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邓显鹤

增加 70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邓显鹤 (清藏书家、文献学家、文学家)
| 圖像 = [[File:T01f9e3ff5fb29e3be4.jpg|缩略图|邓显鹤|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f9e3ff5fb29e3be4.jpg?size=400x400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文献学家、文学家
}}
''' [[ 邓显鹤]]'''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一字湘皋,晚号南村老人, [[ 湖南 ]] 新化人。生于清高宗 [[ 乾隆 ]] 四十二年,卒于文宗咸丰元年,年七十五岁。少与同里 [[ 欧阳辂 ]] 友善,以诗相砥砺。嘉庆九年(公元一八〇四年)中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 [[ 濂溪书院 ]] 。除自作诗文外,他一生致力于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邓显鹤校勘并增辑 [[ 周圣楷 ]] 所作《 [[ 楚宝 ]] 》;搜集整理 [[ 王夫之 ]] 遗作,成《 [[ 船山遗书 ]] 》;编纂《资江耆旧集》及《 [[ 沅湘耆旧集 ]] 》;参预《武冈州志》、《宝庆府志》的修纂。湖南后学尊他为" ''' 楚南文献第一人'''",而 [[ 梁启超 ]] 则称他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 人物著作 ==
笃于内行,博涉群书,足迹半天下,海内文人,多慕与之交。晚官 [[ 宁乡 ]] 训导,寻乞病归。因事至长沙,请诗文者络绎不绝,巅然称楚南文献者,垂三十年。生平尤笃风义,喜振拔孤寒。显鹤工诗古文辞,著有《 [[ 南村草堂诗钞 ]] 》二十四卷,《文钞》二十卷,《易述》八卷,《毛诗表》二卷,校勘《玉篇广韵札记》二卷,及自订《年谱》二卷;又纂《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 [[ 沅湘耆旧集 ]] 》二百卷,《楚贤增辑考异》四十五卷,《 [[ 宝庆府志 ]] 》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朱子五忠祠传略》及续传复搜剔《蔡忠烈遗集》、《王船山遗书》,编校《欧阳文公圭斋集》,重订《周子全书》,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 古史传记 ==
[[ 清史稿 ]] 》其传如下:
邓显鹤,字子立,新化人。少与同里欧阳绍洛以诗相励,游客四方,所至倾动。嘉庆九年举人。厌薄仕进,一以纂著为事,系楚南文献者三十年,学者称之曰湘皋先生。内行修,事兄白首无间,抚其子勤于己子。尤笃于师友风义。尝以为洞庭以南,服岭以北,屈原、贾谊伤心之地也,历代通人志士相望,而文字湮郁不宣。乃从事搜讨,每得贞烈遗行于残简断册中,为之惊喜狂拜,汲汲彰显,若大谴随其后。凡所著有《资江耆旧集》、《 [[ 沅湘耆旧集 ]] 》、《 [[ 楚宝 ]] 增辑考异》、《 [[ 武冈 ]] 志》、《宝庆志》、《朱子五忠祠传略》及《续传》、《明季湖南殉节传略》。又《易述》、《毛诗表》、《南村草堂诗文集》,共数百卷。晚授 [[ 宁乡 ]] 训导。卒,年七十五。
== 贡献 ==
