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鲁迅艺术学院

增加 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鲁迅艺术学院.png|350px|缩略图|右|<big>鲁迅美术学院</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3/9ca071a36fc14afb8f0aa7f913646f82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24268456_19163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鲁迅艺术学院 ''' ,简称鲁艺,是一所艺术学院。在1938年 [[ 中国共产党 ]] [[ 延安 ]] 创办鲁迅艺术学院,为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
==简介==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 [[ 抗日战争 ]] 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 [[ 艺术 ]] 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是老延大合并时的八所院校之一,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
学院1996年恢复重建后,继承和发扬老鲁艺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坚持“双百”方针,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院训,本着稳定规模、规范管理、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本目标,弘扬主旋律,努力将地域 [[ 文化 ]] 特色与艺术发展趋势相融合,坚定不移地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 [[ 思想政治教育 ]] 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荣获 [[ 延安大学 ]]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沿革==
1938年2月, [[ 毛泽东 ]] [[ 周恩来 ]] 、林伯渠、 [[ 徐特立 ]] 、成仿吾、艾思奇、周扬联名发表《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指出“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已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创立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在延安举行,设 [[ 戏剧 ]] 系、 [[ 音乐 ]] 系、 [[ 美术 ]] 系3个学系。第2届起增设文学系,共4个学系。初期学制九个月;后期学制三年。附设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校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就是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
鲁艺在延安七年,培养了五届学生(其中文学系四届)685人。其中 [[ 文学 ]] 系179人、戏剧系179人、音乐系192人、美术系147人。
==著名人物==
[[ 茅盾 ]] [[ 冼星海 ]] 、艾青、 [[ 何其芳 ]] 、张庚等文学家、 [[ 艺术家 ]] 曾在这所学校教书。 [[ 贺敬之 ]] [[ 罗工柳 ]] 、冯牧、李焕之、郑律成、成荫、 [[ 陈强 ]] 等文艺工作者是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李焕之等还留在母校教书。
110,9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