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允礽

增加 1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允礽 ''' ,幼名保成,[[a], 清朝 ]] 宗室、 [[ 康熙帝 ]] 嫡次子,亦为当时的 [[ 皇太子 ]] 。原名胤礽,后避其弟 [[ 雍正帝 ]] 之讳,改名允礽。允礽是清朝第一位享有公开 [[ 立储 ]] 的皇太子,亦是唯一一位康熙亲自公布天下拥有册封礼遇的皇太子。生母为康熙帝原配 [[ 皇后 ]][[ 孝诚仁皇后 ]][[ 赫舍里氏 ]] ,她是 [[ 辅政大臣 ]] 之首索尼的孙女, [[ 领侍卫内大臣 ]] 、一等公噶布喇之女,允礽为康熙帝诸皇子中出身最高贵者。胤礽于皇太子位长达36年之久,尔后康熙不再公开建储大典立皇太子,恢复旧有祖制以 [[ 遗诏 ]] 的形式立太子。[b] 胤礽病逝后,获雍正追封为 [[ 和硕理密亲王 ]]
==青年树敌==
胤礽14岁时,开始了与皇长子胤禔的高压关系。胤禔号称武力强壮,而胤礽在 [[ 文学 ]] 方面有些成果。形成习惯后,胤礽在每方面都要与胤禔交手与比较。到了20岁左右,因为“太子名分”的关系,成年皇子里几乎都不与胤礽往来;事实上,其他成年皇子已在背后,不断发动挑战胤礽储君地位的行动。
==太子被废==
===初废===
经过一系列的 [[ 政治 ]] 对抗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圣祖在巡视塞外返回途中,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召 [[ 诸王 ]] [[ 大臣 ]] [[ 侍卫 ]] ,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胤礽被圣祖以“不法祖德、不仁不孝”等罪被废黜太子身份。并且康熙谕示宣召:“从前索额图助 [[ 太子 ]] 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下狱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且皇太子胤礽生而克母(嫡后)孝诚仁皇后,此等之人古称不孝。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胤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谕毕,康熙痛哭,众臣皆叩头仆地。
==复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辛巳,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 ]] 复为皇太子妃,暂时解决了皇子争位的难题,但是“父子君臣”之间却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裂痕。
==再废==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康熙帝闻奏,胤礽与不正当人士接触,要不顾一切强行让康熙内禅,自己即位。圣祖听说后大怒,速归京师,并且先谴责时任步军统领的讬合齐、 [[ 刑部尚书 ]] 齐世武、 [[ 兵部尚书 ]] 耿额、都统鄂缮、迓图等,这就是著名的“沈天生案[c] ”。又将托合齐以沈天生案中贿罪判绞死(最后死于狱中,锉尸焚之),齐世武等人被判绞死,鄂缮夺官幽禁,迓图入辛者库守安亲王墓。[[d]。 皇帝 ]] [[ 储君 ]] 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圣祖决定再废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九月三十日,圣祖巡视塞外回 [[ 北京 ]] 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 [[ 皇太后 ]] ,著将胤礽拘执看守。”胤礽废黜幽禁于 [[ 紫禁城 ]] [[ 咸安宫 ]] 。十一月十六日,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 [[ 天地 ]] [[ 太庙 ]] [[ 社稷 ]] 。康熙亦命令严加禁锢幽禁皇长子胤禔于府第内。 ==参考文献==
247,7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