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杜陵

增加 32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皇后陵,西北距杜陵500多米,形制布局与杜陵基本相同,也有陵园和寝园[[建筑]],只是规模略小。许皇后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的司马村,因规模小于杜陵,故后人称之为少陵,少陵原之名应当与此有关。少陵墓封土规模略小于王皇后陵,亦呈覆斗形,有三级台阶,象征着仙人居住的昆仑山。
宣帝杜陵的陪葬墓数量众多,有封土者60多座,但实际数量还要远远多于这些。陵东南的陪葬墓数量多、规模大、等级高,应是[[皇族]]或高级[[官吏]]的陪葬区,陵北侧和东北侧的陪葬墓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小,其身份、地位相对较低。估计杜陵陪葬墓的数量远大于《汉杜陵陵园遗址》 <ref>[https://www.tutupan.com/s/0yJSePXXWPP.html [考古学专刊·丁041]汉杜陵陵园遗址 1993 FB.263.52 《汉杜陵陵园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兔兔盘,2014-11-18</ref> 一书所记载的107座。
杜陵邑是专门为修建、管理和保护杜陵而设立的城邑,位于三兆村西北,缪家寨村南,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0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据说当时陵邑内有3万多户,人口约30多万。这些人当中,很多是当时的达官显贵和豪商富贾,如御史大夫张汤、[[大司马]]张安世、典属国[[苏武]]、后将军[[赵充国]]、[[御史大夫]][[萧望之]]、京师首富樊嘉等等。
至2007年,杜陵陪葬坑可以确定其位置、大小和形制者有4座,均在陵墓以北,其中一、四号坑进行了考古发掘。一号坑平面像[[汉字]]的“甲”字,坑内有主室、四个边厢和一个车厢,该坑早期被盗,坑内残余的主要是[[陶俑]],均为男性裸体俑,其身份可能是守卫陪葬器的侍卫,边厢内陪葬有大量的[[漆器]],在东边厢内出土4枚重80多克的金饼,另外还出土有大量的工具、[[武器]]及生活器皿。四号坑内出土的陪葬品与一号坑基本相同,有“太仓”铜印章,其性质与京师太仓有关。
2011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确定了杜陵大陵园南墙、西墙和北墙遗址位置,各段墙址夯土结构紧密;帝陵封土的四周发现有外葬坑38座,平面大小、形制各有差异,有长方形土圹竖穴结构、梯形斜坡道结构、“甲”字形结构、“凸”字形结构;在[[帝陵]]封土南部,南距大陵园南墙约177米处发现新的建筑基址一处,长度为165米;王皇后陵西墓道与西门址之间发现外葬坑3座,平面均呈“甲”字形,坑道相向分布于墓道南北两侧,北侧2座东西并列,外葬坑长21米-33.4米,深度在8米以上 <ref>[https://news.artron.net/20131130/n540616.html 汉宣帝刘询之墓:杜陵 ],雅昌,2013-11-30</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111,6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