人的斗争都是清醒、自觉而坚毅的。为了惩治奸佞,请求面见君王,体现了他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作品赏析==全剧二卷五十二出。叙写的是宋汴梁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它的故事情节、主旨与《[[水浒传]]》所写的具有很的大不同。[[李开先]]在《[[词谑]]》中曾提及小说《水浒传》,他看过此书,创作传奇时,便以此为依据。它虽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但其戏曲情节却有所不同。在小说《水浒传》中,因高俅之子高衙内见林妻张氏貌美,图谋霸占,设计陷害,步步威逼,林冲被迫无奈,手刃仇人,雪夜投奔梁山。而在传奇《宝剑记》中,作者有意作了改动,将林冲写成一个忠臣义士,把张氏写成一个孝妇贞妻。剧本的主旨正如作者开首曲《鹧鸪天》所言:“诛谗佞,表忠良,提真托假振纲常。古今得失兴亡事,眼底分明梦一场。”剧中写[[林冲]]对奸佞专权不满,曾两次奏本弹劾高俅、童贯等权奸,专权用事,败坏朝政,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这才触怒了高俅、童贯一伙,于是便设下宝剑计陷害林冲,让其误入“白虎节堂”,把高俅索观“宝刀”,易为“宝剑”。林冲以宝剑蒙冤,后因宝剑而夫妻团圆。并把高俅之子图谋林冲妻子张真娘一事,移到了林冲发配之后,从而突出了朝廷上的忠与奸、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林冲之母、张氏之舅、锦儿代主母殉节,均为增饰。小说写张氏殉节而死,传奇改为投奔梁山,入庵为尼。最后,林冲手刃高俅父子,以报仇雪恨,实为快事,亦为小说中所无有。这在明代[[严嵩]]专权的嘉靖朝,与作者人身遭受权奸迫害而罢职闲居是很有关系的,作者写此剧正是指斥当时的黑暗政治,抒发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既寄托了作者自身因遭受挫折而生的愤慨,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亲身体验,这无疑有着深刻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作品结尾处,依然以梁山义军接受朝廷招安为结局,在林冲身上渲染了浓厚的忠君色彩,这无疑是一缺憾,是作者受时代局限的结果。<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6a9f01a620d067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李开先传奇《宝剑记》赏析] 商业评论家,发布时间;2019-12-13 14:01</ref> 《宝剑记》中的人物性格很鲜明,文辞朴实无华,语言典丽而不雕琢。其中第三十七出描写林冲“夜奔”一场,写得很精彩,最为成功。全剧中,以主人公林冲的形象最为突出,着重描写了他爱国忧民的思想和行动。写出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复杂心理,抒发了“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悲愤情怀。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深刻细致地刻画了林冲“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的矛盾心理,以及功名未就,壮志难酬的英雄襟怀。剧中写张真娘的坚贞、高俅的凶狠,也都很出色。其他次要人物,诸如鲁智深、陆谦、富安等形象显得模糊,性格欠突出,远不如小说描写得成功。 剧中的唱词偏向于文雅工丽,但雕琢不深,尤其“夜奔”这一出戏,写得苍凉浑厚,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例如《沽美酒》曲词:“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哭号咷。拽长裾急急蓦羊肠路绕,且喜这灿灿明星下照。忽然间昏惨惨云迷雾罩,疏喇喇风吹叶落,振山林声声虎啸,绕溪涧哀哀猿叫。吓的我魂飘胆消,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庙。”这出戏,至今还经常在戏曲舞台上演出,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雪蓑隐者《宝剑记·序》对此剧评曰:“是记则苍老浑成,流丽款曲,人之异态隐情,描写殆尽,音韵谐和,言辞俊美,终篇一律,有难于去取者。”王九思《书宝剑记后》评曰:“至圆不能加规,至方不能加矩,一代之奇才,古今之绝唱也。”评价可谓高矣。此剧曲词绮丽典雅,世所称道,至对其音律,则多有所指摘。 明·吕天成《[[曲品]]》将《宝剑记》列为“具品”,评曰:“《宝剑》传林冲事,亦有佳处。自撰曲品名亦奇。此公熟于北剧,作此记,谓弇州曰:‘何似《琵琶》?’答曰:‘但当令吴下老曲师讴之,乃可。’”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将《宝剑记》列为“能品”,评曰:“《宝剑》中有自撰曲名。曾见一曲采入于谱,但于按古处反多讹错。且此公不识练局之法,故重复处颇多。