[[File:T018bb079944d204d6e.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8bb079944d204d6e.jpg 原图链接]]] 邓显鹤所编著的诗文、文献书籍如《南村草堂诗抄》、《毛诗表》、《易述》、《 [[ 沅湘耆旧集 ]] 》、《 [[ 楚宝 ]] 》、《 [[ 船山遗书 ]] 》等著述。就他的影响,造就了近代历史名人如 [[ 邹汉勋 ]] 、魏源、谭嗣同、曾国藩、陈天华、毛泽东等伟人。其卓越贡献有四:
第一,最早发现、推崇王船山的学术思想,率先组织大规模刊印《船山遗书》。而且是邓显鹤最早把王船山提到"当与顾亭林、黄藜洲、 [[ 李二曲 ]] 诸先生相颉颃"的崇高地位,使他在清末享有灼灼大名。
第二,热忱与当时的先进名人交往,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陶澍任安徽布政使时,就邀邓显鹤去编纂《安徽艺文志》,后任两江总督期间,因邓显鹤向他宣传王船山,陶因而为王船山隐居著书的" [[ 湘西草堂]]"亲笔题写"衡岳仰止"的匾额,以及"天下士,非一乡之士,人伦师,亦百世之师"的楹联。 [[ 林则徐 ]] 任湖广总督期间,邓与他经常有书信往来,林曾写了《咏松堂读书图》的诗赠邓显鹤。当代知名之士与邓显鹤有密切往来的人有100多人。如曾国藩、左宗棠、魏源等名人。
第三,提携后学英才。著名三湘三杰魏源、 [[ 邹汉勋 ]] [[ 何绍基 ]] 都曾为邓显鹤所赏识和器重,他们都曾向邓显鹤请教过学问,一辈子都以老师的礼节敬重他。特别是 [[ 邹汉勋 ]] ,"孜孜为学时,无人知者,惟 [[ 同县 ]] 人邓显鹤深异之",招他校刊《 [[ 船山遗书 ]] 》而一举成名。魏源也正是通过与邓显鹤、 [[ 邹汉勋 ]] 等人的密切交往,而得到一条接触船山著述的重要渠道而成为"师夷之强技以制夷"的名人。后来, [[ 邹汉勋 ]] 的孙子 [[ 邹代钧 ]] ,也就继承了 [[ 湖湘学派 ]] 的进步思想,于1898年在新化创办实学堂,造就了陈天华、杨源浚、罗元鲲等不少英才。
第四,一生从事文献出版工作并著书立业,造就后代。邓显鹤在其故居--南村草堂共刊刻出版各种学术、文献书刊四十多种、六百多卷;自已编著四百多卷。共计1000余卷。如《南村草堂诗抄》、《毛诗表》、《易述》、《 [[ 沅湘耆旧集 ]] 》、《 [[ 宝庆府志 ]] 》、《武冈州志》、《 [[ 楚宝 ]] 》、《船山遗书》等著述。就这些著作影响,造就了近代许多历史名人。这些著作原件已存湖南省图书馆、新化县图书馆。开办"邓显鹤纪念馆",把这些著作陈列出来,供人瞻仰学习,励人上进,造就后代,那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 编撰生涯 ==
邓显鹤从18岁起即编诗集,39岁时,已有《种草堂初集》、《相思草》、《北上集》、《观海集》、《过江》上、下集等14种,约8000馀首。嘉庆二十三年,诗稿毁于火。后静心追忆,又经 [[ 欧阳辂 ]] 删辑,仅存300馀首,编为《湘皋诗存》5卷。后又成《南村草堂诗钞》24卷、《南村草堂文钞》20卷。陶澍以为:"湘皋之诗,导源于魏晋,而驰骋于唐宋诸老之场。雄厚峻洁,磅礴沉郁,情深而意远,气盛而才大。"其文钞,鄞人 [[ 沈道宽 ]] 比之 [[ 全祖望 ]] 《鲒埼亭集》。
数十年中,勤于问献考订编纂,用心收集前人诗文,以集成《资江耆旧集》60卷、《沅湘耆旧集》200卷;《沅湘耆旧集续编》100卷、《沅湘耆旧集小传》20卷和《资江耆旧集小传》4卷。
重刊明代 [[ 周圣楷 ]] 《楚宝》,并加增益考订,刊成《楚宝增辑考异》40卷、《外篇》5卷,时人以为是书:"去取详慎,于地理废置沿革,尤多辨晰,所论断皆有依据,足补前书所未及。"
[[ 邹汉勋 ]] 校勘王夫之的遗书经部38种计180卷,刊行于世。考订周敦颐《周子全书》9卷、《首录》2卷,编校元 [[ 欧阳玄 ]] 《圭斋集》18卷。还著有道光《宝庆府志》157卷、嘉庆《武冈州志》34卷、《 [[ 邵州 ]] 先民录》等10余种传世。
