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直布罗陀海峡

增加 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直布罗陀海峡.jpg|310px|缩略图|右|<big>直布罗陀海峡</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4/5a07a8e3de24490c999b07d465d64ea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36090908_35397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直布罗陀海峡 ''' 位于 [[ 西班牙 ]] 最南部和 [[ 非洲 ]] 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千米;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 [[ 摩洛哥 ]] 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4千米。“直布罗陀”为英文译名。
==概况简介==
直布罗陀一名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对外发动了 [[ 阿拉伯 ]] 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穆萨·伊本·努塞尔统率阿拉伯军队入侵 [[ 北非 ]] ,一直打到今摩洛哥西海岸,占领了重要港口丹吉尔,并任命其部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kibnziyad)为丹吉尔总督。711年,齐亚德奉努塞尔之命,率7000精兵横渡海峡,在7月19日强行登陆,站在如今的直布罗陀巨岩上指挥作战,击溃了10万西班牙守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典范。随后齐亚德下令在登陆处修建一座城堡。为纪念这次渡海作战的胜利, [[ 城堡 ]] 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海峡因此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英文译名为“直布罗陀”。
==地理位置==
直布罗陀海峡 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Trafalgar) (Trafalgar) 角与南部的斯帕特尔(Spartel) (Spartel) 角之间,宽43千米;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 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 正东的阿科(Acho) (Acho) 山之间,宽23千米。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 [[ 地中海 ]] 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 (levanter) 风。从 [[ 大西洋 ]] 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米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征。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 [[ 航海家 ]] 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导航路。
直布罗陀海峡   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 [[ 国家 ]] 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 [[ 南欧 ]] 、北非和 [[ 西亚 ]] 的重要航道<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5/00/36014377_585713799.shtml 直布罗陀海峡有什么重要的地理意义?],个人图书馆,2016-08-25</ref>。
==战略地位==
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ref>[https://www.d1xz.net/wenhua/chengshi/art250837.aspx 地中海大西洋重要门户 直布罗陀海峡], 第一星座网,2018-02-07</ref>。位于西班牙 [[ 伊比利亚半岛 ]] 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英国的直布罗陀南岸为摩洛哥。全长约90千米。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达等 [[ 港口 ]] 。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 [[ 海峡 ]] 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仅13千米,海峡东端介于 [[ 直布罗陀 ]] 市和阿尔霍山之间;中段介于马基罗和锡雷斯之间,宽22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介于特拉法尔加角和斯帕特尔之间,宽43千米。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视频==
58,3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