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凤阳县

增加 8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凤阳县 ''' 位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安徽省 ]] 中东部,是 [[ 滁州市 ]] 下辖的一个县。
==地名由来==
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凤阳人 [[ 朱元璋 ]] 取“凤凰山之阳”之意,赐名家乡“凤阳”。
==历史==
商代 [[ 钟离子 ]] 国,位于现凤阳县临淮关东板桥镇古城村,典故 [[ 吴楚之争 ]] “钟离之畔”来源于此。 [[ 西汉 ]] 高祖四年(203年)设钟离县; [[ 刘邦 ]] [[ 英布 ]] [[ 淮南王 ]] ,改九江郡为淮南国,钟离县为淮南国的领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中立县,属于中书省 [[ 南京 ]] ,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1370年)因县城北临淮河,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1373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因县城位于凤凰山之阳,所以得名。
[[ 崇祯 ]] 八年(1635年), [[ 高迎祥 ]] [[ 李自成 ]] [[ 张献忠 ]] 等人拟议打击大明王朝的气势,率农民军分路合击,直取中都凤阳,以不到十日的 [[ 时间 ]] ,便攻陷了凤阳。农民军入城后,斩杀了六十名宦官、四千名官兵,并擒获凤阳知府颜容暄,并以杖杀之,留守朱国相力抗农民军,最后仍不敌而自杀。农民军搜刮城内战利品,释放囚犯,火烧明皇陵,并焚毁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
1978年末,因长期吃不饱饭,凤阳县 [[ 小岗 村18 村]]18 位农民私自定下了实行“大包干”的“生死状”,秘密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搞私有化生产。此举在当地取得成效后,应顺应时局变化,得到国家认可和推广,并被称作“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小岗村也被作为典型示范村大力宣传。实行“大包干”后,大部分人实现了快速脱贫,但因为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当地 [[ 经济 ]] 一度发展缓慢,至今未能成为富裕之乡,与沿海地带的发展差距明显。中央现已很少宣传小岗村的发展现状。
==视频==
111,1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