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石器

增加 20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石器 ''' 是以 [[ 石头 ]] [[ 原料 ]] 制成的 [[ 工具 ]] ,是 [[ 人类 ]] 最早使用的 [[ 生产工具 ]] 。在 [[ 考古学 ]] 上,人类使用石器的时期称为 [[ 石器时代 ]] 。石器主要分为打制和磨制两大类。石器的制法和形状常常作为判断 [[ 遗迹 ]] 年代和文化性质的主要标志。
==原料来源==
古人类一般选用质地比较坚硬的 [[ 矿物 ]] 作为原料,如 [[ 火石 ]] (燧石)、 [[ 石英 ]] 等<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0001577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石器],知乎专栏 ,2017-10-10</ref>。这些原料主要通过采集、开采、交换等手段获得。
==发展过程==
*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石器比较简陋,一般将天然 [[ 砾石 ]] 加以 [[ 敲击 ]] ,然后再稍作加工。形状不规则,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 
*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石器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有很大提高,加工也比较精细。
 *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石器已经出现了 [[ 穿孔 ]] [[ 磨光技术 ]] 。 * [[ 新石器时代 ]] :这时出现了磨制石器。 *近现代:十九世纪, [[ 欧洲人 ]] [[ 太平洋 ]] 西部 [[ 加罗林群岛 ]] 中的一个 [[ 雅蒲岛 ]] 发现当地人仍然使用石制 [[ 货币 ]] ,称之为 [[ 雅浦岛石币 ]] ,这种石币表面十分光滑,布满 [[ 图案 ]] ,可见当时已独自发展出良好的 [[ 雕刻 ]] 技术。
==石核石器==
也称砾石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以剩下的石核作为工具来使用。 [[ 丁村遗址 ]] 的三棱大 [[ 尖状器 ]] 系从两面或三面交互打击加工,使之成形。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砾石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砸器,在砾石周缘加工,则成为圆形的 [[ 石球 ]] ,但以上的用途分工并不明显。图片为手持器。
==石片==
指从石块上打下的石片加工而成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状器等。刮削器是在石片的一边或多边加工。由于刃部的加工部位以及形式的不同,有短刮削器、长刮削器、圆刮削器、刃刮削器等。尖状器是沿石片相邻的边加工成锐尖,以利于刺割。其他像桂叶顺、 [[ 矛头 ]] [[ ]] [[ 武器 ]] 的出现时间稍晚,大都是从两面细致加工,也属于这一类器形的范畴。雕刻器系在石片尖端打成垂直的短刃,可用来雕刻骨角器及其艺术品。两端器出自砸击法的石片,两端的打击的痕迹,为 [[ 北京人 ]] 文化的典型遗物。此外,在石片两侧打缺口的粗糙 [[ 石刀 ]] ,则是新石器时代 [[ 仰韶文化 ]] 的收割工具。据推测, [[ 人类 ]] 形成的过程中,在长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块来获取 [[ 食物 ]] 和防卫时,偶尔发现用砾石摔破后产生的锐缘来砍砸和切割东西比较省力,从而受到启示,便开始打击石头,使之破碎,以制造出适用的工具。
==出土石器==
===神像飞鸟纹琮新石器===
[[ 上海 ]][[青浦区| 青浦 ]][[ 福泉山 ]][[ 良渚文化 ]] 墓葬出土的神像飞鸟纹 [[ 玉琮 ]] ,湖绿色,玉质晶莹,有透光性。在琮体四面分别琢出一组神人兽面纹,即良渚先民崇拜的 [[ 神像 ]] 。其四角有四只飞鸟,为神像的使者。玉琮是史前时期祭典和敛葬的重要 [[ 礼器]]<ref>[https://new.qq.com/omn/20190208/20190208A08GMC.html 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四、五千年前良渚居民祭祀神祇祖先的重要礼器],腾讯网,2019-2-8</ref>。 
===新石器玉琀===
[[ 玉琀 ]] 是人骨口中发现的一种 [[ 玉器 ]] ,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 [[ 崧泽文化 ]][[ 遗址 ]] 中。此琀造型简洁,呈鸡心形。中穿一大孔,是以管钻从单面钻成。通体琢磨精致。
==参考文献==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