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波罗11号

增加 13,86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阿波罗11号 |圖片 = File:U2727P2DT2012082616531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阿波罗11号
|圖片 = [[ File:U2727P2DT2012082616531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11%E5%8F%B7&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11%E5%8F%B7&ancestor=list&cmsid=5e89ff8d599f5d2a2cdc4f8f0cb7d3aa&cmras=1&cn=0&gn=0&kn=34&crn=0&bxn=20&fsn=114&adstar=0&clw=249#id=c7b1ec6f3e2586346bfab7d4b6518c1e&currsn=0&ps=74&pc=74 原圖鏈接][http://tech.sina.com.cn/d/2012-08-26/16477546947.shtml 来自新浪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美國
| 别名 =
| 職業 = 宇宙飞船
| 知名原因 =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 知名作品 =
}}

'''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的[[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ref>[https://www.ednchina.com/news/19690716Apollo11%20.html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电子技术设计网,2018-07-16</ref>

中文名称:阿波罗11号

外文名称:Apollo 11

概述: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

意义: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主要任务:使人类登上月球并开展月面活动

飞船结构:指挥舱-服务舱-登月舱

==计划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在[[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太空技术方面一直落在苏联后面,因而美国制订了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加紧了从事人类登月方面的研究与实验。为了阿波罗计划的早日实现,美国方面动员了四十多万人、约2万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一百二十多所大学参加。

整个计划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成为美国继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之后又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大工程计划。在1961—1969年的8年当中,美国先后发射了“徘徊者”系列探测器9个、“勘测者”系列探测器7个,还发射了5个月球轨道环行器,以研究人类究竟能不能在月球安全着陆以及在何时何处着陆为宜。1965—1966年,为了解决人类在空间环境中能否长期生活、在失重条件下能否工作、在宇宙空间能否自由活动等一系列问题,美国还实验了25次载人[[宇宙]]飞行的水星计划和2次不载人、10次载人飞行的双子星计划,为阿波罗飞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数据。

1969年7月16日,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全成熟后,阿波罗人类登月行动开始。在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宇宙飞行中心的发射场上,一支长达110米的巨型[[火箭]]点火起飞。这种土星5号火箭是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其第一级推动力达3469.3吨。火箭起飞12分钟后,第一、二级火箭分离,第三级火箭进入绕地球飞行轨道。在地球——月球过渡轨道飞行61小时后,飞船到达[[地球]]和[[月球]]引力相等的平衡点,开始在月球的引力下运动,75小时后进入绕月球飞行的轨道。<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23/19/57810106_772679934.shtml 1969年7月21日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个人图书馆网,2018-07-23</ref>

==任务综述==

除了实现首次载人登月的主要任务之外,阿波罗11号飞船的任务目标还包括以下工作:在月球表面放置一台摄像机用于向地球传输信号;放置一台太阳风成分检测仪,月震仪设备包以及激光测距反射器。在着陆之后,两位宇航员还将出舱踏上月面并收集月面土壤岩石样品带回地球;他们还将拍摄大量月面照片,记录月面地貌,科学设备的安放过程,以及在月面上的宇航员和着陆器本身。阿波罗11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后一次采用“自由返回”轨道的任务,采用这样的轨道设计可以保证一旦需要,[[宇航员]]和控制中心可以随时放弃登月任务,绕过[[月球]]背面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16日发射升空,成员包括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令舱驾驶员[[麦克·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和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Edwin "Buzz" Aldrin)。当他们最终于7月20日登上月球表面时,全世界大约有5.3亿人观看或收听到了阿姆斯特朗的那句经典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7月19日,阿波罗11号飞船开始进行月球轨道切入。在飞行75小时50分钟之后,其减速发动机点火357.5秒,飞船进入近月点69英里(约合111公里),远月点190英里(约合305公里)的初始椭圆轨道。随后,减速发动机再次点火17秒,将飞船送入近月点62英里(约100公里),远月点70.5英里(约113公里)的环月轨道。

