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元成宗

移除 2,715 位元組, 5 年前
百科化 調整錯誤的語法
{{元朝皇帝信息框|名稱=元成宗<br />完澤篤汗<br />{{lang|mn|Өлзийт хаан}}|蒙古代數=6|元朝代數=2|畫像=[[File:YuanEmperorAlbumTemurOljeituPortrait.jpg|center|200px]]|說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成宗廣孝皇帝像|前任=[[忽必烈|元世祖]](薛禪汗)|繼任=[[元武宗]](曲律汗)|年號=[[元貞]]:1295年—1297年二月<br />[[大德 (元朝)|大德]]:1297年二月—1307年 |名諱=铁穆耳({{MongolUnicode|ᠲᠡᠮᠦᠷ}})|出生年=[[元世祖]][[至元 (元世祖)|至元]]二年[[乙丑]][[牛年]]九月五日<br />1265年10月15日|出生地=[[元中都]][[真金|燕王]]府<ref>《蒙兀儿史记》卷九《铁穆耳汗本纪》</ref>(1272年中都改名为[[元大都|大都]])<br />(今[[北京市]]境内)|逝世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丁未]][[羊年]]正月初八日(四十三歲)<br />1307年2月10日(42歲)|逝世地=[[元大都]]皇宫[[玉德殿]](今[[北京市]]境内)|在位=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登基=[[元世祖]][[至元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馬年]]四月十四日<br />1294年5月10日<br />[[元上都]]皇宫[[大安阁]]<br />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首都=元大都|尊號=|廟號=[[成宗]]|諡號=欽明'''廣孝皇帝'''|汗號=完澤篤可汗({{MongolUnicode|ᠥᠯᠵᠡᠶᠢᠲᠦ<br /> ᠬᠠᠭᠠᠨ}})|陵墓=[[起輦谷]]|宗教信仰=[[藏傳佛教]]|父親=[[真金]]|母親=[[闊闊真]]|皇后=[[弘吉剌·失憐答里]]<br />[[伯牙吾·卜魯罕]]|繼妃=|兄弟=|姊妹=|嫡兄弟=|嫡姊妹=|庶兄弟=|庶姊妹=|同胞兄弟=|同胞姊妹=|異母兄弟=|異母姊妹=|皇子=4人|皇女=3人|養女=|注釋=}}{{Contains Mongolian text}}'''元成宗铁穆耳''' ({{mong|m=ᠲᠡᠮᠦᠷ|Ppp=Temür|k=Төмөр}};<ref>蒙古语意思是“铁”。</ref>{{bd|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catIdx=T鐵}}) ,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在位,在位14年。[[元世祖]]孙、太子[[真金]]第三子。清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特穆爾'''<ref>清刊元史、清修续资治通鉴所译。</ref>,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語]]号'''完澤篤可汗''' ({{mong|m=ᠥᠯᠵᠡᠶᠢᠲᠦ<br /> ᠬᠠᠭᠠᠨ|k=Өлзийт хаан|Ppp=Öljeyitü Qaγan}}) 。<ref name="shi">《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可汗。”</ref><ref>「完澤篤」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吉祥、福壽」。</ref>
== 生平 ==
== 四大汗国重新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 ==
[[File:Mongol dominions1.jpg|thumb|right|300px|元朝和四大汗国疆域圖(1300年)]]
[[大德]]五年(1301年)秋,元军与[[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和[[察合台汗国]]的[[笃哇]]会战于金山附近的[[铁坚古山]]。元军先败海都。笃哇后至,两军再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受到重创。海都、笃哇在会战中负伤,海都于1302年去世。
1301年的[[铁坚古山]]之战对于元与西北宗藩的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1302年海都去世,到了大德七年(1303年),笃哇扶立[[察八儿]]为窝阔台兀鲁思汗。笃哇暗中向元朝驻守在哈剌和林边境的安西王[[阿难答]]派出使臣,向元成宗表示臣服,请求朝廷罢兵。成宗同意约和。获得元廷支持后,笃哇与察八儿等聚会,到会诸王一致认识到,与朝廷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是“自伤祖宗之业”。
[[File:OljeituToPhilippeLeBel1305.jpg|thumb|right|1305年[[蒙古帝国]][[伊儿汗国]]君主[[完者都]]给[[腓力四世 (法兰西)]]的信,印章为『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元成宗赐给伊儿汗国君主的印章有『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和『王府定國理民之寶』,被伊儿汗国当做国玺使用。]]
大德七年(1303年)秋,笃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儿]]约和使臣到达元廷。元廷与西北诸王达成和议,西北诸王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设驿路,开关塞。自从1260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以来,元朝西北边境的战火终于基本平息,元朝的宗主地位得到[[四大汗国]]的正式承认。<ref>[[四大汗国]]中的[[伊儿汗国]],自[[旭烈兀]]立国之日起,就一直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ref><ref>“四大汗国重新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的内容,系根据韩儒林《元朝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中第六章关于元成宗的内容,第八章关于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内容,以及第十章关于钦察汗国、伊儿汗国的内容,进行整理后编写。</ref>
接着,他们又联合遣使到[[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王庭,大德八年(1304年)秋,伊儿汗[[完者都]]在木干草原会见钦察汗[[脱脱]]的使臣,西北四大汗国彼此之间的约和也至此完成,整个[[蒙古帝国]]境内再次迎来了和平。<ref>1260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蒙古帝国]]分裂后,[[四大汗国]]因为利益的原因彼此之间也多次发生战争。</ref>
{{元朝歷史事件}}
== 家庭 ==
{{S-end}}
{{蒙古帝國大汗}}
{{元朝皇帝|本人=鐵穆爾 |时间 =1294年—1307年 |之前=祖父世祖[[忽必烈]] |之后=侄子[[元武宗|武宗]]海山 }}
[[Category:蒙古帝國大汗]]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