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遼朝

移除 5,276 位元組, 5 年前
疆域與行政區劃
[[1212年]],遼朝宗室[[耶律留哥]]在隆安(今吉林省農安縣)、韓州(吉林省梨樹縣)一帶起軍反抗[[金朝]],並且受到[[蒙古帝國]]的庇護。隔年三月,耶律留哥稱王,國號遼,史稱[[東遼國|東遼]]。[[1216年]]初,耶律留哥之弟[[耶律廝不]]叛變,在[[澄州]]稱帝,史稱[[後遼]]。耶律廝不不久被部下所殺,眾推[[耶律乞奴]]為監國。同年秋,[[木華黎]]率蒙古軍東下,耶律乞奴等不敵,率九萬契丹族越過[[鴨綠江]]進入高麗境內。不久契丹諸貴族自相殘殺,後遼最後於[[1220年]]滅亡。[[耶律留哥]]建國後依然歸附蒙古帝國,成為其藩屬,1270年[[元世祖]]撤藩,東遼正式滅亡。
 
== 疆域與行政區劃 ==
{{main|遼朝行政區劃|頭下軍州}}
[[File:Sixteen_Prefectures.png|thumb|right|340px|[[遼太宗]]自五代[[後晉]]取得[[燕雲十六州]]的分佈圖,後來五代的[[後周]]奪回莫州、瀛洲。]]
[[File:10_songmapxknine9.PNG|thumb|right|340px|燕雲十六州的位置圖]]
遼朝初期的疆域在今遼河流域上游一帶,在遼太祖及遼太宗時期不斷對外擴張,遼太祖時征服[[奚]](今河北北部)、[[烏古]]、黑車子[[室韋]](今內蒙古東部呼倫湖東南)、[[韃靼]]、[[回鶻]]與[[渤海國]]。[[938年]]遼太宗時取得[[燕雲十六州]],並一度佔有中原。[[1005年]]遼聖宗與北宋簽定[[澶淵之盟]],最後確定了與宋的邊界。遼朝全盛時,疆域東北至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與當時統治中原的[[宋朝]]相對峙,形成南北朝對峙之勢{{r|中國文明史|page=38}}。
 
遼朝於契丹國時期領有八部<ref>{{Cite book|title=《遼史•地理志》|quote=”遙輦氏更八部曰鳷利皆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內會雞部、集解部、奚嗢部,屬縣四十有一。每部設刺史,縣置令。”}}</ref>,建立遼國後的行政區劃為[[道]]、[[府]]([[州]])、[[縣]]三級。共有5京、6府,156州(軍、城),309縣。“遼”全境[[一級行政區]]分5個道,每個[[道 (行政區)|道]]有一個政治中心,稱為京,並以京的名稱來命名道;道下設府、州、軍、城4種政區,為同一級別<ref>{{Cite book|title=《遼史•地理志》|quote=”太宗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改南京為東京,聖宗城中京,興宗升雲州為西京,於是五京備焉。又以征伐俘戶建州襟要之地,多因舊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ref>。
* 五個[[道 (行政區)|道]]:[[上京道]]、[[中京道]]、[[東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
* [[府]]:
** 京府:[[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 率賓府、定理府、鐵利府、安定府、長嶺府、鎮海府和興中府,1041年興中府升霸州置今朝陽,這7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 [[州]]: 分等,從高依次為:[[節度州]]、[[觀察州]]、[[防禦州]]、[[刺史州]];
* [[縣]]:遼朝還設有與縣同級的州、[[軍]]、城。
 
遼朝政治的核心是因俗而治,以該文化的典章制度統治該族人民,這個特色在行政區劃也看得出來。在契丹部落時期就征服鄰近的[[奚|奚族]],於當地依舊立奚王,建立自己的政府機構{{r|楊若薇| page=166}}。契丹國時期攻滅[[渤海國]],為了便於統治渤海人民,於當地建立[[東丹國]],沿襲渤海國行政體制。東丹國最後被廢,改為[[中臺省]]。在佔領[[燕雲十六州]]後,也在當地也沿襲[[後唐]]行政體制以便於統治當地漢人{{r|中國文明史|page=37}}。
 
遼朝如同宋朝,也有[[五京制]]度,主要是為控制因戰爭獲的土地而設置的,或是因為爭奪一地而設置的前進基地{{r|楊若薇 |page=171}}。這些先後成立的五京為[[上京臨潢府]]<ref>{{Cite book|title=《金史.卷二十四》|quote=「臨潢府,下,總管府。地名西樓,遼為上京。國初因稱之,天眷元年改為北京。」}}</ref>(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縣)、因控制奚領地而設置的[[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縣]])、因為渤海遺民設置的[[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ref>{{cite web|url=http://authority.ddbc.edu.tw/place/search.php?ml=%E9%81%BC%E9%99%BD%E5%BA%9C |title=遼陽府|publisher=台灣地名規範資料庫|accessdate=2010-09-21}}</ref>)、因為燕雲十六州而設置的[[南京析津府]]([[北京市]]<ref>{{cite web|url=http://authority.ddbc.edu.tw/place/search.php?ml=%E6%9E%90%E6%B4%A5%E5%BA%9C|title=析津府|publisher=台灣地名規範資料庫|accessdate=2010-09-21}}</ref>)與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五京中,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然而遼中京至[[澶淵之盟]]後,其政治作用加強,地位直逼上京的首都地位{{r|中國文明史|page=45}}。
 
而[[頭下軍州]]是遼朝一種特殊建置。契丹貴族將所俘掠的人口,建立州、軍安置,督迫其為主人勞作。遼諸王、外戚、大臣所領有的頭下軍州可建城郭,其餘只能有自己的頭下寨堡。頭下軍州多設在[[潢河]]流域契丹住地。俘戶主要是[[河北]]、[[山西]]的漢人和[[東北地區]]的[[渤海國|渤海人]]。頭下州縣名稱,常採用俘戶原籍州縣名稱,如俘衛州民,建[[衛州]];俘三河縣民,建[[三河縣]];俘密雲民,建[[密雲縣]]等。頭下軍州的制度到[[遼聖宗]]時期逐漸廢除{{r|中國文明史|page=33}}。
== 政治體制 ==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