邓显鹤最为之花费心血,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清史稿》说他"以纂述为事,心系楚南文献者三十年。" [[ 易宗夔 ]] 说他"搜讨掌故,不遗余力"、"岿然称楚南文献者,垂三十年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说他"以搜讨乡邦掌故为已任,一意表彰先哲。" [[ 曾国藩 ]] 说他"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食饮,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甑采略尽。"(《表墓》)
在整理的文献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船山遗书》的刊刻。因此晚清著名经学家王先谦由衷地赞赏:"今者船山先生竟与顾、黄两先生共垂不朽,刊书之功不可没。" 于是经过艰苦的搜集,邓显鹤共整理《 [[ 船山遗书 ]] 》一百五十卷,于道光十九年在长沙开雕。不料,咸丰四年,由于太平军攻陷湘潭,"板竟毁于火"。湘皋先生对之汲汲不忘,多次寄书寄诗曾国藩 [[ 曾国荃 ]] 兄弟,督其印书。同治二年, [[ 曾国荃 ]] 在先生所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又"增益百七十二卷","海内学者始得见其全书焉"。(以上事见《 [[ 清史稿 ]] ·儒林传》、曾国藩《王 [[ 船山遗书 ]] 序》)。王船山提倡的"尽天地只是个诚"的"实学",对于湖湘学人"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是湘学勃兴的理论基础。而没有邓氏的努力,天下学子竟不得以窥船山学问的全貌。因此,有人称湘皋先生为"湘学复兴大师"。
== 藏书 ==
清藏书家、文献学家、文学家。字子立,号湘皋。少与同里欧阳绍洛以诗相励,游客四方,嘉庆九年(1804)举人,道光间官宁乡训导13年。厌薄仕进,系楚南文献者30年,学者称之曰湘皋先生。生平喜读书、藏书、著书,博览百科,足迹半天下,以搜讨乡邦文献、掌故为己任,海内名人多与之交往。乃从事搜讨,每得贞烈遗行于残简断册中,为之惊喜狂拜。藏书处有"听雨山房"、"南村草堂"、"古希濂堂"等。编纂《船山遗书目录》,著录王船山先生遗书52种。纂《资江耆旧集》24卷,《沅江耆旧集》200卷、《宝庆府志》157卷,另有《武冈州志》、《宝庆府志》等。增辑《周圣楷楚室》、《明季湖南殉节诸人传略》、《楚宝增辑考异》,搜刻《蔡忠烈遗集》、《王船山遗书》。编校《欧阳圭斋集》、重订《周子全书》等,人称" [[ 楚南文献]]"。能诗文,著《易述》、《毛诗表》、《湘皋诗存》、《南村草堂文抄》、《南村草堂诗抄》等。
== 评价 ==
湖湘文化精神自清初王夫之之后,至道光、咸丰朝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之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最终能得薪火相传,实得力于嘉、道年间陶澍、贺长龄、贺熙龄、邓显鹤、魏源诸人承其余绪。而邓氏以一训导冷官,力挑斯任,其功与劳大有非他人所能及者。<ref>[1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902-2007175855.htm 邓显鹤年谱],知网空间,2007</ref>
梁启超:湘学复兴之导师。
曾国藩:阐扬先达,奖宠后进,知之惟恐不尽,传播之惟恐不博且久。
左宗棠:著作甚勤,四海声名今北斗;风流顿尽,百年文献老南村。<ref>[2http://www.ldnews.cn/xzpeople/lsmr/201409/349635.shtml 邓显鹤:芒鞋上的湘学],娄底新闻网,2014-09-1</ref>
湘丈之殁,湖山黯然,邵州人奉栗主于东山讲舍,以是为先生神之所栖,允矣。然先生文采风流,照耀一世,内行醇笃,与人交有始终,尤非寻常文人所有,岂仅一邑一乡之典型云尔哉!
