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司禮監

增加 2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司禮監.jpg|260px|缩略图|右|<big>司禮監</big>[https://www.23txt.com/files/article/image/44/44165/44165s.jpg 原图链接][https://www.23txt.com/files/article/html/44/44165/ 来自 天籁小说 的图片]]]
'''司禮監''',是[[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由於明代[[胡惟庸]]案廢相後,皇帝需要另一套內廷機構輔助處理政務,因此宦官權力上升。司禮監主管皇帝文書、印璽、宮內禮儀等業務,後因[[明朝内阁|明朝內閣]]制度的確立,獲得參預機務,代皇帝“[[票拟|批紅]]”的權力,遂上升為「十二監」之首,成為內廷權力最大之機構。司禮太監雖僅具有外朝四品之級別 <ref>[https://www.sohu.com/a/232479304_628936 司礼监太监到底是几品官,六部尚书为何都要点头哈腰?] ,搜狐, 2018-5-22 </ref> 。著名宦官[[王振]]、[[尚铭]]、[[馮保]]、[[劉瑾]]、[[魏忠賢]]等皆曾任司禮監之主管。
==歷史==
==地位==
明代內廷十二監為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御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除十二監外另有四司八局,四司為惜薪司、寶鈔司、鐘鼓司、混堂司;八局為兵仗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麵局、司苑局、銀作局、浣衣局。十二監、四司與八局合稱內廷「二十四衙門」 <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HLEF8EN0514HJJJ.html 内阁与宦官——明朝皇帝的左膀右臂],网易, 2019-6-14 </ref> 。除專司清洗內廷[[衣物]]、便器的浣衣局外,其餘二十三單位皆設於[[皇城]]內。
因司禮監掌管機要,能對[[皇帝]]決策及朝政產生重要影響,遂上升為內廷諸宦官衙門之首。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常被時人比作內閣首輔、群輔,在其他衙門任職的[[宦官]]見到司禮太監必叩頭[[称谓|稱呼]][[上司]]。原歸屬內官監的選拔考核宦官的職權,也被司禮監侵奪。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