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國國會大廈

增加 5,24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德國國會大…”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德國國會大廈 </p>
|-
|<center><img src="https://9.share.photo.xuite.net/andersonsbot/194b150/10497609/484603399_m.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柏林國會大廈新風貌<br>[https://blog.xuite.net/andersonsbot/twblog/128043753- 圖片來自blog.xuite.net] <br>
|}
</div>
'''德國國會大廈'''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米特區的一座建築,是[[聯邦]]議會的所在地, 也是俯瞰[[柏林]]全貌的絕佳地點。最早是在1894年建立,1933年毀於祝融,二戰過後國會大廈一度荒廢,一直到1990年東西兩德再度統一時才恢復運作,現在則是做為德國聯邦議院,除了真的有議員在此開會辦公外,也成為遊客到柏林一定會參觀的景點之一。

==歷史==
國會大廈是柏林其中一個重要的歷史地標,落成於 1894 年 (德意志國成立後),採新[[文藝]]復興風格。然而,這棟建築作為德國國會的壽命竟十分短暫。在 1930 年代,阿道夫.希特勒將國會大廈 (Reichstag) 遭祝融之災歸咎於[[共產黨]]和激進份子蓄意縱火,這次火災成為促進[[希特勒]]極權統治的關鍵轉捩點。火災後的 60 年間,建築主體大部分均閒置、無人使用。直到德國統一後,才完成整修,經過創新設計,終於恢復作為[[德國]]國會議場的用途。

==國會穹頂==
國會大廈與[[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 Gate) 相鄰,面對[[蒂爾加滕]] (Tiergarten),你一定會注意到這棟莊嚴富麗的建築,它象徵著柏林光明的未來。國會大廈具未來感的[[透明]][[穹頂]]設計出自[[諾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象徵德國政權從暴政走向透明。國會穹頂開放大眾參觀,提醒樓下的議員,人民的權力「凌駕」於他們之上。巨大的[[錐形]]結構貫穿穹頂往上延展,鏡面表面可反射從穹頂透進來的光線。

穹頂吸引了許多來訪者,成為了[[柏林]]的一個[[標誌]]。通過西門來訪者可以進入大廈。經過安全檢查後他們首先到達可以行走的樓頂。樓頂上的穹頂直徑38米,高23.5米,重1200噸。它的[[鋼鐵]][[骨骼]]由24根豎直的肋(每根之間有15度的距離)和17根水平的環(每根間有1.65米的距離)組成。[[玻璃]]的總面積為3000平方米。在其內側有兩條對稱的、[[螺旋]]式的、約1.8米寬、230米長的斜坡可以走到離地面40麥可處的一個[[瞭望台]]。穹頂的最高處離地面47米,比保羅•瓦洛特設計的穹頂低得多。[[玻璃]]和鋼結構的[[圓形]]大拱頂是國會大廈重建舊時的建築風格,不論白天跟夜晚都非常值得前來參觀,現場可以免費租用[[語音]]導覽,而且還有中文版本,前來參觀時記得務必上網事先預約,並攜帶證件。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903/d3903422.jpg" width="250"></center><small>德國國會大廈大供頂是許多遊客造訪的熱門景點<br>[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380543.htm 圖片來自ettoday旅遊雲 ]</small>
|}
== 艺术品 ==
国会大厦是[[柏林]]市中心政府区的[[建筑]]中艺术陈列的中心建筑。国会大厦在改建前,就有在大厦内陈列[[艺术]]作品的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在改建过程中得到采纳。在改建过程中又有18位[[艺术家]]受邀请为大厦提供他们自己的作品。除了德国知名的艺术家外,鉴于柏林過去的占領時期的历史,[[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艺术家也受邀。而大厦内共陈列將近30名现代艺术家作品。

==德國國會大廈資訊==
開放時間:8:00-24:00(最後入場: 22:00)<br>
地址:Platz der Republik 1, 11011 Berlin<br>
門票:免費,須預約(現場或線上)<br>
參觀時間:圓頂+語音導覽 約1.5小時<br>
*交通
1.轻轨:搭乘S1,S2,S25至菩提树下大街站 Unter den Linden<br>
2.公車:搭乘100,200.248 257 348路即可到达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 Mathias Wallner 和 Heike Werner: 《Architektur und Geschichte in Deutschland.》 S. 158-159,2006年慕尼黑,ISBN 3-9809471-1-4。
* Deutscher Bundestag, Referat Öffentlichkeitsarbeit: 《Einblicke. Ein Rundgang durchs Parlamentsviertel.》 S. 35-45,2006年柏林。
* Thomas G. Dorsch: 《Der Reichsgerichtsbau in Leipzig. Anspruch und Wirklichkeit einer Staatsarchitektur.》,1999年法兰克福,[Das Reichstagsgebäude und das Reichsgerichtsgebäude wurden zur gleichen Zeit erbaut.]
* Godehard Hoffmann: 《Architektur für die Nation? Der Reichstag und die Staatsbauten des Deutschen Kaiserreichs 1871-1918.》,2000年科隆,ISBN 3-7701-4834-7.。在线版本:([http://www.godehardhoffmann.mynetcologne.de/html/staatsbauten.html 《Beschreibung auf der Homepage des Autors]》)
* Oscar Schneider: 《Kampf um die Kuppel. Baukunst in der Demokratie》,2006年Bouvier,ISBN 3-416-03076-1。
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