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任弼时故居

增加 3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故居为典型的南方[[农村]]建筑,独木结构,顶盖小青瓦,三间三进两偏层,共有房间31间。南边3间正屋和1间偏屋辟为展览室。北边有任弼时的住房及夫人的书房。
门前有[[邓小平]]于1980年题写的“弼时同志故居”[[匾额]]。前进堂屋有[[毛泽东]]手书“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的匾额 <ref>[https://www.sohu.com/a/372681243_137504 叶剑英元帅称其“中国人民的骆驼”,入殓时,毛主席亲扶灵柩],搜狐,2020-02-13</ref>
==简介==
为了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动员和组织湘赣根据地军民粉碎敌人的“围剿”,1933年11月21日,任弼时主持召开了中共湘赣省第三次党代会,全面部署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
由于当时全面贯彻中央“单纯防御、短促突击”的“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永新反“围剿”处处受挫,红六军团不但没能保卫苏区,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任弼时率领省级机关被迫转移到坳南牛田,他自己驻悟道草舍。红六军团也于1934年7月4日进驻牛田村,由于苏区范围缩小和被分割,迫使红六军团不得不突围西进。7月23日,任弼时根据中央的精神开始了西征的准备:组织了红六军团最高指挥机关——军政委员会,自任主席,领导突围西征行动 <ref>[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zhuanti/hjsl/txt/2006-10/16/content_7245365.htm 红六军团由湘赣苏区突围西征],中国网,2006-10-16 </ref> ;成立新的湘赣省党、政、军领导机构,领导湘赣根据地的游击斗争;扩大红军力量,当时吸收了9758人加入[[红军]]。
1934年8月7日下午3时,[[红旗]]猎猎,军号声声,在苏区人民的依依惜别声中,任弼时带领红六军团,告别了永新,告别了苏区人民,踏上了西征的征途,经过[[长征]]北上抗日,并最终随同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解放。
<center>{{#iDisplay:g0565ie77e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111,9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