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士第

移除 73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生平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9月9日,周士第出生于广东海南岛乐会(今海南琼海)新昌村。7岁时读私塾,后入乐会县高等小学和琼崖中学。五四运动中被选为琼崖学生联合会干事,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7]
民国九年(1920年),周士第到该县第二区高等小学当教员。[7]
民国十一年(1922年),周士第赴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琼崖评论社"。[7]
大革命时期
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与
1
组建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
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起,周士第任铁甲车队副队长、队长,曾率队参加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商团及军阀叛乱、保卫广东革命政府及援助省港大罢工等斗争,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受到中共两广区委的高度赞扬。1925年11月担任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7]
民国十五年(1926年)4月起,周士第任独立团参谋长,5月随部作为北伐先遣队进军湖南,6月协助叶挺在安仁首战告捷,稳定了湘南战局,为北伐军主力开辟了前进道路。8月参与指挥曾参与指挥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尔后率部攻打武昌城。由于所部敢打硬仗,屡建奇功,被称为"铁军"。10月起任独立团(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3团)代理团长、团长。[7]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周士第率部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期北伐。后移师江西九江马回岭。[7]
土地革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周士第曾任上海抗日义勇军队长。[7]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福建事变后,周士第到蔡廷锴的第19路军参加反蒋活动,任第49师参谋处长、团长。同年底到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7]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周士第参加长征,先后任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指挥科科长、队长。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参谋长,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7]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周士第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7]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士第任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随部开赴晋西北,在雁门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7]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周士第转战冀中,参与指挥齐会战斗、陈庄战斗、黄土岭战斗等战斗。[7]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周士第参加百团大战,11月兼任晋西北军区(后改为晋绥军区)参谋长。[7]
民国三十年(1941年),周士第兼任抗大第7分校校长。[7]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贺龙、关向应去延安后,周士第主持军区工作,参与指挥春季反"扫荡",并取得田家会战斗的胜利。[7]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周士第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率部粉碎日军秋季"扫荡"。[7]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周士第因病回延安休养。[7]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初期,周士第兼任晋北野战 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晋北战役。[7]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周士第任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7]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周士第任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向西北进军,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和秦岭战役。11月率兵团主力分三路进军西南,连续解放汉中、广元、剑阁、江油、绵阳等40多座县城。[7]
建国之后
1950年2月,周士第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参与领导剿灭匪特和改造起义部队工作。同年10月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任司令员,亲自到东北地区和朝鲜战场进行实地勘察,参与指挥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7]
1955年,周士第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部长。[7]
1978年,周士第任总参谋部顾问。[7] 1979年6月30日,周士第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7]
1979年6月30日,周士第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 '''主要成就''' ==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