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进行最后的状态检查,随后,在升空100小时12分之后,“鹰”号登月舱与指令舱“哥伦比亚”分离。升空101小时36分钟之后,当登月舱正处于月球背后时,其制动发动机点火30秒,登月舱进入下降轨道,近月点9英里(14.5公里),远月点67英里(约107公里)。升空102小时33分钟之后,当飞船从月球背面再次出现时,制动发动机再次点火756.3秒,登月机动开始启动。8分钟后,登月舱“鹰”距离月面2.6万英尺(约7.9公里),距离预定着陆点直线距离约5英里(8公里)。

制动发动机持续提供反冲推进,升空102小时45分钟后,部分在阿姆斯特朗的手动操控下,“鹰”号着陆舱缓缓降落在月球“静海”地区,具体方位是北纬0度41分15秒,东经23度26分。这一地点距离预定着陆点误差4英里(约6.4公里),着陆的时间也比预定时间早了1.5分钟。

在着陆之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一共在月面停留了21小时36分钟,随后登月舱启动上升发动机再次离开月面,并于停留在月球轨道上的指令舱对接,7月24日,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太平洋洋面上。<ref>[http://tech.sina.com.cn/d/2012-08-26/16477546947.shtml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任务回顾],新浪网,2012年08月26日 </ref>

==任务团队==
[[ File:OXPR-hhuhism1184223.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11%E5%8F%B7&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11%E5%8F%B7&ancestor=list&cmsid=5e89ff8d599f5d2a2cdc4f8f0cb7d3aa&cmras=1&cn=0&gn=0&kn=34&crn=0&bxn=20&fsn=114&adstar=0&clw=249#id=40c5dd74922d4a34b5004634008c91e9&currsn=0&ps=74&pc=74 原圖鏈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2206258462_8380d51e01900ahif.html 来自新浪网]]]
1、正式成员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strong)(曾执行[[双子星]]8号以及阿波罗11号任务),指令长。

巴兹·奥尔德林(BuzzAldrin)(曾执行双子星12号以及阿波罗11号任务),登月舱驾驶员。

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Collins)(曾执行双子星10号以及阿波罗11号任务),指令/服务舱驾驶员。<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206258462_8380d51e01900ahif.html SpaceX将于9月18日公布首位前往月球的私人旅客],新浪网,2018年09月15日</ref>

2、替补成员

替补成员同样接受任务训练,在主力成员因各种原因无法执行任务时接替。

吉姆·洛威尔(Jim Lovell,曾执行双子星7号、12号、阿波罗8号以及阿波罗13号任务),指令长

弗莱德·海斯(Fred Haise,曾执行阿波罗13号任务),登月舱驾驶员

比尔·安德斯(Bill Anders,曾执行阿波罗8号任务),指令舱驾驶员

3、支持团队

支持团队并不接受任务训练,但被要求能够在会议时代替某位宇航员,并参与任务计划的细节敲定。他们也经常在任务被执行时担任地面通讯任务。

查尔斯·杜克(Charles Duke,曾执行阿波罗16号任务)

罗纳德·埃万斯(Ronald Evans,曾执行阿波罗17号任务)

欧文·加里欧特(Owen Garriott,曾执行天空实验室3号以及STS-9任务)

唐·林德(Don L. Lind,曾执行STS-51-B任务)

肯·马丁利(Ken Mattingly,曾执行阿波罗16号、STS-4以及STS-51-C任务)

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Bruce McCandless,曾执行STS-41-B以及STS-31任务)

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曾执行阿波罗17号任务)

威廉·波格(William Pogue,曾执行天空实验室4号任务)

杰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曾执行阿波罗13号任务)

