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袁崇焕评传

增加 5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袁崇焕评传.jpg|240px|缩略图|右|<big>袁崇焕画像</big>[https://xqimg.imedao.com/17090039aef8ae03fcebc6aa.png!custom660.jpg 原图链接][https://xueqiu.com/1175857472/142550999?from=singlemessage 来自 雪球网 的图片]]]
''' 袁崇焕评传 ''' 》是金庸 [[ 武侠小说 ]] 以外的一本人物评传,写于1975年,此作是对金庸自己的武侠小说 [[ 作品 ]] [[ 碧血剑 ]] 》的补充。
==故事概要==
类似于袁崇焕的外传,主要创见是认为 [[ 崇祯 ]] 杀袁崇焕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反间计”,而是两人之间个性的冲突。这是很有见地的说法。金庸认为袁崇焕被处死,已经是下狱后八个月的事,不可能是一时激愤误杀。
事实上袁崇焕一开始夸口“五年平辽”就种下了杀机,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对 [[ 袁崇焕 ]] 的说法表示怀疑,趁机问袁崇焕“五年之期”真有可能吗?袁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清楚皇上脾气的许誉卿告诉他:“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袁崇焕才明白他自己是失言了。后来请内帑、主和议,到擅杀毛文龙、私下与皇太极议和, [[ 悲剧 ]] 一步步的展开,三个月后金兵越长城南下兵围北京城,使得悲剧达到高潮,城外戚畹权贵园亭庄舍被蹂躏殆尽,引起戚畹权贵的极度不满,城中毁谤袁崇焕的谣诼纷传,就足以让崇祯“冤杀”之。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补充:法司坐崇焕谋叛,定逆案)[1] 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
《袁崇焕评传》结局以小说情节写道:
[[ 北京 ]] 城的深宫里,十八岁的少年 [[ 皇帝 ]] 在拍着桌子发脾气。他又是焦急,又是害怕,不断的问太监:“袁蛮子写了信没有?怎么还不写好?这家伙跟我过不去,非将他千刀万剐不可。你们再去催,叫他快写信给祖大寿!”他憔悴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潮红,眼中布满了红丝,不断的说:“杀了他!杀了他!”…… 在阴森寒冷的御牢里,袁崇焕提笔在写信给祖大寿,砚台里会结冰吧?他的手会冻得僵硬吗?会因愤怒而颤抖吗?他的信里写的是些甚么句子?泪水一定滴上了信笺吧?皇帝的信使快马驰出 [[ 山海关 ]] 外,将这封信交在祖大寿的手里。祖大寿读信之后,伏地大哭。讯息传了开去:“督师有信来!” [[辽河平原| 辽河大平原 ]] 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数万名间关百战、满身累累枪伤箭疤的关东大汉,伏在地下向着北京号啕痛哭,因为他们的督师快要被皇帝杀死了。战马悲嘶,朔风呼啸,绵延数里的雪地里尽是伏着愤怒伤心的豪士,白雪不断的落在他们的铁盔上、铁甲上……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