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宝剑记

增加 2,85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宝剑记》
| 圖像 = [[ File: 王继才1宝剑记1.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p1www.musickfzimg.126.netcom/W03/a8/2n7v2iXBuFNEdmCvna1OLA==77/17737321579608958a877787535761fb7757386d6fae3a45c_b.jpg 原图链接] [http://wwwbook.12371kongfz.cn/2019com/08222423/26568832989/ARTI1566787151870691.shtml 图片来源]]]| 圖像說明 = 明代李开先撰传奇戏曲 剧本作品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明代 戏曲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变形金刚》<br />《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 <br /> 《阳光下的假日》
}}
'''《宝剑记'''》是[[明代]][[李开先]]撰传奇剧本。 《宝剑记》 是明代传奇中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戏曲代表作品。
传奇《宝剑记》今存有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原刊本,据以影印,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959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傅惜华、路工均有标点本《[[宝剑记]]》,分别见于《[[水浒戏曲集]]》第二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及路工《[[李开先集]]》。<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6a9f01a620d067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李开先传奇《宝剑记》赏析]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9-12-13 14:01</ref>
==作品赏析==
[[File:宝剑记3.png|thumb|300px|有框|左|[http://i3.qulishi.com/static/2019/2/5c6a6acb2483b.png 原图链接][http://www.qulishi.com/renwu/likaixian/ 图片来源]]]
全剧二卷五十二出。叙写的是宋汴梁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它的故事情节、主旨与《[[水浒传]]》所写的具有很的大不同。[[李开先]]在《[[词谑]]》中曾提及小说《水浒传》,他看过此书,创作传奇时,便以此为依据。它虽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但其戏曲情节却有所不同。在小说《水浒传》中,因高俅之子高衙内见林妻张氏貌美,图谋霸占,设计陷害,步步威逼,林冲被迫无奈,手刃仇人,雪夜投奔梁山。而在传奇《宝剑记》中,作者有意作了改动,将林冲写成一个忠臣义士,把张氏写成一个孝妇贞妻。剧本的主旨正如作者开首曲《鹧鸪天》所言:“诛谗佞,表忠良,提真托假振纲常。古今得失兴亡事,眼底分明梦一场。”剧中写[[林冲]]对奸佞专权不满,曾两次奏本弹劾高俅、童贯等权奸,专权用事,败坏朝政,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这才触怒了高俅、童贯一伙,于是便设下宝剑计陷害林冲,让其误入“白虎节堂”,把高俅索观“宝刀”,易为“宝剑”。林冲以宝剑蒙冤,后因宝剑而夫妻团圆。并把高俅之子图谋林冲妻子张真娘一事,移到了林冲发配之后,从而突出了朝廷上的忠与奸、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林冲之母、张氏之舅、锦儿代主母殉节,均为增饰。小说写张氏殉节而死,传奇改为投奔梁山,入庵为尼。最后,林冲手刃高俅父子,以报仇雪恨,实为快事,亦为小说中所无有。这在明代[[严嵩]]专权的嘉靖朝,与作者人身遭受权奸迫害而罢职闲居是很有关系的,作者写此剧正是指斥当时的黑暗政治,抒发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既寄托了作者自身因遭受挫折而生的愤慨,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亲身体验,这无疑有着深刻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作品结尾处,依然以梁山义军接受朝廷招安为结局,在林冲身上渲染了浓厚的忠君色彩,这无疑是一缺憾,是作者受时代局限的结果。<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6a9f01a620d067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李开先传奇《宝剑记》赏析] 商业评论家,发布时间;2019-12-13 14:01</ref>
李开先(1502~1568) ,汉族,[[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二十年,目睹朝政腐败,抨击夏言内阁,被罢官。他壮年归田,“龙泉时自拂,尚有气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用,但又不肯趋附权贵,所以只能闲居终老。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唐宋派接近。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主张戏曲语言“俗雅俱备”,“明白而不难知”。<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430722576928307.html 《宝剑记》的原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18</ref>
 
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醉心于金元散曲及杂剧[[。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次年中进士。在户部[[云南]]司任主事,先后两次奉命运军饷去宁夏边防。曾针对边患严重、防务废弛的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澄清吏治、富国强兵,扫除边患的主张,但未引起朝廷的重视。嘉靖十三年,调任徐州监管粮仓。在任上大力整顿粮政,由于触犯宦官的利益,整顿受到抵制和破坏,最后以失败而千终。不久,调入吏部。先后任考功司主事、司勋司员外郎、文选司郎中等职,官至太常寺少卿。在世宗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四月皇家的宗庙发生了火灾。他作为太常寺少卿,因责被宰辅夏言劾,此年,即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他被正式免官,回到[[山东]][[章丘]]原籍闲居。李开先回乡后,在章丘绿原山与同乡好友结成“词社”,又组织成立“富文堂词会”。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其《[[闲居集]]》问世,收录诗词四卷、文章八卷。他还非常推崇民歌,认为“真诗只在民间”, 先后编刻《[[烟霞小稿]]》、《[[傍妆台小令]]》等民歌集。
 
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在户部任事。曾运饷金至[[宁夏]],目睹边防荒弛,外患严重,深有感触。归途经陕西关中,登门拜访当时削职家居的文学家[[康海]]和[[王九思]],为他们所赏识,自此缔交。自嘉靖十一至二十一年(1532~1542),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文选司郎中、太常寺少卿,并曾提督四夷馆。此一时期他和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人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他们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风,主张学习[[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曾巩,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文字平易朴实。他因抨击当时执的夏言和严嵩,揭露当时政治的腐败,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职,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建亭园,结词社,征歌度曲,搜集戏曲及民间文学作品。他利用当时民间小曲的形式,写成《[[中麓小令]]》100首,流传很广,[[王九思]]曾和了100首,合刻为《[[傍妆台百曲]]》。嘉靖二十六年写成传奇戏曲《宝剑记》。晚年他用金、 元院本形式写成《[[园林午梦]]》、《[[打哑禅]]》等6种,总名《[[一笑散]]》。还用民间流行的《山坡羊》小曲形式写成《市井艳词》一书。他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尤以戏曲为多,有"词山曲海"之称,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删定元人杂剧16种。<ref>[http://www.qulishi.com/renwu/likaixian/ 李开先--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 趣历史;</ref>
于诗文之外,他对传奇、杂剧、散曲及各种杂著无不瞩目。因此他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多方面的作品,其中有文集《[[闲居集]]》,传奇《[[宝剑记断发记]]》,杂剧《[[园林午梦]]》《[[打哑禅]]》,曲论《[[词谑]]》等,还有散曲、杂著若干。嘉靖初年,李开先与王慎中唐顺之、熊过、陈束、任瀚、赵时春、吕高等并称“八才子”。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