以林冲为谏诤,而后高俅设白虎堂之计,末方出俅子谋冲妻一段,殊觉多费周折。李自负在康对山、王美陂之上,问王元美:‘此记何如《琵琶》?’王谓:‘公词之美,不必言,弟令吴中教师十人唱过,随腔字字改妥,乃可耳。’李拂然罢去。尚有《登坛》一记,未见。”祁氏之论欠公允,是有失偏颇之论。祁氏所云“末方出俅子谋冲妻一段,殊觉多费周折”,其实这恰好是作者的主旨所在,而并非重复、赘笔。李开先因熟于北曲而疏于南曲,曾为吴人所讥,但也不能无视其曲词之壮美,而且能自创曲名,其词曲不拘旧格,这也正是其优长。 此剧问世以来,历代搬演不衰。明万历年间,陈与郊将此剧改编为《灵宝刀》传奇。京剧、弋腔、徽剧、汉剧、湘剧、川剧诸剧种,均有《林冲夜奔》的剧目,子弟书有《夜奔》等。京剧曲目《野猪林》、昆曲剧目《[[夜奔]]》,至今上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ref>[https://www.360kuai.com/pc/9f1cebdd1a129c427?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宝剑记》虽然描写的是宋代故事,实际上对当时的政治有所指斥 ]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10-25 09:12大图模式</ref>==作者简介== 李开先(1502~1568) ,汉族,[[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二十年,目睹朝政腐败,抨击夏言内阁,被罢官。他壮年归田,“龙泉时自拂,尚有气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用,但又不肯趋附权贵,所以只能闲居终老。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唐宋派接近。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主张戏曲语言“俗雅俱备”,“明白而不难知”。<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430722576928307.html 《宝剑记》的原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18</ref>
林冲在本 于诗文之外,他对传奇、杂 、散曲及各种杂著无不瞩目。因此他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多方面的作品,其 的形象与小说 有文集 水浒 [[闲居集]]》, 奇《[[宝剑记断发记]]》,杂剧《[[园林午梦]]》《[[打哑禅]] 被动反抗的形象不同 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型英雄。他与高俅 曲论《[[词谑]]》 人的斗争都是清醒 ,还有散曲 自觉而坚毅的 杂著若干 为了惩治奸佞 嘉靖初年 请求面见君 李开先与 ,体现了他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慎中唐顺之、熊过、陈束、任瀚、赵时春、吕高等并称“八才子”
折叠编辑本段故事梗概林冲的妻 他不满“前七 为丈夫鸣冤,得到京城高官 ”所掀起 帮助 复古浪潮 林冲免除了死罪 而赞扬感情真挚 但仍被发配沧州。流放途中,押解 “随笔随心”“常言常意”而不加雕琢 差人根据高俅的指令,准备暗中害死林冲,林冲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及时赶到,将林冲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安全护送到沧州 民歌俗谣 高俅见阴谋再次失败,又派人到沧州纵火焚烧林冲看守的草料场。面对步步升级的迫害,林冲忍无可忍, 杀死高俅派来 用了很大功夫搜集和制作“士大夫所不道” 人,迫不得已投奔梁山,借来军队攻打京城 市井俗曲 最后皇帝下令赦免林冲的罪过,提升 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 官职,同时将高俅父子捆绑起来交给他处置。全剧借宋代故事 折反映宋代社会政治状况 小说 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雪蓑渔者在 终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写成传奇《登坛记》和 《宝剑记 ·序 中评价此剧,"足以寒奸雄之胆,而坚善良之心"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e51129acdc951cb?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李开先 《宝剑记》 问世以来 :只知忠君爱国 一直传唱 衰。《夜奔》一折 解附势趋时] 紫霜讲历史 更是成为百年来常演的昆曲著名折子戏。发布时间;2019-06-10 17:06</ref>
==参考资料=={{Reflist}} 词条标签[[Category:戏曲总论]][[Category:非物质文化遗产]]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