==任务过程==
[[ File:17NF-hnaivxq8042967.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11%E5%8F%B7&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11%E5%8F%B7&ancestor=list&cmsid=5e89ff8d599f5d2a2cdc4f8f0cb7d3aa&cmras=1&cn=0&gn=0&kn=34&crn=0&bxn=20&fsn=114&adstar=0&clw=249#id=d25c648e8d82b59bd1339d5c1072a041&currsn=0&ps=74&pc=74 原圖鏈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609592868_189f6622400100cm3v.html 来自新浪网]]]
===发射登月===

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美国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13时32分UTC)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射12分钟后飞船进入[[地球]]轨道,[[速度]]达到7.67千米/秒。

飞船在环绕地球一圈半后,第三级子火箭点火,使飞船加速到10.5千米/秒,并进行月球转移轨道射入(Translunar injection, TLI),让阿波罗11号进入地月轨道。30分钟后,指令/服务舱从土星5号分离,并旋转180°与第三级火箭内的登月转接器(Lunar Module Adaptor)中的登月舱连接。

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9日经过月球背面,很快点燃了主火箭使飞船减速进入了月球轨道。在环绕月球的过程中,三名[[宇航员]]在空中辨认出了计划中的登月点。

1969年7月20日18:11UTC,当飞船在月球背面时,呼号为"鹰号"的登月舱从呼号为"哥伦比亚号"的指令舱中分离。科林斯独自一人留在"哥伦比亚"上,在鹰号绕垂直轴旋转时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以确保这个飞行器一切正常。检查过后,科林斯做了一个简单的告别手势--"两位多加保重"--便离开了。科林斯的任务是留在指令舱中并绕月球环行,在以后的24个小时中只能监测控制中心与鹰号之间的通讯并祈祷登月一切顺利。如果鹰号发生了意外并且不能够从月面起飞的话(可能性极大),科林斯就只能独自一人返回地球。

===登上月球===

1969年7月21日2点56分(UTC),鹰号降落六个半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踏上了月球,说道:"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奥尔德林不久也踏上[[月球]],两人在月表活动了两个半小时,使用钻探取得了月芯标本,拍摄了一些照片,也采集了一些月表岩石标本。

===返回地球===

宇航员们于1969年7月24日返回[[地球]],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们的降落点为北纬13度19分,西经169度9分,维克岛以东2660公里(1440海里),或约翰斯顿环礁以南380公里(210海里),距回收船大黄蜂号24公里(15英里)。在降落约一小时后,宇航员们被回收直升机发现,之后宇航员们进入了一个用做隔离设施的拖车。尼克松总统亲自登上了回收船欢迎宇航员返回地球。

为避免从月球带回未知病原体,阿波罗11号的乘员在返回地球后被隔离,但是被关了3周之后(拖车中一周,林登·B·约翰逊宇航中心的月球物质回收和回归宇航员检疫实验所两周),宇航员们并没有任何事情。1969年8月13日,宇航员们离开了隔离区并接受[[美国]]民众的欢呼,同一天在[[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都进行了为他们庆祝的游行。

==飞船介绍==

"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

1、指挥舱

指挥舱是[[宇航员]]在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指挥舱为圆锥形,高3.2米,重约6吨,最大直径3.9米。 指挥舱分前舱、宇航员舱和后舱3部分。前舱内放置着陆部件、回收设备和姿态控制发动机等。宇航员舱为密封舱,存有供宇航员生活14天的必需品和救生设备。后舱内装有1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和贮箱,还有姿态控制、制导导航系统以及船载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

2、服务舱

服务舱的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舱体为圆筒形,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主发动机用于轨道转移和变轨机动。姿态控制系统由16台[[火箭]][[发动机]]组成,它们还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服务舱分离等。

3、登月舱

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地面起飞时重14.7吨,宽 4.3米,最大高度约7米。

下降级:由着陆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 4个仪器舱组成。

上升级:为登月舱主体。能容纳2名宇航员,宇航员完成月面活动后驾驶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指挥舱会合。上升级由宇航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电源等设备注:这里的宇航员"座"舱只是一个能容纳2名宇航员的站位,登月舱内没有供宇航员座的座椅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