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星堆遗址

增加 3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三星堆遗址.jpg|320px|缩略图|右|<big>三星堆遗址</big>[http://img1.voc.com.cn/UpLoadFile/2015/03/18/201503181126135775.jpg 原图链接][http://news.voc.com.cn/article/201503/201503181128012677.html 来自 华声新闻 的图片]]]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1987年1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wwbhdw/txt/2006-11/08/content_7334515_6.htm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第三批)],中国网,2006-11-8</ref>
==发掘历程==
1929年春,广汉县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一家在宅旁挖蓄水沟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围成,坑内放满了精美的玉石器。燕道诚后携家人把坑内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于各个角落,并不让家人告人。一年后,为将玉器出手,他将一块玉瑗送给当时驻广汉县的一位旅长陶宗伯,此人在得知这块玉瑗的价值后,派了一个连进驻燕道诚挖宝的地方,以[[军事]]训练为名,大肆开挖 <ref>[http://www.10000xing.cn/x315/2008files/20090513214608263.html 燕氏祖孙三代与三星堆文化],燕氏网,2009-5-13</ref>
成都著名金石学家龚熙台从燕家购买了4块玉器,并写作一篇《古玉考》发表在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校刊的创刊号上,随即消息传出,古董商蜂拥而至,广汉地区掀起挖掘高潮。当时的广汉县县长罗雨苍认为古物出土应归[[国家]]所有,随即下令禁止私人乱挖乱掘。1934年3月15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与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考古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发掘工作,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续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发掘工作,一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center>{{#iDisplay:x0948vkz74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學]]
249,5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