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叉蕨

增加 38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10-三叉蕨.jpg|thumb|350px|right|[http://www.yuhuagu.com/uploads/allimg/130218/10-13021R04418.jpg 原图链接][http://www.yuhuagu.com/tupian/jue/2013/0218/6280.html 图片来自玉花谷花卉网]]]
'''三叉蕨'''(拉丁学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et Arn.) Cop.)是叉蕨科叉蕨属的植物。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5毫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联结处,在侧脉间有不整齐的2至多行;囊群盖圆肾形,坚膜质,棕色,脱落。分布于印度、台湾岛、波利尼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云南、广西、海南、贵州、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45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河边密林下阴湿处、生山地以及岩石上。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5毫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膜质,褐棕色。叶近生;叶柄长20-40厘米,基部粗约3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全部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叶二型: 不育叶三角状五角形,长25-35厘米,基部宽20-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心形,一回羽状,能育叶与不育叶形状相似但各部均缩狭;顶生羽片三角形,长15-20厘米,基部宽约15厘米,基部楔形而下延,两侧羽裂,基部一对裂片最长;侧生羽片1-2对,对生,稍斜向上,间隔1.5-2.5厘米,基部一对柄长约1厘米,向上部的近无柄;基部一对羽片最大,三角披针形至三角形,长约15厘米,基部宽约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至浅心形,其两侧有1对近平展的披针形小裂片,边缘有波状圆裂片;第二对羽片椭圆披针形,长10-12厘米,基部宽3-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斜截形而稍与叶轴合生,全缘或有浅波状的圆裂片。叶脉联结成近六角形网眼,有分叉的内藏小脉,两面均明显而稍隆起,下面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侧脉稍曲折,下面隆起并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叶纸质,干后褐绿色,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叶缘疏被同样的睫毛;叶轴及羽轴禾秆色,上面均被有关节的短毛,羽轴下面密被开展的有关节的淡棕色长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联结处,在侧脉间有不整齐的2至多行;囊群盖圆肾形,坚膜质,棕色,脱落。染色体2n=160。<ref>[http://www.yuhuagu.com/tupian/jue/2013/0218/6280.html 三叉蕨]</ref>
== 主要价值 ==
本种根状茎提取的淀粉称蕨粉,供食用,根状茎的纤维可制绳缆,能耐水湿,嫩叶可食,称蕨菜;全株均入药,驱风湿、利尿、解热,又可作驱虫剂。<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69981732153438948.html 三叉蕨的医药用途]</ref>
== 生长环境 ==
waters
26,171
次編輯