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大林主义

增加 2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斯大林主义'''(俄语:Сталинизм),实行斯大林主义的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狭义上是指一套以[[苏联]]1924~1953年间最高领导人,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约瑟夫·斯大林命名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以及按照他的思想理论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运行机制。其主要包括了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手段,建立起围绕某一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并以此来保持政府对全国人民的政治引导。斯大林主义也经常被作为极权主义、暴政的同义词。反共主义者称之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个词也经常被用来形容通过暴力打击(主张私有制经济的)持不同政见者,并对其实施监禁和杀害的社会制度。
斯大林主义模式是[[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曾被认为是正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他们认为反斯大林主义的路线就是修正主义路线。1953年[[斯大林]]死后 <ref>[https://www.peopleola.com/history/news/20200305/7c2832c94144bb7c.html 1953年3月5日 斯大林逝世],人民看点</ref> ,包括[[赫鲁晓夫]]在内的新任苏联领导人曾尝试摆脱斯大林模式未果。直至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出任总书记并实行经济改革前,苏联基本上保持的仍是斯大林模式。任内,[[戈尔巴乔夫]]开始重评斯大林,认为“必须粉碎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有关的一切东西”,同“斯大林主义的一切形式彻底决裂”。
==特点==
*文化思想的专制统治:党政府严密控制与官方思想相左的思想,并全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对[[思想文化]]领域实行集中领导。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部门对思想文化产品实行严格的审查和管制,要求全党和全体国民在思想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阶级为基础的暴力、清洗和流放 <ref>[http://www.doc88.com/p-7768761654072.html 深入剖析斯大林模式],道客巴巴,2013-11-09</ref> 。 ==参考文献==
[[Category:571 政治學各論]]
248,7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