== 墓表 ==
 
[[File:T016f49e1fdcf241222.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6f49e1fdcf241222.jpg 原图链接]]]
曾国藩邓湘皋先生墓表
每有篇什,辄就磵东与相违覆,引绳落斧,剖晰毫厘,书问三反,或终不得当,交嘲互讼,神囚形瘁,已而窒极得通,则又互慰大欢,以为解此者,天下之至豪也。先生以嘉庆九年甲子科举于乡,道光六年大挑二等,官宁乡县训导,凡十有三年,引疾归。其遗外时荣而有事著述,与磵东略同。然磵东持律矜严,体势稍褊,先生则波澜益壮,跌宕昭彰。磵东墙宇自峻,与人少可,先生则阐扬先达,奖宠后进,知之惟恐不尽,传播之惟恐不博且久。用是门庭日广,而纂述亦独多,诗歌所不能表者,益为古文辞以彰显之。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饮食,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
以为 [[ 洞庭 ]] 以南,服岭以北,旁薄清绝,屈原、贾谊伤心之地也,通人志士仍世相望,而文字放佚,湮郁不宣,君子惧焉。于是搜访滨资郡县名流佳什,辑《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东起漓源,西接黔中,北汇于江,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甄采略尽,为《 [[ 沅湘耆旧集 ]] 》二百卷。遍求 [[ 周圣楷 ]] 《楚宝》一书,匡谬拾遗,为《楚宝增辑考异》四十五卷。绘《乡材经纬图》以诏地事。详述永明播越之臣,以旌忠烈。为《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衡阳王夫之,明季遗老,国史儒林传列于册首,而邦人罕能举其姓名,乃旁求遗书,得五十余种,为校刊者百八十卷。 [[ 浏阳 ]] 欧阳文公玄全集久佚,流俗本编次失伦,为覆审补辑若干卷。大儒周子权守 [[ 邵州 ]] ,录其微言,副以传谱之属,为《周子遗书》若干卷。所至厘定祀典,褒崇节烈,为《召伯祠从祀诸人录》一卷、《朱子五忠祠传略考证》一卷、《五忠祠续传》一卷、《明季湖南殉节诸人传略》二卷。呜呼,可谓勤矣!盖千秋者,人与人相续而成焉者也,惟众人甘与草木者伍,腐而腐耳。自稍有智识,即不能无冀于不朽之名。
智尤大者,所冀尤远焉。人能弘道,无如命何,或碌碌而有声,或瑰材而蒙垢,或佳恶同时同位同,而显晦迥别,或覃思孤诣,而终古无人省录,彼各有幸有不幸,于来者何与?先生乃举湖南之仁人学子,薄技微长,一一掇拾而光大之,将非长逝者之所托命耶?何其厚也。
先生生于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卒于咸丰元年闰八月二十五日,春秋七十有五。曾祖元臣,祖胜逵,父长智。妻曹氏,仁厚淑慎,里党钦之。妾何氏。子二:琳,廪贡生,候选训导,前卒;琮,道光丁酉科拔贡生,癸卯科举人。父殁后一月,以毁终。女子子三人。孙四:光黼、光缃、光绂、光组。曾孙大程。自先生以名儒笃行昌其家,群从子姓,皆孝友力学,兄子瑶尤贤而能文章。先生之书,其不系于《湖南文献》者,又有《 [[ 南村草堂诗钞 ]] 》二十四卷、《文钞》二十卷、《易述》八卷、《毛诗表》二卷、《校勘玉篇广韵札记》二卷、《自订年谱》二卷,瑶皆敬谨弆藏,其未刊者皆写定,可传于世。先生内行完粹,教泽在人,瑶所为行状甚详,此故不著,独著其治诗之精,与其有功于乡先哲者,揭于墓道,以式乡邦,而讯异世。
该墓表由曾国藩撰文(《曾国藩全集》有收录)、左宗棠书写并篆额。是曾、左二人唯一联手创作的作品。墓表拓本由新化刘氏后人收藏,鉴于邓先生故居南村草堂业已倒塌,愿转让拓本,筹资重建草堂。
== 故居 ==
邓显鹤的故居"南村草堂"为庭院式二重堂木质结构平房,建筑属穿斗式硬山顶,距今二百余年,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前堂与后堂相隔5米。原为三栋木房,现存二栋(因 [[ 文化大革命 ]] 拆除了一栋)。以"南村草堂"为中心,方圆500米之内,有几处景观,可供人旅游、休闲、观赏。
'''景点一:石刻字体'''
'''景点四:双井龙泉'''从南村草堂走50米,有石山焉,其趾有泉,山亦因之得名,称"龙泉山",先人即地掘泉,水色湛蓝,清亮如镜。井外沟渠四达,引以灌溉附近之田壤,触之清凉,汲之泡茶,香甜爽口;盛夏冷饮,其寒透骨。 为此,湘皋先生以《双井》为题赋诗一首:"清绝清湘源,万里分一派。汲得双井泉,欲下涪翁拜。"景点五:龙泉池砚(又名邓家水库)
[[ 双井 ]] 、龙牙洞流出的清澈泉水汇入龙泉池砚。1953年兴修水利,已建成了水面积达250多亩的邓家水库,灌溉5000多亩良田。水库如予以开发,除可供钓鱼爱好者垂钓、休闲外,还可供恋人划游艇谈情说爱…… == 参考资料 ==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